经络学

作品数:1212被引量:3417H指数:2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黄龙祥胡翔龙梁繁荣许金森王启才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攀登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小儿推拿:“手”护宝宝健康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25年第3期64-64,共1页王虹 
在宝宝成长的道路上,父母总是希望给予他们最好的呵护。小儿推拿,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正逐渐成为众多家长守护宝宝健康的新选择。小儿推拿基于中医的经络学说和穴位理论。人体的经络如同一条条能量通道,穴位则是这些通道上的关键节...
关键词:小儿推拿 小儿常见病 推拿方法 中医疗法 经络学说 气血运行 穴位 关键节点 
大数据时代下的针灸研究——构建经络体表刺激的脑映射图谱
《中国针灸》2025年第3期265-273,共9页樊郑翠 颜靖岚 胡逸君 王旭 陈永君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22YFC35004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2374586。
大数据时代下,神经影像学和先进算法分析推动了脑科学研究和脑图谱绘制的进步,针灸作为一种被全球广泛认可的体表刺激疗法,对卒中、抑郁症等多种脑病有效,但其与脑功能的联系及对脑功能的调节规律尚需系统性研究和总结,传统经络理论的...
关键词:脑映射图谱 针灸研究 大数据 脑科学 经络学说 
练太极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有疗效
《科学生活》2025年第2期114-115,共2页张慧芳 
“太极”源出《周易·系辞》,意为产生万物的本源。将太极思想与经络学、导引术等相结合形成的拳术即为太极拳。以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将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贯彻始终,从而形成有着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等特点的拳法。在实际使用中,...
关键词:身体功能 经络学 导引术 刚柔相济 阴阳五行 太极拳 易·系辞 技击 
针灸医学:点亮传统智慧新灯塔,开启学科建设新航道
《中国针灸》2025年第1期1-2,共2页刘保延 
在中华医学的浩瀚长河中,针灸医学如同一座璀璨的灯塔,历经千年而光芒不减。如今,在现代科技浪潮的推动下,我们有责任让这座传统智慧的灯塔更加明亮,为针灸医学的学科建设开辟崭新的航道。针灸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瑰宝,经过数千年的发...
关键词:针灸医学 中华医学 传统医学 经络学说 学科建设 科技浪潮 传统智慧 灯塔 
针灸,你真的了解吗
《漫科学(新健康)》2025年第1期30-31,共2页周悦静 
针灸,作为中医学的瑰宝,源远流长,根植于古老的经络学说。它以其独特的方式,通过外部的物理刺激,激发人体的自愈能力,实现内在功能的调整与平衡。无论是针刺的精准入微,还是灸法的温暖熏熨,都蕴含着深厚的医学智慧。
关键词:灸法 经络学说 物理刺激 自愈能力 中医学 针灸 内在功能 
基于“阳化气-肺-脾-肾”理论研究黄芪促椎间盘重吸收作用机制
《世界中医药》2025年第1期99-104,共6页吴曾涵 邝涛 邝高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274543);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23A0285);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项目(C2022022)。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的功效,是目前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促椎间盘重吸收的重要药物。通过结合“阳化气,阴成形”“肺-脾-肾”轴和“营卫之气”等中医理论及经络学说,初步构建了“阳化气-肺-脾-肾”免疫调节体系,该体系中包括黄芪归...
关键词:黄芪 “阳化气-肺-脾-肾”免疫调节体系 椎间盘重吸收 腰椎间盘突出症 扶阳抑阴法 “肺-脾-肾”轴 经络学说 中医 作用机制 
针灸的古法今用
《漫科学(新健康)》2024年第12期33-33,共1页张春晖 白慧梅 
针灸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以经络学说为基础,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的目的。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针灸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和应用,其独特的治疗方法和显...
关键词:特定穴位 中国传统医学 经络学说 针灸 脏腑功能 医学的发展 治疗疾病 
基于中医“经络学说”对消化道恶性肿瘤转移规律的理论探讨
《四川中医》2024年第12期35-38,共4页范志新 霍云翔 武文阔 王兰 姚远 康艺哲 李晓静 李娜 刘淑霞 张素钊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中医药创新专项(编号:223777152D);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资助项目(编号:C20221098);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编号:2023033);四川省专家工作站资助课题(编号:A2020-SCZJYYA01)。
消化道恶性肿瘤是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病率与死亡率逐年上升。“转移”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恶性行为的特征性表现,也是我们临床治疗失败重要的原因之一。从古至今,历代中医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对癌症的转移途径进行过探讨。本文立足于中医“...
关键词:消化道恶性肿瘤 经络 转移 理论探讨 
从筋骨并重及经络学说浅谈脊源性疾病手法诊疗
《中国乡村医药》2024年第22期71-73,共3页史英杰 王庆来 
脊源性疾病从广义上讲是由于椎体、椎间盘及其周围软组织遭受损伤或退变,椎体关节错位,生理曲度改变,造成脊柱力学稳态失衡,局部气血循行不畅,筋骨失衡,经络不通,引起颈腰背痛、麻木、运动障碍等外科症状[1];脊神经、自主神经受到卡压刺...
关键词:脊源性疾病 筋骨并重 经络学说 手法诊疗 
基于“辨经论治”探析中风后吞咽障碍的针刺治疗撷要
《中医临床研究》2024年第31期74-78,共5页凌美娟 程红亮 张宜廷 叶宇 
安徽省临床医学研究转化专项项目(202304295107020123)。
吞咽障碍是中风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吞咽乏力、饮水呛咳、舌强语謇等,常对中风患者机体功能康复产生严重影响。目前,针刺疗法已被证实可有效治疗本病,但治疗方案多以局部取穴为主,尚未形成统一、标准的针刺方案,不利于临床推...
关键词:辨经论治 中风后吞咽障碍 针刺 经络学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