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效应

作品数:85被引量:467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梁繁荣朱江谷忠悦辛思源李春华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宁夏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经穴效应特异性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基于VOSviewer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4年第2期0105-0115,共11页傅立全 赖鹏 吕建林 张文富 
本研究利用文献计量学和科学知识图谱等方法整理国内外近二十年经穴效应特异性相关文献,分析其研究热点与研究趋势,以期为经穴效应特异性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自2000年至2021年经穴效应特异性...
关键词:经穴效应特异性 针灸 VOSviewer 可视化分析 
经穴效应特异性研究进展被引量:3
《世界中医药》2023年第24期3589-3592,共4页高莹 杨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2104998)。
经穴特异性理论是针灸传统经典理论,它既是经络理论研究的切入点,也是指导临床合理用穴以提高疗效的关键所在。经穴是经脉上特定的点,是脏腑经络气血转输出入的特殊部位,经穴与非经穴效应不同,本经穴与他经穴疗效迥异,同一经脉中的特定...
关键词:经穴 非经穴 效应 特异性 整体性 循经性 综述 
基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探讨“开四关”经穴效应特异性规律被引量:10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2023年第1期27-31,共5页蔡依妏 裴建 
上海市中医药新型交叉学科资助计划(shxxjcxk201709);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点科研项目(14401971300、16401970300)。
“开四关”为临床针灸证治之要穴,“开四关”的功效并非单独针刺合谷、太冲二穴效用的相加,施以相应手法可以激发穴位的特殊功效。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已成为研究针刺中枢机制的重要手段,针刺“四关穴”的穴...
关键词:针刺疗法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合谷  太冲 
针灸神经影像学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12
《生命科学》2022年第5期517-524,共8页尹涛 滕雨可 曾芳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7046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973960);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项目(2019JDTD0011);四川省科技创新创业苗子工程重点项目(20MZGC0069)。
经过20余年的发展,针灸神经影像学逐渐成为了中医针灸研究领域特色鲜明的交叉学科。该文从“经穴效应特异性”、“针刺效应机理”、“针刺效应影响因素”、“基于神经影像表征的针刺疗效预测”四个方面对既往针灸神经影像学研究现状进...
关键词:针灸 神经影像学 经穴效应特异性 脑科学 
基于内关穴临床与实验文献的经穴-脏腑相关理论初探被引量:16
《光明中医》2022年第1期24-28,共5页王登辉 侯中伟 和俊燕 李晓雅 吴春花 周易 
此文基于临床与实验文献中内关穴对心、三焦、肝、脾、肾、胃、胞宫调治作用的分析,探讨"经穴-脏腑相关"理论。笔者搜集中国知网1984—2020年关于内关穴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的文献,归纳相关脏腑的生理功能,结合具体病症,梳理与内关穴...
关键词:经穴-脏腑相关 内关 脏腑功能 经穴效应 综述 
经穴效应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
《针刺研究》2021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经穴效应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为202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次立项资助的5个交叉创新团队之一,也是唯一的一个针灸学科交叉创新团队。团队带头人为成都中医药大学余曙光教授。团队坚持以"聚焦经穴效应、聚力交叉融合、聚智传承创新"为宗旨...
关键词:成都中医药大学 多学科交叉 团队带头人 柔性引进 德国科学院 创新团队 传承创新 交叉创新 
从“头项寻列缺”谈经穴效应的特异性被引量:4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年第1期51-54,共4页强晶 乔海法 王强 李杰 鲁刚 王渊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2018YFC1704606);陕西中医药大学经脉-脏腑相关研究创新团队(2019-YL09)。
《针灸聚英·四总穴歌》记载“头项寻列缺”,指出列缺与头项部疾病密切相关。古代文献从经脉循行、脏腑别通理论、气机升降及列缺主治角度阐明列缺与头项部疾病的关系。临床研究表明,列缺治疗颈椎病、头痛、落枕具有特异性。现代实验研...
关键词:列缺 头项部 经穴特异性 
针刺三阴交穴对寒凝PD患者脾经经穴体表温度的影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0年第11期00057-00059,共3页吴桂雯 朱江 
运用红外热像仪,观察健康人及寒湿凝滞证原发性痛经患者(Primary Dysmenorrhea,PD)三阴交、地机、阴陵泉及血海穴点体表温度变化,分析寒凝PD患者上述经穴体表温度与健康人是否有差异;针刺三阴交是否对寒凝PD患者经穴体表温度有影响;针...
关键词:针刺 三阴交 经穴体表温度 经穴效应循经性 红外热像 寒凝证原发性痛经 得气 
MSM人群HIV感染者原穴红外特异性研究被引量:3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0年第8期204-207,I0038,共5页刘宏 白增华 周歆 任路 安吉尔 周向东 李欣悦 周欣 谷忠悦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15020371);辽宁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710162000082)。
目的探讨男男性行为(MSM)人群HIV感染者原穴的红外特异性,为中医治疗HIV感染提供临床依据。方法观察组为感染HIV的MSM受试者42例,健康对照组为排除HIV感染的健康志愿者25例。采用医用红外热成像仪,对受试者四肢远端的十二经原穴部位进...
关键词:艾滋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原穴 红外特异性 经穴效应 
针刺阳明经穴调控FALS患者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核心蛋白2表达的机制研究
《时珍国医国药》2020年第4期997-1000,共4页李玲 黄银兰 马腾 万明雨 曹丽翠 姚辉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60557)。
目的观察针刺阳明经穴后,FALS患者骨间肌中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核心蛋白2的差异表达,揭示针刺阳明经穴治疗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分子机制。方法同一个家系患病组(n=4)与正常组(n=5),针刺穴位:双侧(肩髃、曲池、合谷、伏兔、足三里...
关键词: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核心蛋白2 治痿独取阳明 经穴效应 FALS iTRAQ技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