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地主

作品数:83被引量:234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徐浩唐文基方行秦晖乌廷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经济史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晚清底层经营地主生活中的纠纷及其应对——以福建苏怀墀日用账《生财大道》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1
《中国经济史研究》2023年第3期125-139,共15页冯学伟 
202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晋皖闽家族契约文书中的法律秩序研究”(批准号:22BFX020)阶段性成果之一。
家庭日用账《生财大道》是晚清底层经营地主苏怀墀对自己一生所用钱项的详细记载,为我们了解晚清基层社会纠纷提供了可能,也能从当事人的角度直接考察晚清民间社会健讼与否。有助于研究者回答下述问题:从经济方面考察什么级别的纠纷会...
关键词:清末 账簿 健讼 无讼 诉讼成本 
清代农村的经营地主被引量:1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4年第1期36-39,共4页方行 
中国封建社会从事商品生产的地主,通常被称为经营地主。他们是传统经济中的一个资源配置主体,也是发展商品生产的一支力量。清代经营地主发展。他们人数众多,经济规模和经济收益却大小不一,经济功能也各有特点。本文讨论了清代前期经营...
关键词:经营地主 商品经济 经济转型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家的棉纺织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第2期104-105,共2页方行 
明代,特别在明代中叶,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一批使用奴婢、从事商品生产的经营地主。以缙绅地主为多。如文献记载,这些地主“役僮隶”、“僮奴几二千指”、“课僮仆力耕稼”、“多买奴仆”、“臧获以数百指”、“僮婢数十百指”、“臧获...
关键词:明代中叶 棉纺织 地理学家 客家 经营地主 江南地区 商品生产 文献记载 
封建社会的“关中模式”——土改前关中农村经济研析之一被引量:40
《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1期73-84,共12页秦晖 
为什么要把前近代的关中农村作为一个模式来研究呢?这是因为: 一、关中是中国“黄土文明”的发祥地、封建社会与大一统国家的摇篮,周秦汉唐的立国之基。当中华民族领先于世界民族之林时,关中是灿烂中华的灿烂中心,当中国被世界近代化进...
关键词:封建社会 农村经济 土改 经营地主 商品经济 土地改革 租佃关系 前近代 模式 农民 
二十世纪前半期的中国经营地主研究被引量:2
《中国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4期58-67,共10页丁长清 
二十世纪前半期中国地主雇工经营与出租土地的比例我国近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种过渡的社会形态,它具有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错综复杂地结合在一起的特征。具体到农业上,地主一方面把土地出租给农民耕种,收取地租,另一方面又购...
关键词:经营地主 雇工 经营规模 东北地区 资本主义国家 土地面积 劳动力 资本主义性 生产方式 地租 
解放前五十年八角村农户经济的变迁——近代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札记之三被引量:8
《中国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1期67-75,66,共10页柳柯 
1964—1966年北京郊区开展的农村“四清”运动,留下了一批档案材料,其中较有价值的是各村按户建立的《阶级成分登记表》。这类登记表除逐项填列农户家庭成员,主要社会关系,以及土改前三年、合作化时、“四清”时等三个时期的经济状况外...
关键词:农户经济结构 富农 经营地主 北京郊区 农业生产 租佃关系 富裕农民 土地分配 农业发展 经营方式 
关于清代以来冀——鲁西北地区的农村经济演变型式问题——与《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一书的作者黄宗智教授[美国]商榷被引量:1
《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2期145-152,共8页罗仑 
一、作者分析模式的特色1986年4月,中华书局出版了美国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黄宗智博士所著《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一书(以下简称《变迁》)。
关键词:经营式农场 鲁西北地区 社会变迁 资本主义萌芽 小农经济 华北地区 经营地主 中华书局 大学教授 经济史研究 
中国农业资本主义萌芽史料问题琐议被引量:6
《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4期1-20,共20页章有义 
解放以来,史学界对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展开了比较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尤其近几年来对于农业资本主义萌芽的探索,又有了新的进展。但在一些重要问题上,依然存在着分歧意见。就萌芽开始出现的时期说,有唐、宋、元、...
关键词:资本主义萌芽 中国资本主义 雇工 富农 史料 经营地主 大地主 资本主义性 农村调查 手工业 
近代中国农业雇佣关系的封建性被引量:5
《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3期121-132,共12页陈廷煊 
近代中国农业中的商品性生产和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农业经营均有所发展。农业雇佣劳动数量和结构也相应地发生了某些变化。雇工农户增多,雇工队伍扩大。在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自由雇佣劳动在整个雇佣劳动中的比重增大。但是,当时农...
关键词:资本主义性 雇工 农业生产方式 比较发达 商品经济 经营地主 经济史研究 劳动力价格 货币工资 平均工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