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穆

作品数:493被引量:13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钟优民方争利吴云许江梁伟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温克尔曼“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浅谈古希腊艺术作品中体现的悲剧美学
《喜剧世界(中旬刊)》2025年第2期0088-0090,共3页黄穆双 
古希腊体育场中培养了理想美的躯体,古希腊人有高于野蛮人的道德,道德与形式美的结合符合了温克尔曼对美的追求。更重要的是希腊艺术中拥有一个永不衰竭的主题“无法逃脱的命运”,希腊悲剧中没有善与恶的明确区分与对立,有的是人神与自...
关键词:高贵的单纯 静穆的伟大 悲剧美学 古希腊艺术 
《孔子庙堂碑》:温润如玉 静穆冲和
《共产党员》2024年第24期64-64,共1页王海轩 
《孔子庙堂碑》书法是虞世南楷书代表作,是他69岁时所书。虞世南(558-638),字伯施,封号永兴县公,人称“虞永兴”,越州余姚(今属浙江)人。他一生历经南朝的陈、隋和唐3个朝代,隋大业时为秘书郎,唐初为弘文馆学士,官至秘书监。虞世南能文...
关键词:唐太宗李世民 褚遂良 碑版 书风 虞世南 秘书监 横平竖直 永兴县 
抱火融雪者的独行
《中学生百科》2024年第35期52-56,共5页杨钎 
初春的南开大学,素雪漫天,白茫茫的雪幕织就的大氅披在穆旦雕塑上。他眉宇静穆含笑,目光似乎穿越时空,驻留在崭新的世纪。雕像上刻着他的《冬》,院子的墙壁则刻着他的《春》。在这样的时刻,冬天和春天奇异地交融在了一起。
关键词:穆旦 《冬》 《春》 静穆 南开大学 穿越时空 
陶瓷创作中简约、现代、静美的艺术追求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4年第8期106-107,共2页叶露 
陶瓷艺术是漫长历史文化积淀中形成的高度集中、高度凝练的形象艺术,是抉择、取舍、提炼而成,并凝聚了艺术情感的形象。文章通过艺术思辨,从简约引领视觉享受和精神体验、传统与现代融合创作精美陶瓷、以宁静理智之美体现内心追寻等角...
关键词:陶瓷创作 简约美 现代美 静穆美 
“静穆”探源——美术史角度的阐释被引量:1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129-138,152,共11页李艳辉 
“静穆”是文艺美学领域的重要旨趣和论题,一般认为由温克尔曼最早提出,但未被明确阐释。学界对静穆的初始含义缺乏认识,又因引申阐释而产生分歧和争议。静穆最初是一个美术史领域的论题。将其置于历史语境作美术史角度的考察,可探知其...
关键词:静穆 温克尔曼 古希腊雕塑 古典前期 美术史 
繁复不失典雅,至简方显静穆——宋代审美旨趣阐释
《天工》2024年第12期60-64,共5页颜学森 孙子龙 
宋人审美凸显淡雅之风尚,内敛而含蓄,简约而不简单。然而,从大量的宋代艺术中还可以看到典雅的繁复之美,雍容且庄重。在理学的推动下,宋画还展现了宋人对事物进行深入研究以后所呈现出的写实美,也有体现文人意趣,移情于物,跳脱物外的超...
关键词:宋代 简约 繁复 审美 
论美学的中国化历程——以朱光潜的两次美学论争为线索
《社会科学战线》2024年第3期145-154,共10页汤奇云 殷国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BZW025)。
自西方美学理论体系和知识谱系输入中国以来,美学就开启了其中国化历程。吕澂从“美的要求”出发,倡导建构一种“全体的美学”,为美学中国化定了基调。然而,“五四”反传统的时代文化心理和东西方在形而上学上的分歧,阻碍了其与中国传...
关键词:美学中国化 “美的要求” 朱光潜 “情思融会” 静穆美之争 
念天地之悠悠
《花木盆景(下半月)》2024年第3期17-17,共1页徐旻 
悬崖之上,天地之间,恢宏的大背景给予了这棵苍松非凡的气象,看似静穆,却让人胸怀中感受到磅礴之韵。此去百年,此往百年,仿佛唯有这一棵孤松高瞻远瞩,立积雪,窥群山,度清风明月,看春去秋来。大自然只借这一棵松,就精妙地演绎了悠悠天地...
关键词:天地之间 静穆 旷远 
红色映照陕北年
《学习与研究》2024年第2期63-64,共2页李苗苗 
寒风呼啸的冬天,天高云阔,陕北高原上,大山大川如同大自然绘就的巨幕油画,衰草、苍树是别具匠心的点缀。雪花飞舞中,北风别有用心地唱出一曲信天游,和着枝权的摇摆和劲草的嘶喊,成为一场动听的交响乐。然而一切静穆都在年的召唤中突然...
关键词:雪花飞舞 陕北高原 信天游 静穆 交响乐 召唤 别具匠心 
重新选择笨——评常小琥《中间人》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24年第1期48-49,共2页刘复生 
我无端想起鲁迅对于《孩儿塔》的著名评价:“(它)的出世并非要和现在一般的诗人争一日之长,是有别一种意义在……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在很多方面,《孩儿塔》和《中间人》并不具有可...
关键词:纯文学 《孩儿塔》 静穆 中间人 可比性 鲁迅 圆熟 无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