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世精神

作品数:21被引量:4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邹振卿盖立涛解启扬王确赵焱才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潍坊市委党校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佛教文化》《现代交际》《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文史哲》更多>>
相关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墨家的天下关怀与公共精神被引量:5
《理论月刊》2017年第3期41-45,共5页盖立涛 
墨家有强烈的天下关怀和救世精神,主张"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把天下兴亡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墨家尚公义、重公利,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墨家培养的人才就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兼士。在墨教组织中,人与人不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联系在一起...
关键词:墨家 天下关怀 救世精神 兼士 公共精神 
直面人性之“罪”被引量:1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146-150,共5页孙翀 
鲁迅是一位自觉地对"文化原罪"的批判者、一位试图探索中国人性问题的大作家。在文学世界里,他是个置身于残缺世界的思想先行者。他在漫长的精神跋涉之中,执着追问、深入思考,将个人经验提升和深化,赋予人性更丰富的内容。洞察人性的残...
关键词:基督教原罪观 人性 救世精神 
论郭沫若早期小说创作中的基督教观念
《作家》2011年第6期31-32,共2页刘海洲 
在郭沫若早期的小说创作中,由于受到外来文化思潮和自身独特的人生经历的影响,使他的早期小说创作带有明显的基督教的基本教义观念,如强烈的忏悔意识、受难牺牲的救世精神、博爱的人道主义情怀,是其早期小说创作的一个明显特征。
关键词:基督教 忏悔意识 救世精神 博爱 
庄子人生哲学之救世精神被引量:1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24-28,共5页黄振新 
在庄子的研究中,人们多关注庄子出世思想而忽视其忧世情怀和救世精神。其实庄子具有深沉浓郁的救世情怀,主要表现为对浑浊社会的批判,关于生存出路的探索和对心灵自由的追寻,通过"内向的心治"来拯救社会和人民。
关键词:庄子 人生哲学 救世精神 心治 
元杂剧中的佛法救世精神被引量:1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104-109,共6页谢柏梁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悲剧美学史"成果之一
在中国戏剧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元杂剧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在元杂剧的诸般主旨诉求和艺术魅力中,其命运轮回、佛法救世的精神及其影响也不可小觑。刘君锡的《庞居士误放来生债》、郑廷玉的《布袋和尚忍字记》和杨景贤的《西游记》杂剧便大...
关键词:元杂剧 佛法 救世 
先秦儒家的忧患意识与救世精神被引量:7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62-65,88,共5页邹振卿 
忧患意识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秦儒家有关忧患的思想是其活水源头,忧国忧民是其核心内容,修齐治平是其精神旨归,乐生入世、积极进取的救世精神是其外在体现。其思想精华是儒家历代学人所坚守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生...
关键词:先秦儒家 忧患意识 救世精神 
论墨子对大禹苦行救世精神的继承
《现代交际》2010年第10期85-85,84,共2页王启峰 
墨学是与儒学并称的先秦两大显学之一,其创始人墨子是平民阶级的代表,近代学者多有墨子师法大禹之说,本文主要就墨子对大禹在苦行救世的继承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师法大禹 苦行救世 节用 人定胜天 
普陀山与观音信仰被引量:1
《佛教文化》2009年第3期20-27,共8页张总 
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对观音菩萨的信仰千百年来早已广泛流传。她是大乘佛教慈悲救世精神的体现。无论净土、禅、密各宗,任何拔苦与乐的法门,都离不开观世音菩萨。慈悲即观音,在中国妇孺皆知,深入人心。观世音菩萨象征泛在的真...
关键词:观音信仰 普陀山 观世音菩萨 观音菩萨 救世精神 大乘佛教 保护者 慈悲 
悟觉妙天禅师忧心世局 目光如炬 培育青年领袖 弘扬佛家救世精神
《禪天下》
周秦诸子的救世精神和当代文人的学术使命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8-10,共3页王保国 
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已经走过了30年的光辉历程,在这一空前的社会大转型时期,我国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也难免出现政治、社会、文化的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化倾向,这种状况也必然对高...
关键词:救世精神 诸子 中国传统文化 学术 文人  思想渊源 中国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