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三民主义

作品数:89被引量:6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柳有权郑德荣陈红民宋进江波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黑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聚焦核心主干 统合教材资源——以“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为例
《教学考试》2020年第26期16-19,共4页孙楼山 贲呈阳 
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是主干突出、视界宏阔、综合性强,主要考查学生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分析和解读历史现象的能力。因此,为有效衔接高考,切实提高学生的高考实战能力,在高考历史三轮复习中,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运用宏阔视野,聚焦核心主干,...
关键词:教材资源 中国共产党领导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孙中山 民族资本主义 民族主义 新三民主义 俄国十月革命 民主革命时期 新文化运动 南昌起义 民族危机 人民解放战争 人民民主专政 高考历史 帝国主义 旧三民主义 理论成果 
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19年第9X期22-24,共3页费成祖 
教学设计课程标准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必修三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的起始课。承接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突显近代中国...
关键词:新三民主义 旧三民主义 民主革命思想 孙中山 史料实证 形成与发展 
浅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以《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为例
《高考》2019年第27期173-173,共1页张晓妮 
所谓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重视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
关键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形成和发展 孙中山 旧三民主义 
理论融合热点 精讲落实素养——以“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为例
《教学考试》2019年第26期15-18,共4页马英 
人教版必修三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理论性较强,三轮复习中应避免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炒冷饭',即再次把一、二轮通史与专题史复习中的知识要点重复一遍;二是'题海战术',即学生埋头不断刷各种所谓内部资料的联考试题,每天...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 近代法国 新三民主义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全国卷 试题分析 选择题 民族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旧三民主义 帝国主义 唯物史观 历史比较法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教学设计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年第8X期24-26,共3页张传辉 
教学思路分析“孙中山的民主追求”是岳麓版必修Ⅲ中的第22课,属于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课程标准关于本课的要求是: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本课教学从三个篇章讲述孙...
关键词:孙中山 檀香山 旧三民主义 
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孙中山先生思想的变化
《好家长》2018年第15期233-233,共1页何俊伯 魏娥 
孙中山,别名孙文,出生于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出身于农家,幼时名帝象,字德明,号日新,后改逸仙。孙中山一生有着太多的传奇事迹,如今又一次给学生讲起他,我感受良多,今天我不讲他太多的事迹,专就一个历史问题谈一谈,那就是中山先生一生...
关键词:孙中山 旧三民主义 帝国主义 
张锡勤先生对孙中山新旧“三民主义”的研究
《知与行》2017年第3期14-17,共4页张凛凛 
"三民主义"是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领袖孙中山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张锡勤先生认为,该纲领是孙中山留给我们的宝贵思想遗产,值得我们好好地总结和继承。张锡勤先生以其深厚的史学功底为我们剖析了新旧三民主义的深刻内涵;同时他站在历史...
关键词:张锡勤 孙中山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孙中山与宋庆龄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中华魂》2017年第3期54-55,共2页冯晓蔚 
孙中山是近代中国革命伟大的政治家、思想理论家,他既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又是中国最早接触到世界上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思潮的先行者。宋庆龄是孙中山的生活伴侣,更是他革命事业忠实的战友、助手、继承者。特别是晚年的孙中山...
关键词: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孙中山 宋庆龄 中国民主革命 中国革命 新三民主义 旧三民主义 社会主义 
三民主义的发展与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
《历史教学问题》2016年第3期45-50,共6页肖红松 陈娜娜 
孙中山1866年出生于广东翠亨村的农民家庭,1878年始赴海外求学。在檀香山求学期间,孙中山萌生了"改良祖国"的志向,而上书李鸿章的失败又使他"知和平之手段不得不稍易以强迫",1坚定了其上书之前既有的"驱除鞑虏,恢复华夏"之想法。2...
关键词:旧三民主义 资产阶级革命派 海外求学 孙中山 农民家庭 军事学校 宣誓仪式 平均地权 
孙中山向农民道歉
《政府法制》2015年第14期5-5,共1页马执斌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宣言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新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关键词: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孙中山 中国国民党 新三民主义 道歉 农民 旧三民主义 宣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