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意象

作品数:50被引量:2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天来刘勉陈冬根李丽君张海滨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上海城市管理学院常熟理工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文学教育》《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产业与科技论坛》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诗词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菊残犹者傲霜枝--探寻古诗词里的为“菊花”意象
《现代阅读》2023年第19期20-23,共4页山海有静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深秋时节,百花尽谢,万木萧瑟,唯有菊花傲然盛放。它拥有纯洁多姿的外观、恬淡素雅的清香,以及傲寒凌霜的内质,因此,无数文人墨客借菊花或感时伤怀,或抒发高洁情操,或表达隐逸情怀,把对菊花的诗意感...
关键词:古诗词 古代诗词 隐逸情怀 深秋时节 傲霜枝 菊花 文化意蕴 
古典诗词中的菊花意象
《初中生学习指导》2023年第26期16-17,共2页孙梦琳 
“季秋之月,鞠有黄华。”秋月之菊作为花中隐逸者,素有君子之称,与文人雅士结下不解之缘。楚大夫屈原借花草抒怀,心怀“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清远;魏晋诗人陶渊明归园田居,描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然;唐代诗...
关键词:采菊东篱下 诗人陶渊明 古典诗词 文人雅士 归园田居 菊花意象 隐逸 悠然见南山 
浅析古诗词中菊花意象
《魅力中国》2010年第30期98-98,共1页李东铃 兰坤宁 
菊花伴随着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在时间和空间里走出了一道悠远厚重的人文风景线,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传统文化。它是秋天的使者和象征,在萧瑟凋敝的深秋开放,傲寒凌霜,它战西风而不怯,经严霜而愈妍,袅袅娜娜地步入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殿...
关键词:古诗词 菊花 诗人 意象 
古典诗词中的菊花意象
《商情》2010年第17期97-97,共1页郭晶晶 
菊花之进入文学作品,最早从屈原开始,后经陶潜益彰,历代文人骚客多所咏之,由此而愈来愈显其审美价值。在这些诗篇中,诗人借菊花多抒发隐者的超然洒脱、游子的感时伤怀、志士的坚贞高洁之感,也有的表达勇者的豪情壮志。
关键词:古典诗词 菊花 意象 
“菊花”意象的多重意蕴
《中国外资》2009年第12期227-227,共1页陈凤珍 
现代以来,科学主义无视人性,科学的傲慢,加上消费主更的物化浪潮.使得人性在现代性社会中遭遇零散化、空洞化、幽暗化甚至游戏化,问题多多,人们忽视了对经典文本的阅读。在这样的文化背案下,此文从三个方面切入古典诗词,具体解...
关键词:“菊花”意象 古典诗词 审美意蕴 审美价值 
菊残犹有傲霜枝——古典诗词中菊花意象被引量:2
《新课程(下)》2007年第5期62-62,共1页张合荣 
遥观中华诗词美苑,古伊人凝眸秋水,见岸边“蒹葭苍苍”;唐崔护怅立桃林,叹“桃花依旧笑春风”;江南渔女软语侬歌,“采莲南唐秋,莲花过人头”;东晋陶潜悠然自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此足见中国古典诗词中写花的篇章颇多。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词 中华诗词 菊花 象征意义 花意象 陶潜 采莲 秋寒 蒹葭 南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