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落文化

作品数:65被引量:13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郑育春王珺业祖润王连勇李政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北部湾地区传统渔村聚落文化空间保护与乡村振兴的共生路径探究
《农业开发与装备》2025年第1期20-22,共3页张婧 
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023KY1475)。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北部湾沿岸传统渔村聚落的文化空间作为丰富历史信息的载体,面临着保护与传承的挑战。文化空间是乡村发展的关键资源,其活化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北部湾传统渔村的现状,通过分析村落的文化空间功能、...
关键词:北部湾地区 传统渔村 空间营造 文化传承 乡村振兴 
聚落文化遗产的地方性传承探索——评《景观基因与地方认同:侗族传统村落的实证》
《武陵学刊》2024年第6期141-142,共2页傅丽华 
传统村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传承载体,它承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史和璀璨成果,是重要且亟需保护的文化遗产。近年来,传统村落的发展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学界的广泛关注。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传统村落不仅要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
关键词:传统村落 景观基因 聚落文化 文化遗产 乡村振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景观感知 地方认同 
福建明代海防聚落“文化—景观”空间结构与形成机制
《现代城市研究》2024年第11期67-72,87,共7页林志森 李梦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海洋文明视野下的福建明代海防军事聚落文化景观研究”(20YJAZH063)。
明代海防聚落是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但其地域文化、历史景观受到现代化冲击,需进行特色保护研究。文章以福建明代海防聚落为例,从海防体系、城池格局、社区单元、街巷空间、节点地标五大空间层面,解析海防聚落“文化—景观”的景观结构...
关键词:文化—景观 明代海防聚落 空间结构 形成机制 福建省 
古丹阳湖区传统圩田聚落文化景观构成与变迁初探——以高淳杨家村为例
《建筑与文化》2024年第7期101-103,共3页潮书镛 文啸 
文章以高淳杨家村为例,梳理因产业结构、交通方式变革导致的聚落变迁历程,描述了当代杨家村文化景观的物质与非物质要素构成,提出了以日常性、历史意识与层级性为主要特征的要素互动形式,并将其诠释为当地人对文化身份、集体记忆和社会...
关键词:古丹阳湖区 传统圩田聚落 文化景观 
海丝路文化之涠洲岛聚落文化生态系统活态保护利用研究
《河北画报》2024年第10期37-40,共4页玉荣 
2022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北部湾海丝路文化资源活态保护利用研究》-2022KY1760。
涠洲岛聚落群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独特的地域文化,在海丝路历史文化研究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针对当前聚落群的保护工作存在的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传统与现代的冲突、社区参与度不足以及政策与法规的不完善等问题,结合历史文化...
关键词:涠洲岛聚落群 海丝路文化 活态保护 可持续利用 
以数字技术赓续闽东畲族聚落文化遗产生命
《炎黄地理》2023年第8期40-42,共3页林晓华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基于数字技术的闽东畲族聚落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AT201015)。
在快速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村落形态在文化传承中发生了改变。数字化技术为文化遗产提供了新的保护途径。畲族村落大多地处偏远地区,有着丰富的畲族文化遗产。现以闽东畲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闽东畲族文化遗产保护现...
关键词:畲族文化 闽东畲族 数字化技术 文化传承 村落形态 聚落文化 保护途径 文化遗产 
辽河第一村——查海遗址
《初中生学习指导》2023年第5期20-21,共2页本刊编辑部 
从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是人类发展史上一次伟大的变革和质的飞跃,与此同时,相对稳定的聚落群体也应运而生。这些聚落多以大河流域为核心,并形成丰富多彩的聚落文化。其中,位于辽河支流绕阳河源头的查海遗址,就是辽河流域最早的一...
关键词:查海遗址 聚落遗址 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 人类发展史 大河流域 聚落文化 绕阳河 
评《景观基因与地方认同:侗族传统村落的实证》被引量:1
《经济地理》2022年第9期239-239,共1页刘沛林 
传统村落是乡村中农耕文明和集体记忆的结晶,具有多重价值,值得被关注。传统村落景观基因是传统村落文化景观遗传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区别于其他村落的景观因子,具有唯一性、优势性等特点。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乡村城镇...
关键词:传统村落景观 乡村城镇化 景观基因 聚落文化 乡村振兴 景观因子 农耕文明 多重价值 
河西走廊聚落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文化产业》2021年第33期121-123,共3页蔺慧媛 李鸿飞 
2020年度甘肃省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河西走廊祁连山地区聚落生态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编号:20ZC13);2021年兰州市社科规划项目《黄河流域兰州段生态空间优化与高质量发展研究》(编号:21-014B);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互联网+乡村振兴’背景下村镇规划实践类教学创新研究》(编号:GS[2018]GHBBK066);甘肃省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工程项目《面向乡村振兴战略的甘肃省乡建人才就业创业实训中心》(编号:902017);兰州理工大学科研发展引导基金《祁连山河西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演变与生态保护耦合共生研究》(编号:2020A17)。
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发展、文化传播和道路交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通过解读河西城乡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特征,提取文物保护单位和文化遗产点信息,梳理出河西走廊文化遗产资源的分布特征,从宏观层面阐述遗产...
关键词:文物保护单位 河西走廊 聚落文化 文化遗产资源 丝绸之路 聚落空间形态 我国经济发展 道路交通 
大运河聚落文化遗产生成与分布规律研究
《新华文摘》2021年第11期62-67,共6页李永乐 孙婷 华桂宏 
大运河是中国创造的伟大工程,深入挖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是新时代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大运河聚落文化遗产是指大运河形成、发展、变迁、演化等与大运河建设、交通、运营、生产等活动密切相关的沿运...
关键词:运河文化 历史文化街区 大运河 历史文化资源 聚落文化 历史文化城镇 传统村落 历史地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