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飞

作品数:36被引量:12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兰州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城市规划传统村落传统聚落公共交通路网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灌溉排水学报》《西部人居环境学刊》《中国建材科技》《文化产业》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兰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等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被引量:1
《甘肃教育研究》2024年第19期23-26,共4页李鸿飞 张丽霞 
兰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项目“产学研创融合下传统建筑文化数字化体系教学改革与实践”(GJ2022B-39);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改革研究”(201902206053)。
随着高等院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数字化教学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实现资源共享和促进教育公平的主要依托和重要方式。本文以兰州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数字化教学现状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维度预测影响因素的方法开展问卷调查,通过对各个维...
关键词:高等院校 数字化 教学资源 信息素养 
天水伏羲文化的时代价值与创新性发展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4年第22期69-73,共5页李鸿飞 张丽霞 常凯 李文婕 
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关陇古道线性文化遗产廊道保护与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3YJA760047);2023年度甘肃省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专项课题“天水伏羲文化保护传承与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3ZZ59);2022年兰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项目“产学研创融合下传统建筑文化数字化体系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GJ2022B-39)。
伏羲文化作为始祖文化的代表,具有丰富深厚的内涵,发掘伏羲文化的时代价值和创新发展对保护传承始祖文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深入探究伏羲文化时代价值与其创新发展的过程中,文章首先通过田野调查,亲身体验...
关键词:伏羲文化 始祖文化 时代价值 创新性发展 文化自信 天水 
基于多源数据的兰州医疗机构空间布局研究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24年第3期63-79,共17页李鸿飞 张丽霞 杨芷琼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JR10RA167);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DC2020292);兰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项目(GJ2022B-39)。
为准确判断兰州市医疗服务现状,依据人口集中度、医疗设施分布等因素,选取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4个中心城区部分街道的医疗机构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地理信息与官方统计等多源数据,并将其分为三个层级,再借助ArcGIS软件分...
关键词:GIS 兰州市 医疗机构 多源数据 空间布局 
黄河流域兰州段生态环境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研究被引量:18
《干旱区地理》2022年第4期1244-1253,共10页李鸿飞 何颖茹 毕晓莉 
兰州市社科规划项目(21-014B);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JR10RA16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68042)资助。
环境保护作为新常态时代下我国推进生态流域文明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推进黄河流域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选取我国黄河流域唯一被干流贯通的省会城市兰州市为研究对象,根据2010—2019年黄河流域兰州段统计...
关键词:黄河流域 生态环境 高质量发展 耦合关系 熵权法 兰州 
茶马互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以天水罐罐茶技艺为例被引量:2
《农业考古》2022年第2期225-230,共6页李鸿飞 谢丹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陕甘川交界区传统氐羌聚落形态的演进机制研究”(项目编号:52068046);甘肃省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河西走廊祁连山地区聚落生态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项目编号:20ZC13)。
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植于地域生活生产形式,反映出文化活态的传承特征,而茶马互市的形成与发展正是建立在特定历史社会演变过程中的特殊表现形态。本文通过对茶马互市重要节点天水地区的历史演变进行梳理,以罐罐茶的社会认同性为对象,从朴...
关键词:茶马互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 茶文化 天水罐罐茶 
西北传统木结构民居建筑火灾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
《计算机仿真》2022年第4期236-240,458,共6页李鸿飞 蔺慧媛 叶明晖 程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68043、52068046);甘肃省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20ZC13);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JR10RA167);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项目(201910731024)。
针对当前传统聚落中木结构居民建筑火灾频发现象,尤其在预警环节缺失和扑救过程盲目等问题上缺少科学高效的应对措施,提出通过精确测绘保护对象与火灾数值模拟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将传统聚落中重点保护木结构建筑进行分类测绘,在获取基...
关键词:木结构民居建筑 性能化设计 数值模拟 火灾蔓延 安全疏散 
中国传统聚落治水理念下的村镇规划教学探索——评《传统村落生态治水智慧》
《灌溉排水学报》2022年第3期152-152,共1页李鸿飞 张新红 
兰州市社科规划项目(21-014B);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GS[2018]GHBBK066);甘肃省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工程项目(902017)。
村镇规划是农村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其开展水平直接影响村镇布局与功能发挥,对于村镇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村镇规划中,治水是一件头等大事,如何既充分利用自然界水资源又避免形成水害是治水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中国传统聚落治水理...
关键词:村镇规划 传统聚落 传统村落 生态治水 治水理念 持续性发展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村镇布局 
我国传统村落木结构建筑防火技术体系发展研究被引量:5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79-84,共6页李鸿飞 何颖茹 张新红 毕晓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168005);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项目(201910731024);甘肃省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工程项目(902017);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GS[2018]GHBBK066)。
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点对象以及文化遗产留存丰富的宝库,传统村落的保护问题引起了众多学者的重视。传统村落建筑多以木结构为主,容易发生火灾,通过文献检索,从传统村落的概念解析、木结构建筑火灾特征总结、古建筑的火灾预防及保...
关键词:传统村落 木结构建筑 防火技术 古建筑 遗产保护 
基于《黄河流域水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分析水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被引量:1
《人民黄河》2022年第2期I0003-I0003,共1页李鸿飞 马原驰 
2021年兰州市社科规划项目“黄河流域兰州段生态空间优化与高质量发展研究”(21-014B)。
水文化源自劳动人民的水务实践活动,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和文化熏陶,逐渐演变为具有深厚精神内涵的文化形态,并产生了一系列物质或非物质文化成果。当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水文化仍然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在弘扬传统文化、创新社会...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 传播与发展 文化熏陶 资源开发与利用 创新社会治理 社会文明进步 新的历史起点 黄河流域 
河西走廊聚落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文化产业》2021年第33期121-123,共3页蔺慧媛 李鸿飞 
2020年度甘肃省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河西走廊祁连山地区聚落生态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编号:20ZC13);2021年兰州市社科规划项目《黄河流域兰州段生态空间优化与高质量发展研究》(编号:21-014B);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互联网+乡村振兴’背景下村镇规划实践类教学创新研究》(编号:GS[2018]GHBBK066);甘肃省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工程项目《面向乡村振兴战略的甘肃省乡建人才就业创业实训中心》(编号:902017);兰州理工大学科研发展引导基金《祁连山河西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演变与生态保护耦合共生研究》(编号:2020A17)。
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发展、文化传播和道路交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通过解读河西城乡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特征,提取文物保护单位和文化遗产点信息,梳理出河西走廊文化遗产资源的分布特征,从宏观层面阐述遗产...
关键词:文物保护单位 河西走廊 聚落文化 文化遗产资源 丝绸之路 聚落空间形态 我国经济发展 道路交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