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然

作品数:171被引量:4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樊波宋荣王恪松沈歆刘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读画记——程维画作阅札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24年第11期92-98,共7页马楚明 
南昌是八大山人的故乡,书画渊源深厚,八大前有董源、巨然,都是开山立派的宗师,傅抱石的生活与创作也与南昌关系紧密,近有陶博吾、黄秋园,然往往如李可染在秋园画展前所言:“国有颜回而不识”,是指低调的南昌人里卧虎藏龙。这些年也有慧...
关键词:八大山人 卧虎藏龙 黄秋园 傅抱石 陶博吾 巨然 董源 自成一格 
巨然披麻皴对董源披麻皴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文房四宝》2024年第3期0034-0035,共2页李瑞贤 
一、巨然披麻皴和董源披麻皴(一)什么是披麻皴?唐朝末期至五代时期,南北两地的画家分别开创并发展了各自独特的皴法,极大地丰富了山水画的艺术表达形式。由于这些不同风格的皴法,南北两地的山水画风貌呈现出显著差异。北方画中山水以高...
关于线与笔墨的一点思考
《美术界》2024年第5期60-65,共6页黄文祥 
国画大家李可染曾指出:“线的最基本原则是,画得慢,留得住,每一笔要送到底。线要一点一点地控制,控制到每一点。古人说‘积点成线’,线条要像‘屋漏痕’,都是这个意思。只有这样画线,才能做到精微、完美地表现对象,在一条线里包含丰富...
关键词:屋漏痕 黄宾虹 披麻皴 巨然 董北苑 李可染 欧风东渐 一条线 
石鲁和他的《华岳之雄》
《艺术市场》2024年第5期34-37,共4页刘星 
《华岳之雄》创作于1972年,被公认为是石鲁华山题材作品中最为经典的几幅代表作之一。凡是懂画的人,第一眼看到石鲁的《华岳之雄》这幅画时,一定会有这么几点认识:第一,在20世纪70年代的石鲁作品中,这幅是最为理性、最为精心运筹的一幅...
关键词:石鲁 皴法 纹理结构 范宽 巨然 董源 华岳 山水画史 
巨然《秋山问道图》赏析
《半月选读》2023年第21期39-40,共2页毛冰霜 
巨然(生卒年不详)与董源同籍,亦为钟陵人(今江西进贤西北),南唐亡后,他到了开封,居开宝寺。善饮,作画达旦不倦。巨然作画皆取材于江南山水,多作矾头以表现江南山水连绵之态。巨然传世画迹较为可信的有《秋山问道图》《山居图》《溪山图...
关键词:巨然 江南山水 开宝寺 生卒年 
晚明文士对院体态度的转变及原因
《新美术》2023年第5期99-113,共15页雷雨晴 
一明初画坛史实与晚明画学之扞格明季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提出“文人”与“院体”之二分,将几百年庞杂的画史,收束为两条平行发展的脉络。对于后世的画史书写影响甚远,成为不刊之论: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其后董源、僧巨然、李成、...
关键词:刘松年 元四家 王叔明 范宽 巨然 董源 院体 吴仲圭 
滇中“老画师”李诂书画艺术及真伪初探——以云南存世作品为例
《中国书画》2023年第8期42-49,共8页杨雯玥 
清代书画流派纷杂,自明末董其昌倡导文人画以来,清初“正统”一派摹古之风盛行,宗法董元、巨然与“元四家”,冀与古人“同鼻孔出气”,而终未逾越古人之藩篱。遗民一派画风个性强烈,激进且富有变化,形成一股强劲的清新之气。
关键词:书画艺术 元四家 巨然 董其昌 摹古 文人画 
仿巨然山水国画
《江汉论坛》2023年第8期F0004-F0004,共1页(清代)王翚 
家乡情怀 厚实质朴——浅谈山水画创作的思考与实践
《美术观察》2023年第7期150-151,共2页秦芳 
忻州师范学院教学改革创新研究项目“‘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美术课程《山水》教学改革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GYB202114。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文化滋养出不同风格的艺术家与艺术作品。在中国山水画创作中,各种地域文化不仅为画者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资源,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画家的思想、情感、审美与感知,对山水画创作有着重要影响。在山水画发展的...
关键词:山水画创作 中国画坛 艺术作品 巨然 董源 地域文化 地方画派 中国山水画 
巨然山水画笔墨语言与造境
《美化生活》2023年第12期95-97,共3页周星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