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民族文化

作品数:335被引量:342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吴琼尚辉尹未仙钟进文阿力木江·卡斯木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新疆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田间诗歌中的新疆书写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93-99,共7页熊辉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田间诗歌创作研究”(21FZWB084)。
田间是中国现当代著名诗人,20世纪60年代初曾到新疆采风两个多月,创作了一批集中展示新疆时代面貌和历史文化的作品。田间的新疆书写内涵丰富:首先,新疆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多民族的和谐共处,加上丰富的物产和绮丽的风光,构成了自然景观和...
关键词:田间 新疆书写 《天山诗草》 多民族文化 
云冈石窟洞窟形制的多民族文化交融特征被引量:1
《云冈研究》2022年第2期1-16,共16页许永峰 马志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云冈石窟多元一体中华民族交融研究”(21@ZH029);山西大同大学云冈学专项课题“云冈石窟国内外文献整理与研究”(2020YGZXZL001)
云冈石窟是5-6世纪中国佛教石窟艺术的巅峰之作,其洞窟类型主要有大像窟、佛殿窟和中心柱窟。云冈各类洞窟形制,既有对印度石窟艺术的吸纳,亦有对龟兹和河西石窟艺术的借鉴和发展,更有汉族传统木构建筑艺术的融入,以及结合实际的自我创...
关键词:云冈石窟 洞窟形制 多民族文化交融 
西部地区“非遗抗疫”的主题创作与艺术治疗——以云贵川桂四省区为例
《百色学院学报》2021年第5期16-23,共8页巴胜超 
国家社科基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项目“中华民族视觉形象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研究”(批准号:21VMZ019)。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爆发,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悲剧性”写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响应“非遗抗疫”倡议,以民间文学、音乐、戏剧、曲艺、美术、舞蹈、医药、技艺等形式,创作了大量作品。西部地区的非遗传承人,居家独立...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 非遗抗疫 艺术治疗 多民族文化 
阿来的文学书写与多民族文化的新凝聚
《阿来研究》2020年第2期-,共14页高树博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中国道路研究”(14AZD040)阶段性成果
历史地看,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迁徙、和亲、通婚等方式。①在新时期、新时代,民族凝聚力最集中、最根本的体现则在文化上。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
关键词:文学书写 阿来 中华民族凝聚力 多民族文化 十九大报告 繁荣兴盛 文化自信 精神家园 
中缅边境多民族杂居地区基督教本土化的族际视角探析——以云南省耿马县基督教为例
《世界宗教文化》2020年第5期115-121,共7页余艳娥 杨晓龙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督教中国化背景下的农村基督教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7ZDA231)”;云南大学民族学一流学科建设规划年度招标项目“中缅北界片马口岸茶山人民族志”(项目编号:2017sy10056)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以滇西南多民族杂居的耿马县为例,从族际视角出发,对多民族杂居地区基督教传播和发展的过程进行分析,并对多民族杂居地区基督教本土化过程中多民族文化在场的特点进行总结。在西南多民族杂居地区,基督教本土化研究应从族际视角出发...
关键词:西南少数民族 基督教本土化 族际视角 多民族文化在场 
论元代馆阁文人传记的写作维度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147-157,共11页邱江宁 林乾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课题“13—14世纪'丝路'纪行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7ZDA25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元代文人群体的地理分布与文学格局研究”(项目编号:15BZW052)。
元朝是中国古代唯一由北方游牧民族所建立的全国统一王朝,其特性深刻地影响到了元代社会面貌以及思想文化特征。传记作为反映社会重要事件和富有影响力人物较为直接的载体,元朝的特性亦相当程度地影响着元代馆阁文人传记写作的维度,令...
关键词:元朝的特性 元代馆阁文人传记 政治格局 多民族文化 程朱理学 
多民族融合区的乡村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以辽宁省朝阳市为例被引量:9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第5期129-134,共6页冯嗣禹 杨翠霞 曹福存 张群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7BH151)
以辽宁省朝阳市乡村地名作为研究对象,把全部乡村地名作为离散点,运用核密度估计法进行空间分析,同时结合朝阳市地名起源、文化属性等分类信息,探讨朝阳市乡村地名的文化景观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朝阳市自然景观类乡村地名多集...
关键词:朝阳市 乡村地名 核密度 多民族文化 空间分布 
新疆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挑战及路径选择被引量:2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55-61,共7页张熊玲 吴琼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宗教与新疆南疆长治久安研究>(批准号:15XMZ0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马克思主义社会稳定思想与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研究>(批准号:16BKS050)
文化与意识形态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文化是意识形态发展的前提,意识形态往往依托不同的文化形态来生根发展。新疆多样性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生产方式丰富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在边疆地区的载体,同时,分裂势力制造文化隔阂、狭隘的民...
关键词:新疆 主流意识形态 多民族文化 
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内在特征被引量:2
《孔学堂》2017年第4期87-89,共3页索晓霞 Huang Zhongxi Hong Xiyao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少数民族传统乡村社区文化环境保护与发展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特征,是中华儿女共同缔造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生命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多彩绚丽,每一个民族不论大小,都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每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都是中华...
关键词:中华文化 内在特征 多元一体 中华民族凝聚力 多民族文化 精神家园 优秀文化 精神财富 
从“苗夷”世界重新发现区域多民族文化——《贵州通史》(明清)略论
《文化遗产研究》2017年第1期73-78,共6页张中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水江文书整理与研究》(11&ZD096)阶段性成果
在《贵州通史》的历史书写中,区域多民族文化被修史者以汉民族为主导的文化中心主义史观所遮蔽,演绎成'红花配绿叶'模式。从'苗夷'世界里,重新发现区域多民族文化,有助于修正历史书写的悖谬,还原贵州各民族的'石榴籽'历史真相。
关键词:“苗夷”世界 《贵州通史》 文化中心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