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江宁

作品数:75被引量:17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元代才子佳人小说文坛丝绸之路文人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新华文摘》《文学遗产》《文史知识》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丝路纪行:13—14世纪中国与世界的文学镜像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邱江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3—14世纪丝路纪行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17ZDA256)。
13世纪蒙古人的崛起不仅改变了世界格局,也改变了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同时还改变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是世界史全面打开、文明互鉴的关挈点所在。13—14世纪丝路纪行作品在这个时间段大量出现,其数量远超汉至宋的9个多世纪所有纪行创作数...
关键词:丝路纪行 13—14世纪 “东张西望” 文学镜像 文明再造 
法国儒莲奖与中国学派的构建
《世界社会科学》2024年第5期191-210,247,共21页邱江宁 邱栋容 
中国学在中国之外,以巴黎学派为正统。法国儒莲奖代表巴黎学派精神,不仅引领着汉学研究的发展风向,而且彰显着国际上对汉学研究和中国问题的关注程度。通过典型案例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到,儒莲及儒莲奖的汉学研究取向对中国学派的构建具有...
关键词:法国汉学 儒莲汉学奖 语文学 中国人生活本质 通俗文学翻译 
丝路文化与传统中国形象的建构被引量:1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1-12,共12页邱江宁 邱栋容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3—14世纪‘丝路’纪行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17ZDA256)。
由概念的历史梳理可以发现,“丝绸之路”这一名称不是在中国文献中首先使用的,它最早是由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提出的;“中国”一词,既在内涵演变中体现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历程,同时又是在与世界其他民族国家建立国际关系的过程中,...
关键词:丝绸之路 中国 中国形象 丝路文化 
金莲川幕府精英与元代文化的走向
《铜仁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1-9,15,共10页邱江宁 
对元朝文化的探研不仅需要注意元王朝肇建初期相当活跃的金莲川幕府精英与忽必烈信任互动的背景,更需要注意到这一过程所带来的延续影响。该幕府群得以在忽必烈的金莲川潜邸聚集成群,与忽必烈本人思大有为于天下的愿景密切相关,而这个...
关键词:金莲川幕府精英 忽必烈 文化多元浑融 
元代草庐文人与他们的文学时代被引量:3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81-92,共12页邱江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7ZDA5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BZW052)。
元代草庐文人基于对大一统时代疆域辽阔、文化多元、思想驳杂现实的理解,在哲学思想上和会朱陆,学宗朱子兼宗陆学;在人生选择上,放开心扉,不立崖岸,负笈北上,不负所学,成为元代南人北进风潮的中坚力量;在创作上,草庐文人以和会包举、雍...
关键词:吴澄 草庐文人 《宋元学案》 南人北上 虞集 
宣文阁文人群与元末文坛格局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22年第2期431-451,共21页聂辽亮 邱江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课题“13—14世纪‘丝路’纪行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17ZDA256);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宣文阁文人群与元末文风的演进研究”(ZGW20203)阶段性成果
元顺帝宣文阁的设立,聚集了元晚期以来最优秀的馆阁文人。这些文人借助多维的师友、僚友关系圈及大型文化活动、同题集咏促成宣文阁文人群的建构。他们主盟文坛,以变更文弊、振兴斯文为己任,创作上普遍追求理明辞达、简古醇雅的审美风格...
关键词:宣文阁文人群 元末文坛 文坛影响 
13-14世纪的知识谱系与元代文人的书写
《社会科学》2022年第11期79-89,共11页邱江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3—14世纪丝路纪行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7ZDA256)的阶段性成果。
13—14世纪由于蒙古人百余年的世界征略,欧、亚大陆形成以海、陆丝绸之路为纽带的世界体系,位于当时世界最东端的中国成为世界经贸与文化交流中心,这给元代文人的知识谱系造成了“爆炸式”的影响。驳杂的知识来源使得元代文人在书写上...
关键词:13—14世纪 元代文人 知识谱系 书写形态 书写理念 
南北融合与元代文坛格局的建构
《新华文摘》2022年第21期102-105,共4页邱江宁 
与其他朝代相比,元代文坛一直存在着南北融合的问题和话题,这个问题在近十年的元代文学研究中越来越成为学者们讨论和关注的重心。在现有的研究中,人们往往将元代的南北融合问题视为一个笼统的背景,没有细化元代“南北”概念的阶段性情...
关键词:元代文学 元代文坛 南北融合 阶段性 朝代 近十年 
西域作家对元代文风的影响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2年第5期90-91,共2页邱江宁 
西域作家群体是元代文史研究中不可绕开的存在。据现今留存的作品来看,西域作者计146位,排除一些不太能确定族属的作者,则至少百余位。他们留下来的诗歌总数3585首;文章总数大约为433篇;散曲、小令约168首,套曲17套;词作22首。
关键词:作家群体 文史研究 散曲 小令 元代 文章总数 西域 词作 
南北融合与元代文坛格局的建构被引量:3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36-45,共10页邱江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元代文人群体的地理分布与文学格局研究”(15BZW05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3—14世纪丝路纪行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17ZDA56)。
与元代社会的南北融合背景相呼应,元代一统文坛格局的形成经历了四轮南北大融合:第一轮在1260年前后,是西域文人群崛起的重要基础;第二轮包含北人南下和南人北上两个过程,分别在1278年、1286年左右,前者推动了元曲南移进程,后者推动了...
关键词:元代 政治危机 文坛格局 四轮南北融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