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文人

作品数:418被引量:25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韦德强何跞查洪德邓益民王双梅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山西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广搜博采、精准校勘”的匠心之作——评《全元词(全三册)》
《中国教育学刊》2025年第3期I0019-I0019,共1页刘扬 
元代文献散佚良多,就元词文献而言,元代本朝所编词集仅有《名儒草堂诗余》和《鸣鹤余音》两部。到民国时期朱祖谋《彊村丛书》从元代文人别集析出元人词有50种。唐圭璋先生编的《全金元词》大量引用《彊村丛书》中的材料。《全金元词》...
关键词:唐圭璋先生 元代文人 金元词 鸣鹤余音 朱祖谋 草堂诗余 别集 《全金元词》 
元代文人的心灵写照——苏轼戏研究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4年第10期171-173,共3页朱津伶 
元代苏轼戏共有八篇,现存三篇。元代剧作家对苏轼形象的再创造,是对时代窘境的无奈悲叹,也是自身经历的折射。本文将聚焦现存的三部元代苏轼戏,以苏轼戏产生的原因、苏轼戏内容分析两个角度进行切入,对这三部作品做整体分析。
关键词:苏轼 苏轼戏 元杂剧 元代文人 
马致远《秋思》套曲所见元代文人的现实境遇和心理变化探析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9期40-46,共7页尚勤思 
《天净沙·秋思》和《夜行船·秋思》是马致远散曲的代表作,前者被称为“秋思之祖”,后者被誉为“曲中无一”。“秋思”的书写与思考展现了马致远深刻的思想和高超的意象运用技巧。以“秋思”为线索分析马致远的两套散曲,不仅能够解读...
关键词:马致远 秋思 意象 《天净沙·秋思》 《夜行船·秋思》 
古人年龄的计算方式
《各界》2024年第9期74-75,共2页郑艳 
“天坛庭燎烛层空,映我掌中椒酒红。故旧离群霜木后,光阴献岁坂轮中。丹阳谁忆鲁元酒,浊世尚容张长公。须冀明朝年五十,长松白雪领春风。”这是元代文人张雨的《王申元日试笔二日立春》。它描绘了新年气象,也追寻了旧日时光。如果再深...
关键词:张雨 元代文人 领春风 时间节点 张长公 
金石书画鉴藏对文人印兴起及其嬗变的考察
《荣宝斋》2024年第9期198-205,共8页李立山 
唐、宋时期印章与书画结合决定了它走向雅化的发展趋势,文人的主动介入、金石集古的兴盛、印学理论的推动等,特别是明代石材的发现运用,都客观推动文人印的兴起及其发展,通过对唐、宋以来不同历史时期文人印发展状态的探究,旨在揭示从...
关键词:明代文人 唐宋文人 元代文人 雅化 篆刻艺术 主动介入 
元代文人画的“生生”之美
《枣庄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24-31,共8页卢政 王张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生生美学与中华美学精神的传承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3&ZD280);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项目“生态思维影响下的中华美学精神生成与嬗变研究”(项目编号:22BZWJ01)阶段性成果。
“生生”体现着元代文人画的本质特征,也是其形式美的内在依据。元代文人画不求“形似”只求“神似”,多以自然山水为主题,旨在建构生生不息的艺术境界,为世人呈现了独特的“生生”之美。元代文人画抒写胸中逸气、展示生命脉动是元代文...
关键词:“生生”之美 元代文人画 生命意识 生态之美 中华美学精神 
孙君良先生的画品
《书画艺术》2024年第4期30-33,F0003,共5页杨延文 
以沈周、文徵明为首的吴派文人虽然身处城市之中,但在心灵深处仍然渴望追求自然,因此也就在审美趣味和技法运用上秉承了元代文人的林泉高致。这体现在苏州地区现存的不少历史名园上:沧浪亭、网师园……园林中的假山垒石、池水小潭作为...
关键词:林泉高致 历史名园 沧浪亭 网师园 文徵明 苏州地区 元代文人 技法运用 
元代文人的长江记忆建构及其文化认同——以“长江万里图”题咏为例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2024年第3期60-69,共10页王静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历代北疆纪行文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19ZDA281)。
“长江万里图”题咏自宋发端,入元为盛。元代文人在题咏“长江万里图”的实践中实现了长江记忆的建构,包括宋末元初长江所蕴含的遗民兴亡反思和元廷经制长江的战略思想,以及在诗人与读者协同作用下凝定的关于长江经历、想象、文化的地...
关键词:元代 “长江万里图” 长江记忆 文化认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近代印人方介堪的文字学与篆书
《中国书画》2024年第6期90-97,共8页陈国敬 
自元代以来,集古印谱的风尚、汉印审美观的建立以及早期篆印理论的出现,令篆刻发展逐渐走上文人化、艺术化的道路。出于对前朝印章求新尚奇的反对,以及对汉印古雅质朴的追求,元代文人愈发重视篆文的规范问题,精研《说文》,旁涉文,成为...
关键词:篆刻艺术 方介堪 汉印 篆印 集古印谱 文人化 元代文人 文字学 
元代隶书名迹及元代隶书源流考察
《书法》2024年第5期80-88,共9页李跃林 
论文结合石刻和刻版书书迹,分析了几件元代隶书名品的书手归属和元代隶书的地域性与源流。笔者认为萧?款的《无逸篇》、吴叡款的《道德经》和《离骚》同是《九歌》隶书跋作者褚奂的手笔。同时元代隶书的风格具有明显的南北地域差别。其...
关键词:地域差别 《九歌》 隶书 书手 元代文人 金石学 书迹 地域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