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丛根病

作品数:47被引量:10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少英张惠忠邵金旺牛素清轩继雨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科学院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农村科技》《作物杂志》《华北农学报》《农业科技通讯》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抗丛根病甜菜新品种HYB-74引种试验及应用研究被引量:5
《中国糖料》2018年第4期3-5,共3页赵丽梅 闫斌杰 何新春 李锟 王育红 
国家现代农业糖料产业技术体系张掖综合试验站建设(CARS-170721)
HYB-74是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张掖市金宇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从瑞士先正达公司引进的标准偏丰产型二倍体单胚杂交种,具有抗丛根病、耐根腐病的特点。2009—2012年在甘肃省甜菜产区进行了多点试验和生产试验示范。在2011—2012年的生产...
关键词:甜菜新品种 引种 杂交种 抗丛根病 
抗丛根病甜菜新品种ZT-6的选育被引量:6
《中国糖料》2018年第3期7-9,共3页闫斌杰 何新春 赵丽梅 李锟 王育红 
国家现代农业糖料产业技术体系张掖综合试验站建设(CARS-170721)
ZT-6是以006ms-83为母本、以抗4为父本,经杂交选育成的标准偏高糖二倍体多粒型雄性不育甜菜新品种。该品种高抗丛根病、根腐病,兼抗褐斑病、黄化毒病、白粉病等叶部病害。在2012—2013年国家甜菜产业体系张掖综合试验站区域生产试验中,Z...
关键词:甜菜新品种 ZT-6 抗丛根病 选育 
茉莉酸与甜菜抗丛根病的关系被引量:4
《作物杂志》2012年第4期58-61,共4页白朕卿 张少英 石力伟 陈玉珍 陈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60125);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210304)
以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侵染甜菜抗、感丛根病品种为研究体系,在甜菜苗期采用western boltting检测BNYVV在甜菜根部的含量,研究甜菜茉莉酸(jasmonate,JA)合成途径关键酶脂氧合酶(LOX)、丙二烯氧化物合成酶(AOS)活性的变化,并采用外...
关键词:甜菜 坏死黄脉病毒 茉莉酸 脂氧合酶 丙二烯氧化物合成酶 
甜菜内源IAA与其抗丛根病的关系被引量:1
《中国甜菜糖业》2011年第3期11-13,41,共4页陈旭 杨丽君 白朕卿 张少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760125),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建设专项资金资助(CARS-25)
内源IAA参与了植物体内侧根的形成、器官的生长、衰老以及植物逆境调节等代谢过程。本试验运用比较生理学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甜菜黄脉坏死病毒(BNYVV)侵染后甜菜体内内源IAA含量的变化及其在抗、感丛根病品种间的差异,以探...
关键词:甜菜 丛根病 生长素 甜菜黄脉坏死病毒 
新甜18号制种技术
《新疆农垦科技》2011年第2期54-55,共2页姜莉 王维成 王荣华 
新甜18号由新疆石河子甜菜研究所培育.2008年4月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命名。该品种为抗丛根病二倍体雄性不育单粒型杂交种.丰产性稳定,产量及含糖率高,抗病性强,与德国KWS5075相比,平均块根产量为5953.
关键词:制种技术 农作物品种 新疆石河子 单粒型杂交种 块根产量 雄性不育 抗丛根病 委员会 
甜菜抗丛根病特性与传毒介体关系的试验分析
《农业科技通讯》2009年第10期49-51,共3页陈晓军 王长魁 
连续3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甜菜整个发育阶段,甜菜抗丛根病性与传毒介体多粘菌的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不同抗性类品种间多粘菌含量差异极显著,而在同一抗病品种间抗性差异不显著,抗病类品种多粘菌含量比感病类品种低,入侵的组织和...
关键词:甜菜 丛根病 传毒介体 多粘菌 
Ca^(2+)-CaM系统与甜菜抗丛根病生理特性的关系被引量:4
《华北农学报》2009年第5期184-187,共4页陈贵华 张少英 李国龙 张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60125);国家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06GB2A400038)
为研究信号分子钙在甜菜抗丛根病过程中的作用,用三种从不同位点阻断Ca2+信号途径的抑制剂,即Ca2+螯合剂EGTA(乙二醇双四乙酸)(5 mmol/L)、Ca2+通道阻遏剂LaCl3(5 mmol/L)和CaM拮抗剂W7(N-氨乙基-5-氯-1-磺胺酰萘)(0.3 mmol/L),分别处...
关键词:Ca2+-CaM 甜菜 抗丛根病性 抗氧化系统 
茉莉酸浸种对甜菜抗丛根病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中国甜菜糖业》2009年第2期1-4,共4页石力伟 白朕卿 张少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760125)、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06GB2A400038).
用不同浓度的茉莉酸(iasmonic acid,JA)对甜菜抗、感丛根病品种进行浸种处理,研究了JA对甜菜抗丛根病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研究表明,JA浸种处理的甜菜叶片中过氧化氢(H2O2)、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积累都低于对照,且感病品种的积累量高于抗...
关键词:甜菜丛根病 茉莉酸 活性氧代谢 诱导抗性 
甜菜新品种新甜18号的选育被引量:4
《中国糖料》2009年第1期15-17,共3页张素珍 赵图强 王维成 刘锦峰 刘焕霞 李蔚农 王荣华 艾依肯 
新甜18号是石河子甜菜研究所选育的抗丛根病二倍体雄性不育多粒型杂交种,在2006~200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甜菜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14个点次的块根产量平均为82156.5kg/hm2,比对照KWS2409增产3.99%,含糖率平均15.21%,比对照低0.09度,产...
关键词:甜菜新品种 抗丛根病 雄性不育 杂交种 选育 
甜菜细胞壁某些生理特性与抗丛根病的关系被引量:3
《作物杂志》2009年第1期60-64,共5页陈贵华 张少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60125);国家农业转化资金项目(2006GB2A400038)
试验以抗丛根病性不同的4个甜菜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甜菜坏死黄脉病毒对甜菜块根细胞壁中抗氧化酶系、H2O2、木质素及羟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病毒侵染后甜菜抗病品种块根细胞壁SOD、POD活性以及H2O2、木质素及羟脯氨酸含量较未侵...
关键词:甜菜 细胞壁 生理特性 丛根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