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折裂性能

作品数:13被引量:6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佘斌王勇张磊周永胜孙玉春更多>>
相关机构:盐城工学院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国际口腔医学杂志》《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中国美容医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上颌双尖牙Ⅲ类隐裂微创修复后抗折裂性能研究
《医学信息》2020年第7期61-63,67,共4页唐海波 王频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018ZRY05)。
目的比较上颌双尖牙Ⅲ类隐裂不同微创修复后的抗折性能,探索早期隐裂牙微创治疗的可行性。方法收集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和西南医科大学附口腔医院2019年上半年因正畸拔除的72颗离体上颌双尖牙,随机分为A、B、C、D、E、F 6组,每组1...
关键词:隐裂牙 微创修复 [牙合]贴面 抗压强度 
评价不同的纤维桩表面处理方法对纤维桩修复后牙根抗折裂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年第22期1902-1905,共4页周宇红 许正龙 
目的探讨不同纤维桩表面处理方案对修复后牙根抗折裂性能的影响,并为临床口腔修复积累经验。方法选取于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行正畸拔除的33颗前磨牙作为样本。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3根纤维桩进行分组,分别设为A组(对照组)、B组(喷砂组)...
关键词:纤维桩 正畸矫正 牙根 抗折裂 
微创根管治疗对牙冠抗折裂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中国美容医学》2012年第4期640-642,共3页朱静 焦红卫 
目的:比较微创根管治疗方法与传统治疗方法对牙冠抗折裂性能影响的差异性。方法:选择成年健康男性恒磨牙50颗,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传统根管治疗方法进行处理,实验组采用CT定位、微孔开髓法进行根管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离...
关键词:微创 根管治疗 折裂 
石英纤维桩在不同缺损程度前牙修复中抗折裂性能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年第22期1780-1781,共2页陈剑声 欧阳瑾 
目的探讨石英纤维桩在不同缺损程度前牙修复中抗折裂的性能。方法选择口腔科门诊治疗的109例患者,选取其中患牙全部为牙冠严重缺损或外伤冠折的前牙共134颗,按是否运用牙冠延长术随机分为A(使用牙冠延长术)、B组(未使用牙冠延长术),每...
关键词:前牙修复 外伤冠折 牙冠延长术 石英纤维桩 抗折裂性能 
玻璃纤维桩修复不同缺损程度前牙抗折裂性能的比较被引量:28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0年第1期126-127,共2页王压冲 冯云枝 陈梅 
将离体上前牙进行根管治疗后分为4组,使用玻璃纤维桩修复后测试抗折裂强度。结果显示:牙本质肩领为2 mm组抗折裂强度较高。
关键词:残根 桩核 抗折裂强度 玻璃纤维桩 
CEREC全瓷嵌体/高嵌体固定隐裂牙后抗折裂性能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第12期1217-1218,共2页杨彦春 肖利 周继祥 
目的研究CEREC全瓷嵌体/高嵌体对隐裂牙的固定效果并测试抗折裂性能。方法将测试的离体牙分成A、B2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实验组,每组各15个,分别制备成模拟隐裂牙;其中B组用CEREC全瓷嵌体/高嵌体固定,A组用光固化树脂充填,然后在万能测...
关键词:牙隐裂 CEREC 全瓷嵌体 CAD/CAM 全冠 
口腔内科学——龋病及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
《中国医学文摘(口腔医学)》2008年第5期236-238,共3页
隔山消抑龋作用的实验研究;氟离子导入治疗牙本质敏感症的临床研究;双洞形离体双尖牙的抗折裂性能研究;两种复合树脂充填磨牙[牙合]面洞的临床效果研究;幼儿龋病与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关键词: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 口腔内科学 龋病 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牙本质敏感症 离子导入治疗 复合树脂充填 抗折裂性能 
双洞形离体双尖牙的抗折裂性能研究被引量:3
《广东牙病防治》2007年第10期459-460,共2页陈亚明 佘斌 李海如 葛建华 胥亚兰 金爱萍 
江苏省盐城市科技局立项财政专项基金项目(YK200344-5)
目的研究双洞形离体双尖牙的抗折裂性能。方法120颗完整的离体双尖牙,随机分成A、B、C、D共4组。A组为对照组,不制备洞形;B组制备耠面洞;C组制备邻颊(舌)面洞加耠面洞(以下简称双洞形);D组制备邻耠洞;B、C、D组模拟根管治疗...
关键词:窝洞制备 抗折裂性能 压力变形曲线 
不同高度和形状颈圈对根管治疗后中切牙抗折裂性能影响的体外研究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第5期339-339,共1页朱雅男 
关键词:抗折裂性能 中切牙 根管治疗后 体外研究 形状 桩冠修复 力学试验 临床意义 
离体前磨牙邻面颈部龋一种新洞型抗折裂性能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口腔医学》2006年第5期371-372,共2页陈亚明 佘斌 胥亚兰 李海如 葛建华 金爱萍 
目的对邻面颈部龋一种新洞型及传统洞型进行抗折裂负荷测试,并对新洞型与传统洞型的抗折裂性能进行比较。方法收集200颗完整的离体前磨牙,随机分成A、B、C、D 4组,A组为对照组,B组制备成牙合面洞,C组制备成邻颊(舌)面洞+牙合面洞(即新洞...
关键词:前磨牙 双洞型 邻[牙合]面洞 邻面颈部龋 抗折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