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真菌蛋白

作品数:88被引量:347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义琴孙勇如黄全生危晓薇胡新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技术创新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荞麦籽粒中抗真菌蛋白的分离纯化及抗真菌活性研究被引量:1
《天津农业科学》2022年第6期8-11,15,共5页李静舒 贺东亮 
山西开放大学校基金研究项目(SXDDKT202005)。
为了深入研究荞麦中抗真菌类蛋白质,选择荞麦品种‘晋荞2号’籽粒为试验材料,先经过筛、脱脂,然后利用缓冲液浸提、硫酸铵盐析提取籽粒中总蛋白,水浴锅中80℃下热处理去除杂蛋白,经过Resourse S阳离子交换层析和Superdex Peptide HR10/...
关键词:荞麦 抗真菌蛋白 离子交换层析 分子筛层析 抗真菌活性 
天麻抗真菌蛋白研究进展被引量:1
《北方园艺》2021年第8期131-139,共9页王彩云 侯俊 周茂嫦 徐庆祝 张翔宇 阮培均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5BAI05B03);贵州省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建设专项资助项目(黔科合服企[2020]4012);广州市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1903010008);贵州省人才基地建设资助项目(RCJD2020-21)。
天麻抗真菌蛋白是从我国传统中草药天麻中分离到的一种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的蛋白质,对许多植物病原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该研究综述了天麻抗真菌蛋白的特性、作用机理、GAFP基因克隆、表达载体构建、转基因研究等内容,以期为天麻抗真...
关键词:天麻 抗真菌蛋白 克隆 病原真菌 转基因技术 
海拔对乌红杂交天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及其酶学作用机制被引量:13
《西北植物学报》2021年第2期281-289,共9页杨婧 王传华 曾春函 王洋洋 侯云波 杨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70543);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开放基金(KF2019-06);铜仁市科技局项目(2017TRS60223)。
蜜环菌生物种和天麻的共生关系是二者侵染-消化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受到温度等环境因子的调节。为揭示海拔对天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及温度升高影响蜜环菌生物种-天麻共生关系的作用机制。该研究通过测定不同海拔栽培天麻的产量、主要...
关键词:天麻 蜜环菌 消化酶 防御酶 天麻抗真菌蛋白 
诸葛菜种子抗真菌蛋白的提取及其抑菌活性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第3期296-302,共7页张玮玮 袁素素 王财成 叶秀娟 
农业高校产学合作项目(2018N5005)
通过柱层析技术从诸葛菜种子中分离抗真菌蛋白,并采用纸片扩散法、琼脂平板稀释法和凹玻片法对抗真菌蛋白的抑菌活性和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诸葛菜种子中分离出一种分子质量约为10 ku的抗真菌蛋白,命名为Zp;经QE质谱鉴定,Zp蛋白...
关键词:诸葛菜 抗真菌蛋白 纯化 抑菌活性 稳定性 
棉花抗黄萎病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农药市场信息》2016年第21期47-47,共1页王云 
棉花黄萎病是世界棉花种植区危害最严重的真菌性病害,不仅会显著降低棉花产量而且大大降低了纤维质量。目前,我国棉花种植区一半左右面积受黄萎病影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义琴通过用蛋白提纯、测序和cD NA文...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 抗黄萎病 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 真菌性病害 发育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 纤维质量 棉花产量 
上海张江895创业营研发“会说话”的毛巾
《中国纤检》2016年第9期122-122,共1页
一块蓝色的毛巾看似普通,如果接触到污染源或者细菌代谢物,它的“脸”迅速由蓝变红——它在警告你,“慎用!我有病菌”。这便是上海张江895创业营研发的“空么”生态感应织物。如果接触到油渍、汗渍、果汁牛奶等生活污物,以及金黄色葡萄...
关键词:上海张江 会说话 病毒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蓝变 纤维复合 实验室研发 天麻抗真菌蛋白 高压碳 可持续能源 
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或可攻克棉花“癌症”
《中国纤检》2016年第9期123-123,共1页
中科院研究人员发现天麻中存在着4个抗真菌蛋白基因gafp,gafp对包括棉花”癌症”——黄萎病在内的多种真菌具有较好抗性。其中,gafp4具有最强的抑菌活性,且带有胞间质定位的信号肽可以明显增强抗性。
关键词: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 癌症 棉花 研究人员 抑菌活性 中科院 黄萎病 信号肽 
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或可攻克棉花“癌症”
《纺织科技进展》2016年第8期56-56,共1页
目前,我国棉花种植区一半左右面积都受黄萎病害影响,不仅显著降低棉花产量而且大大降低纤维质量。引发黄萎病的大丽轮枝菌,可在土壤中存活达10年以上,至今生产上没有任何有效杀菌剂,因此,培育抗病棉花品种被认为是防治黄萎病的重...
关键词: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 棉花产量 癌症 棉花品种 黄萎病 纤维质量 种植区 杀菌剂 
棉花抗黄萎病研究获得突破
《农家致富顾问》2016年第15期12-12,共1页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义琴通过用蛋白提纯、测序和cdna文库筛选等方法从天麻中克隆到一个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命名为gafp,并证明gafp对包括黄萎病在内的多种真菌具有较好抗性,进一步筛选天麻基因组文库发现,...
关键词:抗黄萎病 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 cdna文库筛选 棉花 发育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 基因组文库 afp基因 
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或可防治棉花黄萎病
《中国食用菌》2016年第4期62-62,共1页
黄萎病一直被认为是棉花的“癌症”。目前,中科院研究人员发现天麻中存在着4个抗真菌蛋白基因gafp,gafp对包括黄萎病在内的多种真菌具有较好抗性,其中,gafp4具有最强的抑菌活性,且带有胞间质定位的信号肽可以明显增强抗性。
关键词: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 棉花黄萎病 防治 研究人员 抑菌活性 中科院 信号肽 抗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