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材料

作品数:608被引量:1283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霍巍陈胜前陈淳刘未李竞恒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边疆考古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渤海早期王城考古新探
《边疆考古研究》2023年第2期174-191,共18页彭善国 安文荣 苗诗钰 
国家社科基金专项项目资助(项目批准号:17VGB013)
渤海地方政权的统治中心,按照史料文献的记载,唐玄宗天宝时期(742~756年)为显州,天宝末年徙至上京,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年)又一度迁至东京。这些记载得到了考古学的证实,已经发掘的吉林和龙西古城^([1])、黑龙江宁安上京城^([2])、...
关键词:考古学界 发掘 敖东城 八连城 显州 考古材料 史料文献 唐德宗 
家马起源与驯化的古DNA研究进展被引量:1
《边疆考古研究》2023年第2期318-333,共16页李畅 蔡大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古动物DNA视角下的丝路文化交流研究”(项目批准号17ZDA221)资助
一、引言动物的驯化作为人类发展史上最重要的转变之一^([1]),最早见于距今11000~4000年前狩猎采集者对狼的控制^([2])。到了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许多其他物种逐渐被纳入人类视野,如绵羊^([3])、山羊^([4])、牛^([5])、猪^([6])、鸡^(...
关键词:狩猎采集者 家养动物 动物考古学 地理起源 青铜时代 人类发展史 新石器时代 考古材料 
吐蕃告身制度相关问题再探究——以考古材料为中心
《边疆考古研究》2023年第2期158-173,共16页祝铭 
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公元1~10世纪青藏高原与北方草原地带的文明联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号:18CKG018)
告身制度是吐蕃时期颁行的一类褒奖措施,也是用来划分官阶的制度^([1])。告身一词在藏文中称“艺仓”(■),唐人以为吐蕃用以区分官吏高下贵贱的章饰与唐朝证明勋官等级的告身颇有些相似,故将“艺仓”译为“告身”,今人仍袭旧译^([2])。...
关键词:告身 初步印象 考古材料 吐蕃时期 藏文献 勋官 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 吐蕃传 
嫩江流域新石器时代生业方式的演变与成因
《边疆考古研究》2023年第1期40-57,共18页刘兆霖 王巍 
嫩江发源于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的中段南侧,流经松嫩平原,南下注入松花江,呈南北流向,是松花江的最大支流。嫩江流域的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以前,到目前为止,已经积累了大量考古材料。21世纪以来,由于众多典型遗址的发掘...
关键词:生业方式 新石器文化 新石器时代 考古调查 嫩江流域 文化序列 渔猎经济 考古材料 
江汉淮楚地所见越文化因素及相关问题被引量:1
《边疆考古研究》2022年第2期214-229,共16页尚如春 赵欣欣 
江汉淮地区指长江沿岸及以北的汉水和淮河流域,包括湖北大部、河南南部及安徽中南部的广大区域。该区域从楚立国至灭亡一直作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考古材料反映的楚文化内涵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越文化泛指吴越、百越在内的...
关键词:河南南部 长江沿岸 考古材料 两广地区 东周时期 江浙地区 楚文化 长江流域 
关于双塔遗址一期遗存年代的讨论
《边疆考古研究》2022年第2期86-94,共9页陈伟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中国考古研究专题”一般委托项目“新石器文化起源的中西理论比较”(21@WTK009)阶段性成果
一、双塔遗址一期遗存的发现与基本内涵双塔遗址位于白城市洮北区德顺蒙古族乡双塔村。该遗址于1960年文物普查时发现,1980年白城博物馆和吉林省文物工作队对遗址进行过调查,采集到不少陶片、石器和骨器[1]。由于遗址遭到破坏,2007年,...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早期 文物工作队 抢救性发掘 青铜时代晚期 边疆考古研究 新石器时代晚期 文物普查 考古材料 
契丹人的炊具
《边疆考古研究》2022年第2期283-297,共15页谷峤 
契丹族是一个以游牧为主兼营渔猎的草原民族,“畜牧畋渔以食,皮毛以衣,转徙随时,车马为家”[1]。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方式和肉乳为主、粮食为辅的饮食结构,使契丹人的炊具有别于汉人的锅、釜,而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本文以考...
关键词:契丹 游牧生活 考古材料 饮食结构 饮食文化 草原民族 炊具 地域性特征 
延边边墙及相关问题研究
《边疆考古研究》2021年第2期223-232,共10页卢成敢 王培新 石晓轩 于永喆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渤海都城规划布局与京府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号:15@ZH007)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龙井、延吉、图们、珲春辖区内分布着三段以土石构筑方式为主的防御设施,学界一般称之为“长城”或“边墙”。因基础考古学材料的严重束缚,学界一直缺乏对该遗迹年代及性质的明确认识,致使边墙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渤海政权 图们江流域 历史文献记载 考古材料 延吉盆地 构筑方式 防御区域 核心区 
内蒙古白音长汗遗址兴隆洼文化时期的社会空间研究被引量:2
《边疆考古研究》2020年第1期117-134,493-494,共20页刘岩 
第66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中国考古学视野下的伊恩·霍德考古学理论研究”(编号2019M660534)
空间一直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不同的考古学研究范式会以不同的视角和理念对其进行研究。文化历史考古学关注考古学文化的时空分布以及文化的地域交流[1]。中国考古学中的"区系类型"理论[2]以及以社会上层的文化交流为特征的"中国相...
关键词:兴隆洼文化 历史考古学 中国考古学 考古学文化 考古学研究 聚落形态 社会上层 考古材料 
构建旧石器时代的社会考古学——评《欧洲旧石器时代社会》
《边疆考古研究》2018年第2期367-378,共12页张萌 陈胜前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ZD152)资助
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旧石器时代考古都是最早的一段。与更为侧重区域性文化传统和适应方式的后段不同的是,它一直是全球性的研究,不论研究石器,还是研究人类化石、动植物遗存,研究问题始终放在了人类进化的总体框架内。不管是欧美、东...
关键词:旧石器时代考古学 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 奥瑞纳 社会考古学 尼安德特人 考古材料 狩猎采集者 宾福德 操作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