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文化

作品数:468被引量:2085H指数:2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朱永刚赵宾福陈发虎朱诚王仁湘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马家浜文化博物馆
《当代建筑》2024年第8期58-61,共4页 曾群 吴敏 李荣荣 马忠 冯婉垚 陈伟鹏 孙嘉秋 章勇(摄影) 
1项目背景马家浜文化因发掘浙江省嘉兴市马家浜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于太湖地区,南达浙江省钱塘江北岸,西北至江苏省常州市一带。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可知,其年代约始于公元前5000年,距今有7000多年的历史。马家浜文化及其后续崧泽...
关键词:马家浜文化 新石器文化 良渚文化 史前文化 崧泽文化 江苏省常州市 科普性 浙江省嘉兴市 
浙江省历史文化村镇数字地标时空分异规律及文化传播被引量:1
《文化产业》2024年第6期160-162,共3页吴辉 胡亚茹 
浙江省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文旅融合支撑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基于“一码一图一网”(QDI)的乡村文旅综合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编号:2021C03138。
2023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千万工程”在浙江农村实施的20周年。二十年间,浙江省探索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的乡村文化传播路径。在此背景下,现研究浙江省历史文化村镇的发展规律,以新的视角切入,依托数字地标,总结了浙江省...
关键词:文化演进 历史文化村落 新石器文化 历史文化村镇 田园诗派 地标 浙江农村 地理空间分布 
崧泽文化与太湖流域其他新石器文化的比较和互动被引量:1
《收藏》2024年第1期64-66,共3页张蓓佩 
本文以崧泽文化与太湖流域其他新石器文化的比较和互动为题,从生产方式、社会组织、宗教信仰、器物制作等方面分析了崧泽文化与太湖流域其他新石器文化的异同和差异的原因,从考古资料、文化遗产、人类学等方面探讨了崧泽文化与太湖流域...
关键词:新石器文化 崧泽文化 文化遗产 太湖流域 考古资料 宗教信仰 差异的原因 生产方式 
西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聚落考古的历史与现状
《边疆考古研究》2023年第2期41-53,共13页陈醉 田广宁 朱永刚 
吉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房址功能研究”(JJKH20220961SK);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哈民忙哈文化研究”(2023C135)的研究成果
西辽河流域,是指西辽河及其上游的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教来河、查干木伦河、乌尔吉木伦河等支流组成的水系区。该区域北抵霍林河、东达辽河干流、南临燕山北麓、西倚大兴安岭。行政区划主要包括内蒙古东南部的赤峰市、通辽市,以及辽宁...
关键词:新石器文化 考古学文化 平底器 聚落考古 夹砂陶 文化谱系 西辽河流域 西拉木伦河 
牡丹江流域新石器文化的编年序列研究
《边疆考古研究》2023年第2期54-70,共17页杜战伟 刘槃 罗英杰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项目“边疆考古与中华早期文明研究”(项目号:2022JZDZ024);四川大学“从0到1”创新研究项目(项目号:2023CX17)的阶段性成果
牡丹江流域的考古工作开展较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便有少量苏联和日本学者在这一地区进行调查活动^([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学者在牡丹江流域开展了一系列田野工作,并将该地区的新石器文化研究也逐渐推向深入。20世...
关键词:新石器文化 新石器时代文化 牡丹江流域 发掘 亚布力 河口遗址 文化序列 综合性研究 
嫩江流域新石器时代生业方式的演变与成因
《边疆考古研究》2023年第1期40-57,共18页刘兆霖 王巍 
嫩江发源于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的中段南侧,流经松嫩平原,南下注入松花江,呈南北流向,是松花江的最大支流。嫩江流域的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以前,到目前为止,已经积累了大量考古材料。21世纪以来,由于众多典型遗址的发掘...
关键词:生业方式 新石器文化 新石器时代 考古调查 嫩江流域 文化序列 渔猎经济 考古材料 
马家窑彩陶纹样及其创新设计
《黄河.黄土.黄种人》2023年第8期45-47,共3页吴让红 
陶器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已有简单粗糙的陶器,距今约两万年。随着审美意识的提升,先祖们在陶器表面进行纹样装饰,由此产生了彩陶。在众多彩陶类型中,马家窑彩陶凭借其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较高的审美价值,成为黄河...
关键词:新石器文化 新石器时代 创新设计 马家窑彩陶 纹样装饰 黄河流域 审美意识 文化内涵 
长江文化万古流
《炎黄春秋》2023年第3期53-53,共1页
随着20世纪中期以后田野考古推进到长江流域,人们逐渐意识到: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并不比黄河流域时间晚、水平低。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文化,其人工驯育稻谷的时间推定为距今七八千年;长江下游的良渚、马家浜,中游的屈家岭,上游的大溪等遗...
关键词:新石器文化 马家浜 田野考古 河姆渡文化 稻作文化 良渚 浙江余姚 黄河流域 
书讯
《大众考古》2023年第2期89-91,共3页
本书选载原思训先生本人及与合作者在科技考古、文物保护领域发表的部分文章。科技考古专题涉及碳十四、铀系、电子自旋共振测年方法和应用,以及用科学手段追溯我国陶器的起源,探索我国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的过渡时间等。文物保护专...
关键词:科技考古 新石器文化 电子自旋共振测年 旧石器文化 碳十四 文物保护 土遗址保护 方法和应用 
滔滔长江水,千年诗意浓
《党员文摘》2023年第1期10-12,共3页李雨 
长江东入海,江水奔腾不息,一如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伴随我们从过去走向未来,追寻每个人心中的诗意人生。万里长江,奔腾不息,流出了河姆渡、良渚等新石器文化,也淌出了阳刚之巴蜀、浪漫之荆楚、婉约之吴越,又汇纳了儒释道三家,造就了大江...
关键词:诗意人生 新石器文化 奔腾不息 滔滔江水 中华文明 万里长江 阳刚 河姆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