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材料

作品数:608被引量:1283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霍巍陈胜前陈淳刘未李竞恒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四川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三星堆文明的资源体系与交流网络
《新华文摘》2024年第9期56-61,共6页霍巍 
一、三星堆文明资源体系的主要构成(一)考古材料所见三星堆青铜文明的主要资源在迄今为止所发掘出土的三星堆八个祭祀坑当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当时作为“国之祭祀”使用的大量珍贵资源,主要可分为以下各类:1.青铜器和中国大地上发现的其...
关键词:三星堆文明 青铜文明 考古材料 青铜器 商周时期遗存 交流网络 祭祀坑 发掘 
汉晋伯牙弹琴图像及相关问题
《形象史学》2023年第4期183-200,共18页庞政 
两汉魏晋时期的考古材料中出现了大量的伯牙弹琴图像,广泛地分布在长江流域和西北河西地区,图像表现形式基本一致,学界一般将此类图像认定为表现伯牙弹琴的故事画面,且有学者已注意到该图像与神仙信仰的关系。1此外还有学者着重探讨了...
关键词:神仙信仰 新的认识 伯牙 考古材料 河西魏晋墓 图像表现 同类题材 河西地区 
吐蕃告身制度相关问题再探究——以考古材料为中心
《边疆考古研究》2023年第2期158-173,共16页祝铭 
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公元1~10世纪青藏高原与北方草原地带的文明联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号:18CKG018)
告身制度是吐蕃时期颁行的一类褒奖措施,也是用来划分官阶的制度^([1])。告身一词在藏文中称“艺仓”(■),唐人以为吐蕃用以区分官吏高下贵贱的章饰与唐朝证明勋官等级的告身颇有些相似,故将“艺仓”译为“告身”,今人仍袭旧译^([2])。...
关键词:告身 初步印象 考古材料 吐蕃时期 藏文献 勋官 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 吐蕃传 
从考古材料看明代茅山“九老仙都君印”钤印风俗
《中国道教》2020年第5期36-39,共4页付皓田 
“九老仙都君印”钤印的考古发现。当前考古所见的明代“九老仙都君印”印文,多为钤于江苏地区明墓出土的织物之上。根据笔者所搜集的材料来看,刘鉴墓、毕宗贤墓、常州市怀德南路明墓出土的三件织物上印文较为清晰,可以辨识;武进王洛家...
关键词:考古所 考古材料 印文 钤印 九老仙都 考古发现 明代 风俗 
汉代蝉形口琀研究被引量:8
《考古学报》2017年第1期73-96,共24页王煜 谢亦琛 
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学科前沿与交叉创新研究一般项目"(批准号:skqy201532)的阶段性成果
一绪论 在死者口中含以物品的习俗,从现有考古材料来看,至迟在仰韶文化中就已经出现。如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墓葬中有在死者口中放置贝片的情况。山东兖州王因遗址大汶口文化墓葬也发现有含石子、陶球的现象,而胶县三里河遗址大汶口文...
关键词:大汶口文化 汉代 考古材料 仰韶文化 齐家文化 崧泽文化 墓葬  
规矩三光 四灵在旁 汉代墓室中的天象图被引量:3
《大众考古》2016年第10期48-53,共6页王煜 
按照文献的记载,秦始皇陵地宫应该是“上具天文,下具地理”。根据目前对战国秦代墓葬考古的认识,始皇陵地宫可能仍是传统的竖穴土坑式,因此它只有椁室,而没有墓室。“上具天文”在椁室中如何表现,目前还没有可以直接参考的考古材料。战...
关键词:天象图 椁室 战国早期 考古材料 壁画墓 西汉晚期 马王堆汉墓 图像理论 西汉初期 四灵 
《白沙宋墓》读书报告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3年第12期182-182,共1页丁腾腾 
《白沙宋墓》所报道的考古材料主要是在河南禹县白沙镇颖东村发掘的三座宋墓,这三座墓又分别被简单称为第一、二、三号墓。三墓是在1951年秋至1952年秋之间,为配合白沙水库修建而发掘的。1953年冬至1954年中旬,宿自先生发掘成果及相...
关键词:白沙镇 宋墓 读书报告 文物出版社 1951年 1954年 考古材料 启发意义 
从新出考古材料论西藏本教丧葬仪轨的源流被引量:6
《藏学学刊》2013年第1期1-17,312,共18页霍巍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1&ZD121)系列成果之一
近年来对西藏本教的研究日渐加强,但却忽视了对本教最为重要的丧葬仪轨源流的探讨。传统观点认为西藏本教丧葬仪轨源自于西方的象雄、勃律一带,但这只是后世本教文献的记载。结合新发现的考古材料来看,早在西藏史前时代的墓葬中,便已经...
史前玉器符号学系统初论被引量:1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219-225,共7页张苹 
史前玉器从形态、图案、排列与组合等各个方面,已经构成一套完整的符号象征体系,其中孕育着古代礼制的若干因素,在史前玉器的礼仪化进程当中有着特殊的价值和意义。这套符号体系的不断发展与扩大、成型和扩张,最终为后来商周时期玉器成...
关键词:史前玉器 符号学 礼仪化 考古材料 
于阗与藏西:新出考古材料所见两地间的古代文化交流被引量:4
《藏学学刊》2007年第1期146-156,233-234,共13页霍巍 
自古以来,塔里木盆地与西藏西部地区通过不同方式不断有着频繁的物资、文化交流,过去已有不少学者通过汉、藏文献寻找线索探讨其间存在的交通路线等问题。本文依据一批新出土的考古材料,进一步结合文献加以综合研究。主要观点认为:塔里...
关键词:于阗 吐蕃 古格王国 丝路交通 密教艺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