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玉器

作品数:79被引量:215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邓聪田广林石荣传杨伯达闫亚林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固原史前玉器探究
《文物天地》2024年第11期82-85,共4页刘勇 徐海荣 
固原地区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刀耕火种,为这块土地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物。本文将对固原地区玉器进行初步归纳,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探讨玉料来源、制作工艺、社会功用,以及在中国玉文化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固原 史前 玉器 
以玉为线 赏长江流域璀璨史前文明
《重庆与世界》2024年第8期48-51,共4页杨艳 
万里长江,千年文脉。7月27日,“玉出大江——长江流域史前玉器特展”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开展,展品包括玉玦、玉璜、玉璧、玉琮、玉钺、玉人等各类长江流域史前玉器305件(组)。其中,一级文物32件,绝大多数为首次在渝亮相,讲述长江流域...
关键词:一级文物 史前玉器 玉琮 玉璜 史前文明 万里长江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玉人 
中国史前玉器材质与产地溯源的技术方法探索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2024年第S01期32-34,共3页张跃峰 丘志力 杨炯 谷娴子 郑昕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3032,41173041,42303084);博士后基金项目(2022M723577);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ZR2015DM008);广西高校有色金属氧化物电子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项目(24KFGMY-02)。
玉器在我国使用历史近万年,她见证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在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古代玉器本身兼具人文与自然两方面属性,前者涉及加工工艺、器型、纹饰等,是近年来考古、文博领域学者的研究重点,已取...
关键词:古玉溯源 技术体系 数据库 玉石之路 古玉文化交流 
小南山遗址与东北地区史前玉器的相关问题被引量:1
《考古与文物》2024年第1期93-100,共8页段天璟 高云逸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项目“边疆考古与中华早期文明研究”(编号:2022JZDZ024)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将小南山遗址出土遗存划分为小南山文化和新开流文化两种文化遗存,对二者的年代作了初步探讨。通过对查海遗址的分析,建立起兴隆洼文化及该文化玉器发展的年代标尺,为相关考古学文化年代的判定树立了参照系。继而讨论了塔布敖包遗...
关键词:小南山遗址 年代 兴隆洼文化 东北地区 史前玉器 
辽西地区史前玉器社会功能的演变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1-7,共7页曲宇蒙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23XNH087)。
用玉是新石器时代辽西地区考古学文化进程的重要特征。本文系统梳理了辽西史前玉器的出土特点与聚落现象之间的关联,认为史前玉器的社会功能经历了阶段性的变化,也存在地域性差异。辽西的玉文化传统具有连续性,但经济社会背景的变化过...
关键词:辽西 新石器时代 玉器 社会功能 
环南中国海史前玉器文化的互动
《考古学集刊》2023年第1期90-111,共22页石荣传 
相较于东北亚地区,环南中国海周围大陆与岛屿的玉器文化萌芽滞后许多,直至距今约6000年,玉器才零星出现于岭南大陆,半岛及岛屿带则更迟。新石器时代晚期,东亚内陆各区域文化互动频繁,社会格局急剧重组。此时,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明渐...
关键词:环南中国海 史前玉器 文化互动 
黑龙江地区史前玉器探索
《东方收藏》2023年第12期44-46,共3页金盼 
文章旨在探究我国东北黑龙江地区史前玉器的历史演变及其文化意义,通过系统梳理黑龙江地区的考古背景,明确了玉器分布的地理特点与时间框架。文章详细论述了史前玉器的类别与功能,分析其在不同社会结构和文化背景下的用途变迁。研究重...
关键词:黑龙江 东北地区 史前玉器 刀背山墓地 
传播史上的玉器时代:“媒介域”与华夏精神形塑被引量:1
《传媒观察》2023年第12期80-89,共10页董向慧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技术现象学视角下智能算法嵌入社会与治理研究”(22BSH001);天津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中国特色舆情理论研究——文化社会学的视角”(21YZD-08)阶段性成果。
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至夏王朝建立之前,中国存在着一个传播史上的玉器时代。玉器是史前天文观测和传播天文知识的主要媒介,后发展为神器、法器、礼器、饰器和葬器。围绕着史前玉器,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媒介域”。玉器“媒介域”发挥着记...
关键词:史前玉器 媒介域 华夏传播 
玉出红山:“以玉为器”的收藏信仰
《风流一代》2023年第33期48-49,共2页龚方件 
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红山玉石吸引了众多收藏爱好者,但关于玉石的鉴定却让众多藏友感到茫然。中国人爱玉、崇玉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史前,玉器就已经成为贯通天地、沟通神灵、彰显礼仪的核心物质载体。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释“礼”之初意...
关键词:红山文化 信仰观念 史前玉器 红山诸文化 物质载体 玉勾云形器 王国维 玉石 
史前连缀玉器的模拟实验研究
《大众考古》2023年第5期56-63,共8页张玥(文/图) 
石之美者为玉,中国人对玉的偏爱由来已久,史前玉器艺术源远流长。由于玉料资源珍贵,部分玉器在残破后,工匠会对其进行再加工,并将其缀合起来以便继续使用,后来在实用性基础上衍生为一种装饰风格,在玉文化传播方面具有指征性意义。这种...
关键词:史前玉器 缀合 装饰风格 模拟实验研究 实用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