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思·华尔兹

作品数:18被引量:7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吴征宇尚劝余宋芳刘文祥游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湖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国际论坛》《国际政治研究》《群文天地(下半月)》《世界经济与政治》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国际关系等级理论的发展趋势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第6期116-117,共2页华佳凡 孙学峰 
自肯尼思·华尔兹的《国际政治理论》出版以来,国际体,系处于无政府状态这一假定逐步为国际关系学界广泛接受。一般来说,无政府状态包含缺乏秩序与缺乏共同政府两层含义。不过随着理论研究的推进,无政府假定开始遭遇愈来愈多的质疑和挑...
关键词:无政府状态 国际政治理论 等级理论 肯尼思·华尔兹 主导国 发展趋势 秩序 
约翰·加迪斯对结构现实主义理论的借鉴与批判被引量:1
《史学集刊》2018年第3期118-128,共11页王申蛟 
美国政治学家肯尼思·华尔兹在1979年出版了《国际政治理论》一书,他所提出的结构现实主义学说改变了国际关系现实主义理论最初十分依赖历史学的局面。历史学家约翰·加迪斯在冷战史研究中所采取的视角不仅和华尔兹多有共识之处,亦多借...
关键词:约翰·加迪斯 肯尼思·华尔兹 结构现实主义 冷战史研究 
人、国家与战争:对乌克兰危机的一种理论分析
《科学.经济.社会》2014年第4期72-76,共5页吕彬 
肯尼思·华尔兹的《人、国家与战争:一种理论分析》一书是国际关系理论中对战争问题研究的一部经典著作。华尔兹在书中先后从三个层次,即个人行为、国家内部结构和国际体系对冲突与战争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与分析。人性的邪恶、国家内部的...
关键词:肯尼思·华尔兹  国家 战争 乌克兰 
战争根源的再探索:基于三种意象的层次分析方法——肯尼思·华尔兹《人、国家与战争》评介
《军事政治学研究》2013年第4期142-149,共8页周骏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因此,在理论上更加深刻、清晰地把握和认识战争的根源,是军事政治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政治理论工作者所肩负的伟大使命。肯尼思·华尔兹教授的《人、国家与战争》无疑在该领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该书全面、综合...
关键词:层次分析方法 战争 意象 评介 政治学 工作者 治理 
肯尼思·华尔兹的理论品性及其启示--反思当下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困境被引量:2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第7期48-58,156-157,共11页陈小鼎 刘丰 
肯尼思·华尔兹出类拔萃的理论品性以及结构现实主义的创造性,成功启发了过去三十多年间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路径与方向,使其能够长久地处于学术论争的中心。作者通过对华尔兹理论品性的解读,揭示了理论品性与理论创新之间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肯尼思·华尔兹 理论品性 结构现实主义 理论创新 
第三维治理机构与社会发展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56-57,共2页卢敏 
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与政府调控出现了不协调,如何平衡独立发展呢?第三维治理机构呼之欲出。其内涵、生成原则、实施主体、实施功能、最高级决策权等是第三维治理机构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第三维治理机构 福利经济学 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 肯尼思·华尔兹 
浅析肯尼思·华尔兹的《国际政治理论》
《群文天地(下半月)》2012年第12期226-227,共2页李伟伟 
在对经典现实主义等国际政治方面相关理论批判和继承的基础上,肯尼思·华尔兹在其经典著作《国际政治理论》一书中提出了新现实主义(又被称为结构现实主义),文章试图通过对《国际政治理论》这本书理解的基础上,再对肯尼思华尔兹的新现...
关键词:结构现实主义 系统 权力 无政府状态 古典现实主义 
国际关系层次分析法:起源、流变、内涵和应用被引量:10
《国际论坛》2011年第4期50-53,80-81,共4页尚劝余 
国际关系层次分析法是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国际关系层次分析法起源于国际关系理论史上的"行为主义革命",对现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国际关系层次分析法经历了曲折的演变过程,国际关系研究层...
关键词:国际关系 层次分析法 肯尼思·华尔兹 
“本性”易改 “江山”难移——从华尔兹的“结构模式”看安理会改革“四国方案”的脆弱性
《新西部(理论版)》2009年第4期61-61,60,共2页万鑫 杨伟光 
华尔兹的"结构模式"是其"结构现实主义"体系最基本且最有特色的框架,以此为分析工具观察安理会改革,"四国方案"设想虽在如何配置安理会权力格局方面构成了一种近乎"无政府状态"的争夺,但实际上"四国"等"单元""能力"的增强并未对安理会...
关键词:肯尼思·华尔兹 “结构现实主义” 安理会改革 “四国方案” 
论冷战后中日关系的变化被引量:2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22-25,共4页游博 
冷战后中日关系的发展出现了僵持局面,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形成的原因予以解读。冷战后东亚地区出现了权力结构变化,中日两个大国在同一时间、同一地区各自朝相反的方向同时崛起,使中日之间陷于安全困境状态,这是导致中日两国关系出...
关键词:中日关系 东亚地区 权力结构 国家实力 安全困境 肯尼思·华尔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