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区收割

作品数:19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刚更多>>
相关机构:宁阳县农业局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农机监理》《农机科技推广》《北京农业(上旬刊)》《农家致富顾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跨区收割机运输车辆高速费免收至年底
《中国农机监理》2020年第7期13-14,共2页穆易 
近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高速公路车辆通行费优惠预约通行服务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目前货车ETC安装和使用率以及鲜活农产品、跨区作业联合收割机(插秧机)运输车辆预约通行率较低,为保持...
关键词:高速公路通行费 鲜活农产品 运输车辆 跨区作业 有效衔接 联合收割机 插秧机 过渡期 
我和稻米有个约会
《当代农机》2018年第10期20-20,共1页杨思琪 杨喆 
"十一"黄金周,家家户户外出旅行,休闲赏秋。来自江苏省淮安市的周爱国和解阳英,开着大货车载着收割机,一路北上2 000多km来到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稻客"夫妻开启了"收稻之旅"。渐入深秋,黑土地上稻田广袤,粮食丰硕。每年都吸...
关键词:稻米 跨区收割 淮安市 江苏省 收割机 管理局 黑龙江 作业者 
观点·声音
《农机科技推广》2013年第6期12-12,共1页
李克强:粮食在地里不算丰收,收回来才是丰收6月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河北省邯郸市考察三夏麦收情况。考察途中,李克强登上一部收割机的驾驶舱,躬身和驾驶员聊天。李克强询问机手农机补贴是否到位,并对从河南跨区收割小麦到河北...
关键词:声音 农机补贴 跨区收割 河北省 邯郸市 总理李 国务院 驾驶舱 
当阳市农机户远赴东北跨区收割水稻
《湖北农机化》2013年第5期42-42,共1页王先云 
9月24日,湖北当阳市半月镇先锋村郭强等农机户,驾驶着15台联合收割机,在当阳市农机部门组织下,从当阳出发,在荆门市集结后,直奔黑龙江建三江等东北省、市,成为2013年当阳远赴东北跨区机收水稻先遣队,后续作业队伍还将分批陆续...
关键词:当阳市 农机户 跨区收割 东北 水稻 联合收割机 农机部门 跨区机收 
三代“麦客”一样情
《当代农机》2012年第7期40-42,共3页徐春光 潘月文 
麦客,原意是指“三夏”期间以替别人收割麦子为职业的人。在我国北方,由于各地麦子成熟时间的差异,一些人以当麦客挣钱。农业实现机械化后,每年都有大量收割机走南闯北跨区收割小麦,他们因和麦客有着相似点,又是用机械收割也被称...
关键词:麦子 三代 跨区收割 成熟时间 机械收割 机械化 收割机 小麦 
科学用药及时除草方法
《农家致富顾问》2012年第3期32-32,共1页
由于跨区收割和种子长途调拨以及单一使用苯磺隆除草等原因,大部分麦田杂草种群发生了变化,恶性杂草种类越来越多,发生范围越来越大。如何科学用药,达到省工省时、及时除草的效果呢?
关键词:除草方法 科学用药 跨区收割 种群发生 麦田杂草 杂草种类 发生范围 苯磺隆 
“三改二严一选择”提升除草剂麦田除草效果
《河北农业》2011年第11期36-36,共1页崔朝武 程金艳 崔丽 
小麦由于跨区收割和种子长途调拨以及单一使用苯磺隆除草等原因,大部分麦田杂草种群发生了变化,恶性杂草种类越来越多,发生范围越来越大。如何科学用药,达到省工省时、及时除草的效果。根据实践经验,提出“三改、二严、一选择”,...
关键词:除草效果 麦田杂草 除草剂 跨区收割 种群发生 杂草种类 发生范围 科学用药 
玉米苗期害虫的发生与防治技术被引量:2
《现代农村科技》2010年第21期31-31,共1页杨义宁 高连珍 冯晓霞 
近年来,由于玉米生产中的免耕、秸秆还田以及跨区收割等耕作方式的改变,玉米苗期害虫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害虫种类多、危害重,成了玉米保全苗壮苗、争高产保稳产的关键,玉米苗期害虫的防治也由原来的次要阶段上升为整个生育期的防治...
关键词:玉米生产 防治技术 苗期害虫 耕作方式 跨区收割 秸秆还田 害虫发生 玉米苗期 
中国农机规模化收割弥补粮食主产区劳动力缺失被引量:1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0年第6期7-7,共1页刘宝森 李钧德 蔡敏 
6月8日,40多名"麦客"驾驶着联合收割机在山东临沭县展开跨区域收割。至此,继河南之后,中国北方第二大夏粮主产区夏收全面展开,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这些“麦客”将继续北上,跨区收割小麦,弥补部分夏粮主产区劳动力缺口。
关键词:粮食主产区 联合收割机 中国北方 劳动力 规模化 农机 山东临沭县 跨区收割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醒跨区收割可传带小麦孢囊线虫被引量:1
《北京农业(上旬刊)》2009年第9期42-42,共1页刘刚 
小麦胞囊线虫病是影响小麦产量最重要的病害,可造成30%-90%的产量损失。该病最早于1874年在德国发现,现在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及日本等国均有发生,以澳洲、欧洲、美洲发生为重,是当地麦类作物的首要病害。该病在澳大...
关键词:小麦产量 孢囊线虫 跨区收割 种植业 农业部 产量损失 管理 澳大利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