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

作品数:1392被引量:8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孙利芳迟子建隆滟仇马思佳裘山山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作家协会安徽省雷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西北工业大学河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甘肃省财政厅资助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石鱼的夙愿
《黄河.黄土.黄种人》2025年第7期48-51,共4页陶灵 
一腊八节前夕,朋友相聚,重庆华岩寺博物馆的小黄带了些拓片送大家。这些拓片是他在渝东南做佛教文物普查时拓的。在座各位都领到了一张,最后一张是在一个老院子的柱础石上拓的“鱼化龙”,归了我。我真是大喜过望。鱼化龙是中国传统寓意...
关键词:佛教文物普查 重庆华岩寺博物馆 拓片 腊八节 
一团清明
《新作文(小学中高年级版)》2025年第4期37-37,共1页洪艺涵 赵郦菲(指导) 
腊八节里必须来一碗腊八粥,惊蛰要吃一颗爽口的大鸭梨……在中国,这样的节气、节日习惯数不胜数。众所周知,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有一半都藏在逢年过节的食物当中,正如本月迎来的清明时节,除了雨纷纷,还有小作者笔下的“一团清明”入肚来。
关键词:传统习俗 清明时节 雨纷纷 腊八节 腊八粥 
守护夕阳,“发”现美好
《民心》2025年第3期47-47,共1页李国英 
腊八节,是个洋溢着浓厚传统年味的节日,在大连市金普新区大孤山街道富港社区“惠民理发室”内,流淌着一股别样的温情。富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精心策划的“守护夕阳”驿站特色服务项目,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再次展现了温暖人心的一幕。腊八...
关键词:富港社区 惠民理发室 腊八节 守护夕阳 
跟着沈从文写美食
《作文》2025年第2期22-23,共2页刘小娥 
>>>课文回顾《腊八粥》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作者沈从文以细腻的笔触,通过小孩儿八儿的视角,讲述了腊八节这天,八儿盼粥、分粥、猜粥、看粥、吃粥的故事。故事中,腊八粥逐渐烂熟的过程,伴随着八儿跌宕起伏的心情变化,...
关键词:小学语文 生活画卷 腊八节 沈从文 课文 浑然一体 
与辽宁“老铁”一起过大年
《共产党员》2025年第4期54-55,共2页鞠肃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今年春节哪里过?来东北,到辽宁,嬉冰雪,泡温泉,“老铁”热情暖心田,男女老少喜开颜!一碗香甜软糯的腊八粥,一锅热气腾腾的腊八面,一块酱香飘逸的腊八肉,一罐碧绿鲜脆的腊八蒜,微熏着冰雪的清甜,揭...
关键词:辽宁 帝企鹅 腊八面 腊八蒜 沈阳鸟岛 腊八粥 
挥散不去的年味
《金融博览》2025年第3期86-87,共2页朱晔 
过了腊八就是年,走在街上,频繁可见拉着旅行箱匆忙赶路的行人,他们的目标大多是一个——回家过年。有句老话叫“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小时候,由于交通和通信不便,每到年前,老家就有很多父母或妻子一听到远处轮船鸣笛,就立马放下手里的...
关键词:腊八 回家过年 亲人 轮船鸣笛 交通 通信 码头 年味 
腊八节俗的文化阐释与传承启示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71-80,共10页高忠严 周晓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社会变迁中的山西古村镇公共空间记忆和文化传承研究(16BSH048);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赋能山西美丽乡村建设的机制和路径研究(2023YJ050);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三贴近一实践的民间文学教学改革研究(J20240717)。
作为农耕文明的重要产物,节日的形成与发展历经了漫长的过程,伴随着节俗的多样化,节日内涵也在不断完善。腊八节从最初的祭祀、佛教节日发展出与民众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一系列习俗活动,节俗的内容与功能由单一性向复合性发展,民俗特征...
关键词:腊八节俗 农耕文化 自然崇拜 人文关怀 传承启示 
腌腊八蒜
《创新作文(小学5-6年级)》2025年第1期20-21,共2页穆潇雨 甄姣(指导) 
腊八这天,阳光明媚,但还是带着点儿冬日的寒意。吃过热乎乎的腊八粥,奶奶说要带我进行一场特别的“冒险”——腌腊八蒜。我还没腌过腊八蒜呢,真期待!奶奶从厨房里拿出一篮圆滚滚的蒜头,每一个蒜瓣儿都很饱满,像一个个披着白色盔甲的勇士...
关键词:腊八粥 盔甲 腊八蒜 
喝碗腊八粥
《中国食品》2025年第1期81-81,共1页唐红生 
小时候总盼着过节,因为有好吃的,那是件非常开心的事。腊八节能喝上一碗香甜软糯的腊八粥,当然也在其列,以至于一直难以忘怀。腊八即腊月初八,岁终之月之所以被称为“腊月”,一曰“腊者,接也”,新旧交替之意;二曰“腊者,逐疫迎春”,祛...
关键词:祭祀仪式 腊日 腊八节 腊八粥 新旧交替 逐疫 祭祀祖先 
过了腊八就是年
《走向世界》2025年第3期38-39,共2页刘宗俊 
儿时,过了腊八才算跨进迎年的门槛。腊八在农村乡下是备受重视的,即使在那些不富足的年代也是如此。进了腊月,街上的人多了起来。农家人一年只有腊月这一段难得闲暇的时光,不用再牵挂地里的庄稼,辛苦劳作了一年,进了腊月,生产队里会根...
关键词:辛苦劳作 乡下 生产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