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市场供求

作品数:70被引量:8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贵富李文溥王泽强李宝元蔡建娜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退休年龄改革:社会观念的变革与制度实践的创新被引量:1
《社会科学文摘》2021年第12期79-81,共3页彭希哲 宋靓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20ZDA077)的阶段性成果。
我国目前的退休年龄制度安排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其后虽经部分修改仍一直沿用至今,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健康和寿命状况。时至今日,老年人口的年龄结构变动、全龄人群的健康状况改善、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和就业意愿的改...
关键词:国内经济结构 新中国成立初期 就业意愿 主要经济体 人口的年龄结构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现实情境 劳动力市场供求 
我国财政政策非线性效应研究——基于商品和劳动力市场供求结构的分析被引量:2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6年第6期25-33,73,共10页卞志村 唐燕举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物价调控的我国最优财政货币政策体制研究"(12&ZD064);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PAPD)
选取1953—2013年度数据构建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考察我国财政政策对产出增长的非线性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财政政策存在显著的非线性效应:财政政策在1958—1962、1966—1969和1977—1980年等时期具有非凯恩斯效应;在1981—2013年...
关键词:财政政策 非线性效应 数量制约模型 
异质性劳动力市场供求与就业研究被引量:1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年第2期90-91,共2页董芳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城乡劳动市场演进中贸易;就业和收入的耦合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3BJY040)
劳动力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不同素质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存在差异。本文从劳动力异质性角度出发,研究异质性劳动力的市场供求和就业问题。
关键词:异质性劳动力 市场供求 就业能力 
白人政府干预政策与南非劳动力市场供求结构的变化被引量:3
《西亚非洲》2012年第4期122-133,共12页刘兰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南非种族隔离制度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历史考察”(11BSS009)的阶段性成果
19世纪末南非面临劳动密集型的矿业和农场劳动力供不应求的严重问题。为扩大劳动力供给,南非白人政府强制推行保留地制度和流动劳工制度。然而,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面对非洲人城市化浪潮,出于种族隔离目的,南非白人政府推行家园制度...
关键词:劳动经济 南非 白人政府 劳动力市场 供求结构 
工资水平、劳动力供求结构与产业发展型式——以福建省为例被引量:17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5-13,共9页李文溥 陈贵富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扩大国内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研究"(08&ZD034);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十一五’期间我国宏观调控方式转变的问题研究"(07JJD630226);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我国二元劳动力市场的经济分析"(09YJC790166)
要素比价是决定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条件之一。改革开发三十年来,福建的经济增长严重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直至近十年,福建的产业扩张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福建制造业劳动力成本至今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它保...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供求 工资 产业结构 经济发展方式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契机——关于近年来“民工(技工)荒”现象的劳动经济学分析被引量:17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64-68,共5页李宝元 王泽强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研究"(07JZD00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从人口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战略:基于人本视角的整合研究"(08BRK002)
近年来"民工(技工)荒"现象,具有长期而深刻的人口经济转变历史根源,但主要不是一种总量性的劳动力短缺,而是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在中国经济发展特定历史阶段上的凸显,且表现出显著的区域性渐进扩散性、素质结构矛盾性以及年龄性别差异...
关键词:民工(技工)荒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劳动力市场供求 教育人力资源开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