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囊体

作品数:270被引量:1093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匡廷云杜林方陈国祥吕川根张年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秃杉素对水绵的抑制活性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24年第3期371-380,共10页孙楠 王梦雨 陈家欣 周利娟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23A1515012306)。
【目的】探究从秃杉Taiwania flousiana中提取得到的除草活性物质秃杉素(4-O-α-thevetopyranosyldiphyllin,TSC-3)对水生植物水绵Spirogyra communis的抑制活性和对其叶绿体的影响。【方法】采用乙醇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秃杉素对水绵...
关键词:植物源除草剂 秃杉素 水绵 叶绿体 类囊体 
光合作用何时出现?
《环球科学》2024年第10期14-14,共1页
科学家从采集自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蓝藻化石中,发现了来自17.5亿年前的光合作用的直接证据。蓝藻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形式,科学界普遍认为它最早出现于20亿~30亿年前,后来进化出生产氧气,或者说进行产氧光合作用的能力。在最近的一项...
关键词:光合作用 光能转化 类囊体膜 科研人员 蓝藻 叶绿素 直接证据 澳大利亚 
高温胁迫下硅添加对紫花苜蓿抗氧化系统和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
《草业科学》2024年第3期628-637,共10页赵欣 钱程 胡雅飞 李俊霖 蔡思琪 普安德 刘大林 王琳 李新娥 
江苏现代农业(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JATS(2020)446)。
硅添加对缓解植物的高温胁迫具有重要作用,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作为优质豆科牧草在高温胁迫下会严重减产,因此研究硅添加对高温胁迫下紫花苜蓿生长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对于提高紫花苜蓿产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
关键词:叶绿素荧光特性 类囊体 叶绿素含量 紫花苜蓿抗逆性 非生物胁迫 硅作用机制 牧草栽培 
植物类囊体主要膜脂及其生物合成
《植物学报》2024年第1期144-155,共12页刘潇潇 巩迪 高天鹏 殷俐娜 王仕稳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No.2023-JC-QN-0245);西安市科技计划(No.22FWQY14)。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类囊体是叶绿体中膜结构的主要成分。植物类囊体膜上分布着多种色素蛋白复合物和脂质。其中脂质成分约一半是糖脂质,主要包括单半乳糖甘油二酯、双半乳糖甘油二酯和硫代异鼠李糖甘油二酯。磷脂...
关键词:生物合成 双半乳糖甘油二酯 单半乳糖甘油二酯 磷脂酰甘油 硫代异鼠李糖甘油二酯 
叶绿体类囊体腔蛋白功能研究进展被引量:1
《西北植物学报》2024年第1期164-172,共9页侯瑾蓉 董洁 贾蒲连 姚强 付爱根 王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070269);陕西化生基础科学研究项目(22JHZ007)。
【目的】类囊体是叶绿体光合作用中光反应进行的重要场所。类囊体腔是由类囊体膜包围形成的一个狭小空间。在类囊体腔中存在多种不同的蛋白家族,包括高叶绿素荧光(high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HCF)蛋白、亲免蛋白、放氧复合物(oxygen...
关键词:叶绿体 类囊体腔蛋白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过程疑难剖析
《中学生理科应试》2023年第12期48-49,共2页邵欢欢 
光合作用过程是高考的高频考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有很多困惑,尤其是光反应过程和暗反应过程的分析是其中的难点.笔者将光反应过程和暗反应过程进行详细阐述,希望对学生有所帮助.一、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真核生物的光合作...
关键词:暗反应 光合作用过程 光反应 高频考点 类囊体膜 光合色素 真核生物 叶绿体 
用菠菜让衰老细胞“重回青春”
《知识就是力量》2023年第8期84-85,共2页王玥 魏欣(绘图) 
合成代谢是维持细胞正常功能的关键过程。一旦合成代谢的供能出现障碍,细胞就难以正常运转并开始衰老。而且,细胞内合成代谢不足是多数疾病发生的关键因素。如果能恢复受损细胞的内部供能,将有望逆转这些细胞的老化。科学家将目光转向...
关键词:合成代谢 衰老细胞 受损细胞 哺乳动物细胞 类囊体 植物细胞 正常功能 光合作用 
基于类囊体膜的光能利用和光动力学治疗被引量:1
《科学通报》2023年第10期1203-1216,共14页赵雪桐 朱华伟 张延平 李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201194,22072180);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XDPB1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BX20220333,2022M710161)资助。
类囊体膜由光合色素、脂类和蛋白质组成,是绿色植物、真核藻类与蓝藻进行光合作用光反应的主要场所.光反应包括水的光解和光合电子传递两个核心过程,前者将光能转化为电子,后者将电子转化为活跃化学能.光反应中的电子传递和氧化还原特...
关键词:类囊体膜 生物光电化学系统 生物光电催化系统 光动力学治疗 
水稻类囊体腔蛋白基因OsTLP16.5突变体的代谢组分析被引量:1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23年第4期359-372,共14页王雅利 康振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31601291);四川省科技厅重点计划项目(2020YFN0023);地方项目五粮液产学研合作项目(CXY2021ZR010)共同资助。
利用CRISPR/Cas9技术靶向编辑水稻(Oryza sativa)类囊体腔蛋白基因OsTLP16.5(Os06g0705100),使该基因编码的大部分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经筛选鉴定获得突变体ostlp16.5。对水稻突变体ostlp16.5及野生型ZH11进行代谢组检测,结果表明,有机...
关键词:水稻 OsTLP16.5基因 代谢组 光合作用 类囊体腔 
植物光合作用,可为人类治病?
《半月谈》2023年第2期66-67,共2页黄筱 郭雨祺 
一吃菠菜就体力倍增、神勇无敌的大力水手,曾是许多人儿时乐趣的源泉之一。“吃菠菜为何能力大无穷”也成了一代代小朋友好奇的问题。近期中国科学家一项新研究聚焦菠菜光合作用的“基地”——类囊体,并将类囊体成功送入动物细胞内,使...
关键词:学术期刊 力大无穷 类囊体 动物细胞 光合作用 《自然》 菠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