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感温病

作品数:11被引量:3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姚志坚李洪涛周永学韦大文董锡玑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中医学院陕西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学院大连市中医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河南中医》《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药临床杂志》《环球中医药》更多>>
相关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运用《温热病指南集》风温理论诊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被引量:5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14-18,共5页赖逸贵 李甜英 王强 叶参 范慧婕 张为 杨芳华 胡业建 
广东省中医药局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临床研究应急项目(2020ZYYJ18);阳江市科技局科研项目(社发[2018]31);阳江市科技局科研项目(社发[2018]44);广东省中医药局面上科研项目(20191381);广东省医学科学基金(A2019125);阳江市科技局科研项目(阳科通[2019]42)。
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治疗方案,为疫病的防治提供治疗思路。方法挖掘《温热病指南集》中的风温理论,并结合岭南地区的环境特点,将这一理论运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治。结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冬春季节感受风热病邪而致的...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温热病指南集 风温 新感温病 病因病机 
新感温病滥觞于《素问》被引量:1
《环球中医药》2018年第11期1740-1742,共3页郜贺 白长川 庞敏 刘淼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白长川传承工作室)[国中医药人教发(2014)20号]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开篇引用了《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所载,作为阐释温热病的依据。由《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记载可知,六气的主客加临异常可能导致"有胜则复,无胜则否"的自然规律失常,从而出现"不至而至,至而未至"的反常气候,引...
关键词:新感温病 内经 素问 六元正纪大论篇 伤寒补亡论 汪石山 
名词解释
《健康必读(乡村医生)》2011年第9期25-25,共1页
新感:感受病邪后,很快发病的,称为新感。若内有伏邪,由新感触动而发病的,称为“新感引动伏邪”。新感与伏气的区别在于:新感温病,随感随发,初起有恶风畏寒表证;伏气初起即有内热症状.
关键词:名词解释 新感温病 发病 伏邪 伏气 
“新感温病”首倡者考辨被引量:2
《中华医史杂志》2011年第3期161-164,共4页陆翔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课题:医家学术思想及诊疗经验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资助选题团队建设项目:历代医家学术思想研究(课题编号:2009FY120301)
现代大多数学者认为汪机为“新感温病”的首倡者。而在汪机《伤寒选录》中并没有发现支持这些论断的充分依据,书中既没有直接提出“新感温病”的名称,也没有明显突出这一学说的陈述。经查得知,何廉臣的《重订广温热论》对汪机《伤寒...
关键词:汪机 温病学 《伤寒选录》 
新安医家汪机学术思想浅探被引量:18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第2期101-103,共3页姚志坚 
关键词:汪机 固本培元 营卫一气 新感温病 
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考辩被引量:6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1-3,共3页李洪涛 
温病的发病类型是历代温病学家关注的重要课题。目前通常认为,温病之新感温病和伏气温病系由明代汪机首倡。文献考析表明,此说失确,并对其名实所出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温病 新感温病 伏气温病 汪机 
伏邪温病与新感温病的浅析被引量:5
《陕西中医函授》2000年第6期4-5,共2页周永学 
伏邪温病与新感温病是随着中医外感病学理论发展而产生的,认为外邪可侵入直接发病,也可先潜伏体内,过时发病。这种学说对区别温病初起的不同证候类型,提示病位浅深、病情轻重和传变趋向,确定不同治疗大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伏邪 新感 理论研究 温病学说 
温病之新感与伏邪探源─—兼对《温病学》教材(五版)中的一点商榷被引量:3
《河南中医》1996年第1期7-8,共2页董锡玑 韦大文 
本文作者用大量的、详实的材料,引经据典,旁证博引,从源到流,阐述了新感与伏邪应导源于《内经》,底定于王叔和、巢元方,命名于汪石山、吴又可,发展完善于秦之桢、沈宗淦、叶霖、刘吉人诸家的观点,以与温病学(五版教材)商榷。
关键词:新感温病 中医病机 伏气温病 温病 
汪机热病治验赏析被引量:1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4年第4期52-53,共2页徐焘 管延寿 
关键词:汪机 赏析 治验 热病 新安医学 新感温病 伏气温病 温病学说 气血学说 缪希雍 奠基人 
对中医内科学病名规范化的设想
《广州医学院学报》1993年第2期84-85,57,共3页刘端庄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它是继承历代医家的学术理论与医疗经验,并结合现在临床实践中所取得的新经验、新认识,系统地阐述内科疾病的辩证论治,理法方药的一门学科。中医病名,现就从内科病名而言。
关键词:中医内科学 中医病名 辩证论治 内科病证 理法方药 临床实践 内伤杂病 温热病 新感温病 气血津液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