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税费时代

作品数:143被引量:414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田先红任中平赵晓峰马元张静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后税费时代乡村基层治理研究范式嬗变
《农业经济》2024年第1期62-64,共3页何云婷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国际视野研究”(项目编号:21YJA710025);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国际视野研究”(项目编号:19KDB003)的阶段性成果。
后税费时代的国家体制从汲取型向给予型转变,表现为对乡村公共资源输入的政策调整,资源输入后的乡村基层治理有效性引发学界广泛关注。主流研究从乡村精英这一主体分析视角来探究后税费时代乡村基层治理困境,经历了从单一主体到多元主...
关键词:资源输入 乡村治理 主体分析 规则研究 
通过公共产品治理——后税费时代的财政转移支付与村庄公共产品不平等
《复旦公共行政评论》2023年第2期117-145,共29页李雪 肖唐镖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研究(项目编号:19BSH04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06年我国取消农业税后,国家失去了以往通过收取农业税费建立的与农民的制度化联系,不少学者据此认为国家在农村的权力因而下降。本文通过考察财政转移支付与村庄公共产品供给的关系指出,国家通过转移支付资金“反哺”农村,国家在农村...
关键词:取消农业税 公共产品 治理 财政转移支付 不平等 
后税费时代“国家-中间地带-农民” 三重互动模式研究——以鄂北L村为例
《政治人类学评论》2022年第2期1-64,I0005,355-359,共70页王东 
在以国家反哺农村为主要特征的后税费时代背景下,由于国家直接与单个农民互动的成本过高,加上农民自身缺乏独立承接国家资源的能力和条件,因而制度运作成本的约束和农民主体的先天不足,决定了国家与农民之间的互动离不开“中间地带”的...
关键词:“国家-农民”关系 中间地带 乡贤治村 政党统合 乡村共同体 
后税费时代我国乡村治理的演进与内涵——以2004—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为例被引量:2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23-30,共8页尹小恩 
以2004—2019年16份中央一号文件为考察文本,系统分析了21世纪以来我国乡村治理产生的背景、历史演进路径以及主要内涵。依据不同时期我国“三农”战略目标的转换,将乡村治理划分为农业税费改革、城乡统筹、农业现代化建设、乡村振兴等...
关键词:后税费时代 中央一号文件 乡村治理 
乡村治理中的修昔底德陷阱——后税费时代豫东农村的民族志考察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6-15,共10页澜清 
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哈尼族聚居区多元宗教和谐共存的微观分析》(项目编号:11YJC73003)
取消农业税后村庄治理的状况是近年来学界关注的一个话题,论者多认为税改给村庄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指出“汲取-悬浮”框架存在的不足,提出财政-治理二维模型。其次,在对豫东某村的田野调查进行分析之后,本文认为当前...
关键词:税费改革 修昔底德陷阱 村庄治理 
后税费时代农村地权冲突行为主体的内在逻辑分析
《社会科学论坛》2019年第1期243-254,共12页黄鹏进 
2017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农村土地产权认知中的圈层结构:理论建构及其意义阐释>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17NDJC296YB;2016年度杭州市社科规划人才培育计划专项课题<农地制度变迁视域下农村土地产权认知结构善变及其内在规律探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6RCZX23
该文以浙江D镇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地权冲突事件为例,分析了土地产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内在行为逻辑。研究表明,当前无论是基层政府、村级组织、村民小组还是普通村民,这些土地利益主体都有着参与分享农民土地利益的行为面向。具体而言,...
关键词:土地产权 地权冲突 主体 产权制度 行为逻辑 
共治到离治:后税费时代下农村新型社会组织的治理研究——基于“赣州模式”的实证调查被引量:2
《理论月刊》2019年第1期129-137,共9页许龙飞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华南农村社会治理中农民合作的公共性重建"(15BSH102);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自主科研资助项目(181056)
当前各地正在实践与探索的新型社会组织建设为农村基层治理开辟了新途径,闻名全国的"赣州模式"率先实现了传统民间组织的成功转型。基于对赣州两乡镇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的实证调查,后税费时代下农村新型社会组织经历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
关键词:新型社会组织 农村理事会 共治 代理人 
后税费时代乡村治理问题与治理措施——基于文献的讨论被引量:31
《农业经济问题》2018年第6期117-128,共12页吴蓉 施国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移民工程的跨学科研究”(编号:13&ZD172)
伴随农业税费的取消,我国乡村由农业税费时期进入后税费时代,然而乡村治理却出现了新一轮的问题。基于文献,本文梳理出后税费时代基层政权面临治理资源内卷化、公共服务缺位化、驻村干部离村化等问题;基层组织面临制度运行形式化、干群...
关键词:乡村治理问题 乡村振兴战略 基层政权 乡村基层组织 农民 
从“资源传递”到“在地治理”——精准扶贫与乡村重建被引量:17
《文化纵横》2017年第6期66-73,共8页荀丽丽 
近年来,成为国家政策重点的"精准扶贫",实际成为了后税费时代中国政府重塑乡村社会的重要抓手。税费改革带来了一个没有预料的政策后果,即国家权力在村级社会的逐渐淡出,某些乡村地区的治理出现了倒退现象。而精准扶贫的全面实施,实际...
关键词:乡村社会 扶贫 治理 资源 政策重点 国家权力 后税费时代 政府重塑 
后税费时代农村土地利益的平衡——以农民土地财产权保障为中心被引量:2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32-39,共8页何真 
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四川省民族自治地方推进政府治理与社会治理良性互动的法律机制研究"(SC15FZ00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民族自治地方推进政府治理与社会治理良性互动的法律制度研究"(2015SZYQN63)
在后税费时代国家赋权、地方政府和村社组织让利、农民增权的农村土地利益分配的理想格局中,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是其应有之意,但农村土地利益的不断增长,刺激了国家、地方政府、村社组织、农民对土地利益的激烈博弈。由于国家多重土地...
关键词:后税费时代 农村土地利益 农民土地财产权 利益平衡 《物权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