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法学

作品数:112被引量:466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吕世伦高中蔡宝刚陈金钊王新举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作为文学的法律”思潮及其作用
《吕梁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67-72,共6页王艺洁 
“法律与文学”运动是后现代法学的几个流派之一。“作为文学的法律”是该运动的重要思潮,主要研究立法文本的解释和法律话语的叙事,但后者更具研究价值。作为一种后现代法学思潮,“作为文学的法律”极具后现代特征,主要体现在法律叙事...
关键词:作为文学的法律 “法律与文学”运动 后现代法学 
法律定义的意义诠释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0年第5期209-209,共1页陈金钊 
自由法学、现实主义法学及后现代法学等反基础思潮,从质疑法律定义开始,用个性、特殊性否定法律的一般性、独立性、体系性等法律特征;用政治、社会、经济等关联因素破解法的自主性,进而推演出法治的不可能性。在对法律不确定的论证中,...
关键词:后现代法学 现实主义法学 明确性 法律定义 自由法学 关联因素 意义诠释 独立性 
重提后现代:后现代法学理论的中国化演进与发展被引量:1
《江汉论坛》2020年第6期123-131,共9页刘瑞瑞 刘志强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基地研究项目“基于全球营商环境报告的上合相关国家法律风险研究”(19SHJD001)、“基于法治指数的一带一路国家金融法律风险识别及对策路径研究”(CNSC017021)。
后现代法学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被引进后便在国内迅速掀起了研究高潮,形成了持续20余年的独特的学术景观,不仅丰富了法律话语,激发了法学研究的活力,也增强了理论法学研究的反思意识、问题意识与本土意识。对后现代法学智识资源及其中...
关键词:后现代法学 后现代理论 法律与文学 
后现代法学———为法治探索未来
《读天下(综合)》2017年第22期262-262,共1页弋欣可 
西方后现代法学可以追溯到后现代主义的哲学方法的出现,而这也是20世纪西方法律传统危机所带来的深层次的思考。从客观上来看,后现代法学向传统法学理念提出了挑战甚至是威胁。立足于后现代法学的发端、思想以及社会背景,试着从后现...
关键词:后现代法学 法治探索 后现代主义 
边缘与前沿:当代法学背景中的环境法学被引量:19
《政治与法律》2016年第10期2-14,共13页侯佳儒 王明远 
"台达教育与环境基金会中达环境法学者计划"资助
借助"边缘"与"前沿"两个概念,能清晰阐明环境法学的学科地位、其与传统法学的关系及其理论范式的特征。环境危机是环境法学兴起的直接动因,当代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整体现代性危机及其"后现代转向"是环境法学兴起的知识背景,环境法学的...
关键词:环境法学 边缘学科 前沿学科 交叉学科 后现代法学 
论法学与非理性关系的嬗变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125-130,192,共6页王新举 
法学与非理性的关系如同法学与理性的关系一样紧密,只不过非理性一直是作为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法律改造的对象而存在的,虽然在与理性的矛盾斗争中,曾有过短暂的突起,但却又遭受到绝对理性主义的牵连,后现代法学在致力于解构理性法学根基...
关键词:非理性 非理性法学 反非理性 后现代法学 
现代法学的形成理路
《雪莲》2015年第8Z期128-128,共1页万峣 
现代法学的形成从1917年至今,由于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社会的认识更加深刻,两次世界大战的冲击、后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和社会问题的日益增多,使得法律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在发生变化。法学思想不会一成不变,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
关键词:现代法学 形成 后现代法学 
浅议西方现代法学的发展
《雪莲》2015年第7Z期140-140,共1页万峣 
法学思潮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开始出现萌芽,历经西欧中世纪和近代资产阶级重要时期的探索,发展到现代法律学说和思想,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现代化的趋势之下,法学家对法学的探索更加趋于多元化,现代法学不断发展,甚至出现了后现代的法律...
关键词:现代法学 当代法学 后现代法学 法学理论 
决策行为“于法有据”的法之塑造被引量:3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89-96,147,共9页陈金钊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重大项目"法律方法理论研究"(10JJD820008)阶段性成果
后现代法学对法律与法治所采取的"揭弊"式作业,指出了法律的不确定性、意义的流动性以及法治的不可能性。这种对所谓真相的"揭弊",一方面影响了人们对法治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激起了人们探寻法治实现思维路径的热情。在对各种"揭弊"的回应...
关键词:法律推理 法治 法律思维 后现代法学 法律解释 
生态文明与法治文明的通约及融合
《清华法治论衡》2015年第1期151-165,共15页徐忠麟 
法治文明是一个国家实行法治的状态和程度所体现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和象征。生态文明作为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强调人与自然以及建立在自然基础上的人与人的关系...
关键词:法治文明 生态文明 通约 制度文明 人与自然 生态现代化 法学理论 后现代法学 制度红利 现代化理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