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活动特征

作品数:37被引量:492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袁道阳何文贵张培震刘兴旺张波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更多>>
相关期刊:《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地震工程学报》《地震地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河西走廊西端文殊山南缘断裂新活动特征
《地震工程学报》2024年第6期1395-1404,共10页刘兴旺 姚赟胜 朱俊文 赵晓明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09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2246)。
文殊山南缘断裂为新发现的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嘉峪关—文殊山隆起带南侧的一条活动断裂,研究其活动特征对完善区域构造图像、认识地区地震危险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根据遥感影像解译、野外地质调查、航空摄影测量,结合年代学测试,对断裂...
关键词:河西走廊 嘉峪关—文殊山隆起 活动断裂 滑动速率 全新世 
鄂中盆地远安断裂的新活动特征及地震地质意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2022年第2期240-242,共3页赵彦旭 郭太堂 张予川 郅红魁 谢佳兴 
扬子克拉通与秦岭褶皱系以城口—襄樊—广济断裂分界,主要包括江汉盆地以西的鄂西、鄂西南和湘西北等地。咸丰—鹤峰以北基底由川中式崆岭群和神农架群组成,以南为江南式冷家溪-板溪群基底。前人研究结果表明,扬子克拉通的盖层褶皱变形...
关键词:鄂中盆地 远安断裂 新活动特征 地震地质意义 
鄂中盆地远安断裂的新活动特征及地震地质意义被引量:1
《地震研究》2021年第4期607-612,共6页殷娜 余中元 石砚斌 付国超 
河北省地震动力学重点实验室项目(FZ20220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ZY20180204);青藏高原第二次科学考察项目(2019QZKK0901)联合资助.
鄂中盆地地处稳定的扬子克拉通内部,但近年来陆续有中等强度地震发生,其孕震机理和发震构造备受关注。通过高密度电法勘探和野外地表地质调查方法,研究了鄂中盆地远安断裂的新活动特征。结果表明:远安断裂在第四纪早期构造变形强烈,运...
关键词:鄂中盆地 远安断裂 新活动特征 地震地质意义 扬子克拉通 
甘加盆地西缘断裂带发现新活动证据被引量:2
《地震工程学报》2021年第5期1045-1053,共9页陆诗铭 王爱国 文亚猛 张波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020IESLZ02)。
甘加盆地位于西秦岭北缘断裂带西端,盆地西缘发育了三条近南北向的断层(东支、中支、西支),表现为西高东低的弧形地貌阶梯带。基于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解译、地质地貌调查、UAV航拍测量、剖面清理与14C测年等工作,对甘加盆地西缘断裂...
关键词:甘加盆地西缘断裂带 断层新活动特征 西秦岭北缘断裂 右旋逆冲 
甘肃北山南缘俄博庙断裂的新活动特征及活动速率被引量:5
《地震地质》2020年第2期455-471,共17页张波 何文贵 刘炳旭 高效东 庞炜 王爱国 袁道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0222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503206)共同资助。
通常认为甘肃北山是构造稳定区,不发育活动断裂,近年来新发现的俄博庙活动断裂挑战了这一传统认识,深入研究该断裂的新活动特征和活动速率,对于重新认识北山地区的新构造活动以及青藏高原和阿拉善块体的相互作用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文...
关键词:俄博庙断裂 甘肃北山 左旋走滑 金塔盆地 青藏高原 阿拉善块体 
临泽断裂新活动特征初步研究被引量:5
《地震研究》2019年第1期120-132,I0002,共14页庞炜 何文贵 张波 
中国地震局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1408023);中国地震局震情跟踪定向工作任务(2019010212;2018010203);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科学技术基金(KJ17010)联合资助
临泽断裂在地貌上可见3条断层陡坎,总体走向NNW,最长约8 km,东侧和中间陡坎主体倾向E,西侧陡坎倾向W。①利用差分GPS对3条断层陡坎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发现临泽断层陡坎较低,局部发育多级断层陡坎,坡角较缓,高度几十厘米至1米多;②在临泽...
关键词:临泽断裂 榆木山断裂 古地震 陡坎形态 差分GPS测量 
郯庐断裂带淮河南到女山湖段晚第四纪以来的新活动被引量:13
《中国地震》2017年第1期38-45,共8页姚大全 郑海刚 赵朋 杨源源 王行舟 缪鹏 陶月朝 方震 李军辉 王俊 汪小励 
安徽省公益性地质项目"郯庐断裂带(安徽段)重点地段第四纪新活动及介质速度结构探查评价"(2015-g-25);中国地震局"郯庐断裂带三维地震构造分段模型与地震预测"研究专项(TYZ20160101)共同资助
以郯庐断裂带淮河南到女山湖段晚第四纪以来是否具有新活动为主要研究目标,通过遥感影像资料解译及地表反复调查,选择构造地貌显著地段开挖探槽,识别和记录其变形形态,分析其活动习性,定向采集新活动变形物质,在保持原态基础上磨制定向...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 淮河南-女山湖 晚第四纪 新活动特征 
龙门山断裂南段天全段的新活动特征与1327年天全地震的关系被引量:7
《地震地质》2016年第3期546-559,共14页梁明剑 陈立春 冉勇康 王虎 李东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72179;41372218);中国地震局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1408014)共同资助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之后,仅过5a时间,2013年在汶川以南的芦山发生了7.0级地震,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地震危险性成为关注的热点。通过地震地质调查和古地震研究,发现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双石-大川断裂(芦山地震震区以南段)在全新世有过...
关键词:1327年天全地震 历史地震 龙门山断裂带南段 发震构造 双石-大川断裂 
维西—乔后断裂新活动特征及其与红河断裂的关系被引量:79
《地质力学学报》2016年第3期517-530,共14页常祖峰 常昊 臧阳 代博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2204);地震行业专项(201108001);中水顾问集团科技项目(GW-KJ-2011-10)
根据野外调查结果,重点阐述了维西—乔后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并对其与红河断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分析。维西—乔后断裂对晚新生代盆地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右旋走滑特征明显,沿线山脊和河流表现为同步右旋位错。德胜和长邑南探槽揭...
关键词:维西—乔后断裂 川滇块体 晚第四纪 右旋走滑运动 滑动速率 
郯庐断裂带嶂山段探槽古地震研究被引量:3
《国际地震动态》2015年第9期52-52,共1页杨源源 姚大全 赵朋 郑海刚 疏鹏 
为揭示郯庐断裂带在嶂山段的新活动特征,在该段进行了构造地貌调查与古地震探槽开挖.嶂山段位于宿迁晓店镇至井头乡一带,段落长约7km,走向NE10°,倾角60°~80°.该段为郯庐断裂带F5断层通过地段.以梁庄为界可分为南北两亚段,北亚段沿...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 古地震 探槽 新活动特征 构造地貌 更新统 白垩系 断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