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华人

作品数:389被引量:428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曾玲汤锋旺孟庆梓张钟鑫陈松岑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暨南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高校服务海西建设重点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世界民族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从华校校歌的演化看新加坡华人身份建构——基于校刊文献的视角
《世界民族》2024年第3期88-99,共12页易淑琼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东南亚华文文学史料专题研究、分类编纂及数据库建设”(22&ZD272)之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战以后,东南亚各殖民属地的华校创办开始勃兴,不少华校制作出富于诗性的校歌,校歌歌词呈现出古风浓郁的传统抒情审美特质,亦具椰风蕉雨的在地风情,同时传达出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传统人文价值观。本文以新加坡华校为个案,以华校纪念刊...
关键词:新加坡 传统华校 “特选学校” 校歌 华人身份 
从“马来化”“英化”到“再华化”--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加坡土生华人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3
《世界民族》2021年第3期89-100,共12页张晨怡 
国家民委委托课题“新时代中国边疆民族治理理论研究”(2019-GME-064)阶段性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疆域最终奠定的路径与模式研究”(15ZDB028)资助。
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加坡华人社会经历了一个从“马来化”“英化”到“再华化”的过程。新加坡华人的“再华化”不仅是关乎文化的,也是关乎政治的。在文化方面,主要表现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追寻,具体包括华语运动的滥觞和儒教复兴运动的...
关键词:新加坡华人 马来化 英化 再华化 
中西文化交汇与新加坡儒教复兴运动的兴起被引量:1
《世界民族》2020年第2期117-126,共10页张晨怡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西文化的交互作用下,在新加坡华人社会兴起了一场规模浩大的儒教复兴运动。新加坡儒教复兴运动虽明显受中国本土的孔教运动影响,但与康有为试图借助政治的力量将孔教定为国教不同,新加坡儒教复兴运动走的是民间化...
关键词:新加坡华人 儒学 儒教 再华化 文化认同 
20世纪前期新加坡华人会馆学校社会经济史研究——基于潮州公立端蒙学校经费的分析被引量:3
《世界民族》2014年第4期85-93,共9页汤锋旺 李志贤 
CSC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的资助;为访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成果
会馆学校经济形态及社会效益是20世纪前期新加坡华人社会经济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当时殖民地社会背景下,会馆承担着发展所属社群教育事业之职责,会馆办学遂成为新加坡华人社会兴办教育的主要形式。会馆学校承载了殖民时期新加坡华人社...
关键词:新加坡华人 会馆学校 社会经济史 端蒙学校 经费 
从文学视角看当代新加坡华人的文化与社会变迁被引量:1
《世界民族》2010年第1期61-69,共9页郭惠芬 
关键词:新加坡华人 中国文学 华人文化 社会变迁 华人群体 六七十年代 民族国家 主体民族 
是历史巧合抑或是互动模式?--中国两次社会变革与新加坡华人的回应被引量:2
《世界民族》2009年第3期51-61,共11页李元瑾 
关键词:社会变革 新加坡华人 中国 巧合 历史 回应 经济力量 政治领袖 
持续和变迁——人口统计中反映的新加坡华人宗教信仰的变化被引量:10
《世界民族》2000年第3期45-52,共8页袁丁 
关键词:新加坡 华人 宗教信仰 持续 变迁 各种宗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