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旦

作品数:1191被引量:20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宾蕾郑慧萌张丽芬余斌张保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戏曲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海南省文化艺术学校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京剧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艺不压身 博采众长——毕谷云老师专访
《中国京剧》2025年第2期54-58,共5页毕谷云 金喜全 
金喜全:毕老师,您好!请您谈谈培养旦行演员,剧目学习上应该怎样科学选择?应达到什么水平?毕谷云:简单地说起码要达到正规剧团一般演员的水平了。青衣名副其实就是重唱,唱得好也够了。花旦就是重做,做得好嗓子差点也过得去。武旦就甭说了...
关键词:旦行 重唱 青衣 博采众长 武旦 花旦 名副其实 剧团 
行当·人物·戏曲观——从“花衫”行当看王瑶卿的戏曲观
《中国京剧》2022年第7期36-41,共6页樊保玲 
王瑶卿创立花衫行当,不仅使青衣突破行当束缚,成为一个可以和生行并驾齐驱的行当;而且倡导唱、做兼重,戏、曲并行,代表着戏曲的戏剧化倾向,改变了京剧艺术的传统以及人们对戏曲的赏玩方式。王瑶卿对提高人物表现力具有浓厚的兴趣,其在...
关键词:王瑶卿 花衫 戏曲观 青衣 京剧艺术 行当 花旦 表现力 
京剧容妆的“幕后”与“台前”被引量:1
《中国京剧》2021年第12期64-65,共2页唐悦 
京剧后台分为"五箱一桌",只有让"五箱一桌"与演员更好地配合,才能体现出"一棵菜"的精神,才能把最亮的一面呈现在舞台上。一、"幕后"就传统戏来说,无论服、化、道、盔,"起东西"都是件很繁重需多次重复的工作,即便这样,我也要做到每场演...
关键词:京剧 传统戏 青衣 花旦 主观意识 容妆 幕后 万无一失 
唐禾香戏曲(花旦)艺术传承名师培育工作室开展丰富活动
《中国京剧》2021年第2期94-94,共1页高翔 
上海市戏曲学校唐禾香戏曲(花旦)艺术传承名师培育工作室成立于2020年4月,主要开展戏曲专业方面的高技能艺术人才培养、艺术传承与创新以及艺术交流等工作。自成立至今,工作室已组织学员参加各类学习讲座、培训论坛等十余次,做到了周周...
关键词:工作室 艺术交流 艺术传承 网络平台 戏曲学校 艺术人才培养 名师培育 戏曲专业 
追忆著名武生赵鸿林
《中国京剧》2020年第6期24-26,共3页张金华 
梨园界大名鼎鼎,曾享誉京、津、沪的大武生赵鸿林先生生于1900年,7岁拜侯俊山(艺名"十三旦")为师,学习梆子花旦,曾用艺名"小十三旦"。他15岁时改学武生,拜韩瑞安为师,曾得尚和玉指点,署名"松雪馆主"。18岁那年,他以一出《神亭岭》唱响...
关键词:尚和玉 侯俊山 武生 赵鸿 孙策 花旦 艺名 
许翠启示录
《中国京剧》2020年第4期12-14,共3页翁思再 
16年前,在孙毓敏携徒于上海举行的一次汇演中,我第一次见到许翠的表演,她把一个小花旦的角色演得具有艺术风骨,足见其少年老成。当时她才二十几岁,已经是中国京剧院的台柱。如今许翠已经成为戏曲院校的一名管理者,还不时领衔剧团演出。...
关键词:中国京剧院 戏曲院校 孙毓敏 陈三两 典型性格 花旦 耐看 启示录 
“明霞荀艺闻九天”——荀派名家熊明霞的艺术之路
《中国京剧》2020年第2期28-33,共6页张国春 
2020年新年伊始,位于长江之滨的三峡明珠城市宜昌刮起了京剧荀派艺术的旋风。为隆重纪念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荀慧生先生诞辰120周年,中共宜昌市委宣传部、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了"荀艺留香薪火相传"京剧展演及系列纪念活动。1月4日、5...
关键词:上海京剧院 荀慧生 京剧团 艺术之路 荀派 当家花旦 纪念活动 长江之滨 
浅谈王瑶卿的京剧教育思想
《中国京剧》2020年第1期69-71,共3页孟高峰 
王瑶卿是中国京剧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更是卓越的教育家。为京剧艺术的发展和京剧人才的成长壮大竭尽了毕生心力,做出了卓绝贡献。王瑶卿敢于冲破陈规戒律,向更新、更高的艺术境界攀登。他能冲...
关键词:王瑶卿 中国京剧 艺术的发展 刀马旦 青衣 承前启后 花旦 成长壮大 
我如何演戏(六)——“一赶二”的《勘玉钏》(下)
《中国京剧》2018年第6期72-75,共4页孙毓敏 
后饰韩玉姐是纯花旦。为了展示演员的多才多艺,苟先生和周信芳、马连良等前辈,均创造了不少“一赶二”“一赶三”或“一赶四”的戏,一人连演数角,塑造各类不同性格的角色。那么,第二个角色韩玉姐是如何上场的呢?先说扮相,穿裙子...
关键词:《勘玉钏》 演戏 周信芳 马连良 花旦 演员 
剧坛“能派”芙蓉草
《中国京剧》2018年第5期36-40,共5页甄光俊 
京剧表演艺术家赵桐珊(1901-1966),乳名久林,学名桐山,后改桐珊,号醉秋,艺名芙蓉草。因为他在戏台上梆子、京剧的青衣、花旦无所不演,老生、武生、小生、花脸无不兼能,所以被业内同仁誉之为“能派”(无所不能之意)。
关键词:京剧表演艺术家 剧坛 赵桐珊 梆子 戏台 青衣 花旦 老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