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文学研究

作品数:370被引量:29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登翰袁勇麟饶芃子颜敏陈辽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社会科学院厦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务院侨办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第三元”的华文文学研究——黄万华教授访谈
《华文文学》2025年第1期64-70,共7页章妮 黄万华 
黄万华教授从中华民族文学的整体观出发,由沦陷区文学研究而渐次深入台湾地区、香港地区文学,并逐步拓展至东南亚、美国与欧洲等地区华文文学的探索。他数十年的学术写作和研究成果卓著,是华文文学研究领域的一棵常青树。本访谈以研究...
关键词:黄万华 华文文学 研究历程 生命整体意识 第三元 
公仲先生的学术精神和学者品性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24年第4期65-66,共2页李洪华 
在中国当代文学尤其是华文文学研究领域,公仲先生都应该是一位格外值得钦敬的学术前辈。从1954年第一次发表文学评论开始算起,公仲先生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已整整70载。无论是在思想解放的新时期,还是于继往开来的新时代,他始终都以矫健的...
关键词:文学评论 中国当代文学 学术研究工作 华文文学研究 思想解放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学术精神 人格魅力 
“现代化叙事与文明新形态:汕头大学中国现代文学暨第七届华文文学研究高端论坛”现场撷英
《华文文学》2024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汇多元精髓 筑文明新韵--“现代化叙事与文明新形态:汕头大学中国现代文学暨第七届华文文学研究高端论坛”综述
《华文文学》2024年第5期124-128,共5页詹晓宁 
2024年3月9日至10日,汕头大学文学院与《华文文学》编辑部共同举办了“现代化叙事与文明新形态:中国现代文学暨第七届华文文学研究高端论坛”。世界华文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艺学等专业的近百名学者齐聚一堂,以前瞻性眼界审视与展...
关键词:世界华文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华文文学研究 《华文文学》 跨文化视野 新韵 汕头大学 现代化叙事 
沈庆利:《华文文学谱系与家国想象》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24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华文文学谱系与家国想象》(文化艺术出版社2024年9月版)荟萃了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沈庆利教授近年来关于海内外华文文学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借助于西方文学中的谱系理念,聚焦海内外华人作家和文人知识分子的文化中国话语流变及其对华...
关键词:华文文学研究 家国想象 文化寻根 文学谱系 文化艺术出版社 话语流变 海内外华人 西方文学 
跨越世界的文化方舟,连接海内外文学参照——江少川华文文学研究与《红杉林》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2024年第3期213-215,共3页 
非常感谢邹建军教授发起关于江少川学术思想研讨会,也很感谢余仲廉先生的大力支持!犹记得2004年我们多位作家参加世界华文文学大会,与江少川教授在山东相遇,结下了不解之缘。20年来,江教授与我亦师亦友。他不仅与我导师黄曼君先生同属...
关键词:世界华文文学 学术思想研讨会 江少川 黄曼君 华文文学研究 邹建军 陈老师 亦师亦友 
开拓、深耕与奠基:刘登翰教授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24年第2期22-28,共7页高鸿 
刘登翰教授以敏锐而理性的前瞻性思考和实践,在世界华文文学领域做出卓著的贡献。从台港澳文学转身到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又从华文文学到区域文化的研究,不断开拓学科研究边界,深耕学科厚土,以跨界的视角持续撰文,探讨学科发展建设和理...
关键词:刘登翰 跨界书写 理论建构 公共情怀 华文文学研究 
四气合璧,华彩照程——曹惠民的台港澳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华文文学》2024年第3期106-111,共6页赵庆庆 
曹惠民是台港澳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名家和大家,其研究特色可归结为“四气”,即底气大气、锐气和灵气。底气源自其深湛的学养和原典实证的精神,大气源自其开阔的学术视野和胸襟,锐气源自其敏锐的学术先觉和责任,灵气源自其为学为文的细心...
关键词:曹惠民 台港澳海外华文文学 “四气” 整合兼容 多元共生 
“新文科”视域下的海外华人/华文文学研究
《华文文学》2024年第2期5-11,共7页张宝林 
海外华人/华文文学是一种跨语种、文化、媒介、族群、国籍和区域,兼具在地性和中国性的世界性文学现象。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对其展开研究,中文和外语两个学科的学者既需直面这一研究领域长期存在的窘境,努力突破学科壁垒,构筑学术...
关键词:“新文科”建设 海外华人文学 海外华文文学 
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比较文化新视野——黄万华《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启示
《中国比较文学》2024年第1期263-267,共5页张福贵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鲁迅的文化选择对百年中国新文学的影响研究”(批准号:19ZDA26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文化融合发展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建构”(编号:2022CXTD02)的阶段性成果。
很长时间以来,世界华文文学的学科属性始终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人们在探讨其生成和发展流脉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从纵向的视角辨析和概括其所具有的中国文学的全部特征。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本质性的判断,具有无数的文学史个案和文学发展...
关键词:世界华文文学 百年海外华文文学 生成和发展 学科属性 新视野 本质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