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林

作品数:37被引量:1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美国文学精神诉求中国文人英语文化意识英语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陇东学院学报》《甘肃高师学报》《天水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文科”视域下的海外华人/华文文学研究
《华文文学》2024年第2期5-11,共7页张宝林 
海外华人/华文文学是一种跨语种、文化、媒介、族群、国籍和区域,兼具在地性和中国性的世界性文学现象。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对其展开研究,中文和外语两个学科的学者既需直面这一研究领域长期存在的窘境,努力突破学科壁垒,构筑学术...
关键词:“新文科”建设 海外华人文学 海外华文文学 
“乡村病毒”与美国小说《大街》——“随中外名著看乡村”之一
《博览群书》2023年第9期47-51,共5页张宝林 黄婧玫 
很难想象,在印刷文化尚不足够发达的20世纪初叶,一部文学作品出版当年就被重印28次,销售近20万册,几年之内销售量达到200万册。也很难想象,一部文学作品面世之后虽遭到尖锐批评和猛烈攻击,但被争相购买、一睹为快。美国小说家辛克莱·...
关键词:印刷文化 中外名著 出版史 文学作品 尖锐批评 20世纪初叶 销售量 乡村 
被邹韬奋观察比较的美苏两国——“当‘外国’遇上中国文人”之三
《博览群书》2023年第3期14-17,共4页王如花 张宝林 
随着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爆发,曾经备受追捧的资本主义制度设计大幅失去了吸引力。与此同时,经过十月革命洗礼的苏联,在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后,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政治成就,从世界各国中脱颖而出。当时的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夹缝之中,...
关键词:第一个五年计划 出路问题 邹韬奋 关注焦点 经济危机 中国知识界 黑暗统治 时代语境 
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必要性及策略
《甘肃教育》2023年第5期35-38,共4页王茹花 张宝林 
西北师范大学2021年度新文科建设项目“提升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跨文化交际和传播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2022年度新文科建设项目“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2021年度甘肃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德育、美育、劳动教育”专项“大学英语美育教学有效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创新与传播的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全面分析阐述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美育的必要性、紧迫性、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重点论述了在以数字化、融合化、互动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时代,在以平民化、普泛化和自主化为主要特征的自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大学英...
关键词:大学英语 美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 创新 传播 策略 
琦君旅美散文中的自我身份与美国书写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22年第4期60-68,共9页张宝林 
琦君旅居美国二十余年,美国书写在她的散文中占很大比重。作为集深入参与者、冷静观察者和客观审视者于一身的叙述者,琦君构建出了立体多维的美国形象。作为“异乡客”,她因暂时无法在地理意义上完成还乡,频繁选择书写“原乡”记忆。作...
关键词:琦君 旅美散文 自我身份 美国书写 
并非“第一人”——重评鲁迅的厄普顿·辛克莱译介被引量:1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125-133,共9页张宝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世纪30年代中美左翼文学交流文献整理与研究”(17BZW155)。
在“红色三十年代”,中美左翼文学界展开了丰富的事实交流和深入的精神互动。有些学者高度肯定鲁迅译介美国左翼作家厄普顿·辛克莱的贡献,认为他是中国译介辛克莱的“第一人”。然而,不少文献资料可以证明,此观点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某些...
关键词:厄普顿·辛克莱 鲁迅 现代中国 左翼文学 文学关系 
《茶花女》是为“交际花”歌功颂德吗——“文学中的交际女郎”之一
《博览群书》2022年第8期90-95,共6页张宝林 
不少西方作家以交际女郎为重要书写对象。法国文豪小仲马的《茶花女》,即是这方面的代表性作品。该作中的玛格丽特天生丽质,花容月貌,但沦落风尘,成为艳冠群芳的交际女郎,因喜以茶花装饰而被称为茶花女。阿尔芒本是风流倜傥的外省青年,...
关键词:《茶花女》 西方作家 小仲马 茶花女 交际花 玛格丽特 冠群芳 
嘉莉妹妹的进城是“华丽”转身吗--“听名著说‘进城’”之四
《博览群书》2022年第3期20-23,共4页张宝林 
“南北战争”结束之后,美国迅速进入“重建时期”。工业化和商业化带动的城市化进程,也加快了步伐。19世纪末,像纽约、芝加哥这样的现代化城市,在美国不断涌现而出。城市化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各种问题,也引起了作家这一敏感群体的关注。...
关键词:南北战争 嘉莉妹妹 商业化 芝加哥 进城 现代化 工业化 城市化 
分裂的场域与多元的形象——论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厄普顿·辛克莱形象构建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132-136,共5页张宝林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世纪30年代中美左翼文学交流文献整理与研究”(17BZW155)
厄普顿·辛克莱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文学创作和理论建构产生了重要影响。研究这一时段中国的美国文学接受史,辛克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角色。在政治场和文学场急遽分化的时代语境中,不同倾向的中国文人对辛克莱的认知呈现出显著差异,也...
关键词:辛克莱 接受史 形象构建 
1930年代中国的都市文化语境与美国文学译介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99-105,共7页张宝林 
1930年代是美国文学赢得世界认可的重要时段。正是从这一时段起,中国文人掀起了译介美国文学的热潮。这一现象的出现,离不开当时中国业已形成的都市文化语境。上海、北京等地都市文化的发展和成熟,不仅使美国文学成了新市民阶层文化消...
关键词:都市文化语境 美国文学 中国文人 现代传媒 政治场分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