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关系

作品数:569被引量:773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宋炳辉陈思和杨扬葛桂录黄文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舶来品内销的误会——刍议李劼人与大河小说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200-209,239,240,共12页吴天舟 
作为李劼人“三部曲”研究核心概念之一的“大河小说”(roman-fleuve),实乃历代学者创造性误读层累的结果。与中文世界的李劼人研究者将大河小说视作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名词不同,大河小说本身其实不是一个相当严谨、拥有明确所...
关键词:李劼人 大河小说 中外文学关系 
编后记
《外国文学评论》2025年第1期239-240,共2页
本期大部分论文,都有一个不约而同的相近主题——或可名之为“区域史(或全球史)中的文学关系研究”。不过,区域化和全球化并非始于“铁幕”瓦解之后。由于一种思维惯性,我们容易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形成的主权国家边界来想象历史...
关键词:外国文学 文学史写作 编后记 文学关系研究 多边互动 主权国家 全球史 区域史 
塔什干亚非作家会议后的中非文学关系考论
《外语教学》2025年第1期94-101,共8页李阳 朱振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非洲英语文学史”(项目编号:19ZDA29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塔什干亚非作家会议后,中国与非洲双方建立起长效的文化影响机制,通过文学互译、高层互动、文学互鉴等方式进行人文交流。中非彼此沿着塔什干亚非作家会议精神,在文学文化交流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镜像影响模...
关键词:塔什干亚非作家会议 文学译介 文化形象 镜像影响模式 中非文学共同体 
东吴·名家
《东吴学术》2024年第6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宋炳辉,1964年10月生于江苏启东。现为上海外国语大学二级教授,《中国比较文学》主编,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中外文学关系、汉语翻译文学和现当代中国文学研究,著有《弱势民族文学在现代中国:以东欧文学为中心》...
关键词:中国比较文学 中外文学关系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东欧文学 英文论文 汉语翻译 现当代中国文学 学会副会长 
ICL人物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2024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孟华,女,1944年生于江苏阜宁。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教授。北京国际关系学院法语专业本科毕业,法国巴黎索邦大学(巴黎第四大学)法国文学与比较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中法文学关系研究、形象研究、十八世纪研究。主要著作:...
关键词:比较文学 国际关系学院 西方人形象 中法文学关系 伏尔泰 巴黎第四大学 比较文化研究 
晚清旅法文人的“民族”与“世界”之辨:陈季同的域外写作及其形象学意义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24年第3期137-144,共8页杨新颖 
19世纪末的晚清中国经历了剧烈的动荡,借助各种外交和教育活动,以陈季同为代表的清末文人开始走出国门,在一系列域外写作中展现出了复杂的民族意识与世界观念。在陈季同的《巴黎印象记》《中国人自画像》《吾国》等作品中,中国与法国、...
关键词:陈季同 域外写作 比较文学形象学 中法文学关系 
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东南亚华文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论述
《现代教育与应用》2024年第6期248-250,共3页梁伊帆 
自1945年以来,上世纪50年代初期的东南亚华文文学主要围绕着反侵略、反殖民及反封建等主题。这段时期,东南亚华文文学不仅体现了强烈的时代特色,而且在题材和形式上呈现多样性。此时,中国现代文学对东南亚华文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两...
关键词:时代特色 东南亚华文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 
“鲸腹”与“斜塔”:奥威尔与伍尔夫文学关系述评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1-4,114,共5页骆守怡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奥威尔代表作《在鲸腹中》研究”(项目编号:2023SJYB0361)。
奥威尔在对诸多现代派作家的称颂中唯独无视伍尔夫,并低估了伍尔夫作品的价值,而伍尔夫则从未留意过奥威尔。不过,他们各自发表于1940年的随笔《在鲸腹中》与《倾斜之塔》作为特殊年代的两部标志性作品,却使得二人之间产生了微妙而重要...
关键词:奥威尔 伍尔夫 文学关系 《在鲸腹中》 《倾斜之塔》 
课程思政引领下中日文学关系课程建设路径研究
《新潮电子》2024年第5期244-246,共3页武鹏 
山东大学(威海)2022年度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课程思政引领下中日文学文化关系通识教育课程建设路径研究”,课题编号:Y2022001。
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中文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课程思政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中日文学关系课程建设中,实现课程育人的目标,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中日文学文化差异,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关键词:课程思政 文学关系 课程建设 
20世纪人民文艺变迁中的“民间”变奏——兼论少数民族文学的诞生及与民间文学关系的变化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4年第2期91-108,M0006,共19页袁先欣 
国家社科基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历史与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21VMZ011)阶段性成果。
本文聚焦人民文艺与“民间”主题的关系,将“民间”处理为一个透视坐标,在人民文艺变迁的历史过程中,考察“民间”主题在其中的位置和转变,勾勒出人民文艺乃至人民政治在不同的阶段中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和指示方向。“民间”的相关要素在...
关键词:民间 人民文艺 民间文学 少数民族文学 寻根思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