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洋诉讼

作品数:19被引量:2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蔡晓荣钟勇华何勤华侯庆斌朱金彩更多>>
相关机构:福州大学苏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清季同光年间的华洋船运纠纷及其解决
《河北学刊》2024年第6期95-105,共11页蔡晓荣 
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近代中外条约研究学术文献的搜集、整理与学术史研究(1842—1949)”(21&ZD198)。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国江海航运权渐次为外强所攘夺,西方航运势力开始大举东侵。及至同光之际,华洋船运纠纷层见叠出。就纠纷样态言之,该时期的华洋船运纠纷主要包括租船纠纷、船只载运纠纷、船碰纠纷等。就纠纷之解决来看,列强驻...
关键词:同光年间 江海航运权 船运纠纷 华洋诉讼 防碰章程 
清末民初外籍律师在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公廨的诉讼参与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2023年第12期37-50,共14页蔡晓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近代中外条约研究学术文献的搜集、整理与学术史研究(1842-1949)”(21&ZD198)的阶段性成果。
《上海华洋诉讼案》系1909-1913年间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公廨美国会审官以美驻沪领事署名义呈致会审公癖之函件钞本,其中有100余帧为美国会审官向会审公廨转送外籍律师所递诉状、申诉函的附函说明或交涉意见。钞本显示,当时外籍律师在会审...
关键词:上海华洋诉讼案 外籍律师 会审公廨 上海租界 
晚清内地华洋诉讼中的“华强洋弱”现象——以巴县档案为对象的考察被引量: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186-194,共9页闵小梅 里赞 
四川省巴蜀文化国际传播研究中心项目“清代巴县档案海外研究现状考察”(BSWH2022YB22)的阶段性成果。
学界对晚清华洋诉讼的关注基本都是以上海等租界地区的会审公廨为研究对象,在租界模式下,华洋官员的地位表现出极不平等性,呈现为洋官的“把持袒护”与地方官的“听客所为”。本文以巴县华洋诉讼档案为研究对象,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现...
关键词:华洋诉讼 “华强洋弱”现象 领事官 巴县档案 
晚清华洋诉讼中的“重判”研究——基于巴县档案的考察
《法律史评论》2023年第1期261-271,共11页闵小梅 
四川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巴蜀文化国际传播研究中心2022年度项目“清代巴县档案海外研究现状考察”(项目编号:BSWH2022YB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晚清的对外交往笼罩在一种“洋强华弱”的基调之下,最为学界诟病的便是领事裁判权制度对中国司法主权的桎梏。既有以沿海地区为对象的研究发现,在会审公廨上,外方官员常常变“陪审”为“主审”,任意干涉地方官的审断权,以致华人被告常...
关键词:华洋诉讼 重判 巴县档案 刑罚 
华洋诉讼中的法理与国权:熊希龄与华昌公司案研究
《安徽史学》2022年第1期56-64,共9页侯庆斌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西法东渐与城市治理:法国藏上海租界会审公廨档案整理与研究”(2018ELS003)的阶段性成果;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18PJC054)资助。
1922年美国人怀德在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公廨控告湖南华昌公司拖欠钱款。原告胜诉,但华昌公司处于破产托管中,包括前国务总理熊希龄在内的股东们消极应诉,无意协助执行判决。1926年6月会审公廨借熊希龄访沪之际将他拘传受审。彼时正值中外...
关键词:熊希龄 华昌公司 会审公廨 华洋诉讼 国权 
近代领事裁判权体系下的华洋船舶碰撞案——1887年万年青号事件的法律交涉被引量:4
《史林》2020年第3期103-114,221,共13页张晓宇 
1887年1月,福建船政局制造的中国第一艘蒸汽动力轮船万年青号,于清晨大雾之中在上海吴淞口洋面被英国船只你泊而号撞沉,伤亡惨重。随后,台湾巡抚刘铭传等聘请英国律师,将英国轮船公司诉至英国在华最高法院。清政府积极搜集证据,组织证...
关键词:万年青号 华洋诉讼 刘铭传 领事裁判权 
晚清重庆华洋诉讼与地方司法初探——以巴县档案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2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168-176,共9页惠科 
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巴县衙门与近代重庆城市社会发展研究"(CYB17053);项目负责人:惠科
华洋诉讼是晚清司法领域的一道独特风景,川东重庆自开埠后,外国人大量楔入,在频繁的中外接触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华洋诉讼案件。囿于资料上的限制,这一主题长期乏人问津。以四川省档案馆藏的巴县档案为中心,对数量上占最大比例的钱债、...
关键词:晚清 重庆 华洋诉讼 巴县衙门 巴县档案 
晚清中外会审制度中华洋法官的法律素养与审判风格--以上海法租界会审公廨为例被引量:2
《学术月刊》2017年第1期165-176,共12页侯庆斌 
晚清时期,外国领事利用不平等条约获得了华洋诉讼的会审权。上海会审公廨是近代中外会审制度的典型代表,其中华洋法官的法律知识和司法经验来自东西方不同的法律传统,直接影响了华洋纠纷的审判风格。以上海法租界会审公廨为例,中方谳员...
关键词:会审公廨 法国陪审 中方谳员 法律素养 华洋诉讼 
《华洋诉讼判决录》之清末民初司法制度运作探析
《兰台世界(下旬)》2013年第11期105-106,共2页苟寒梅 汪荣 
本文笔者通过对《华洋诉讼判决录》的解读来了解西方列强领事裁判权的削弱过程,同时介绍清末民初司法制度的具体内容,还对当时法律渊源的适用原则进行探寻,最后总结它的两点经验启示。
关键词:领事裁判权 华洋诉讼 司法制度 经验启示 
清末民初华洋诉讼双轨理案体制产生及其司法实践之影响
《兰州学刊》2013年第10期169-174,共6页钟勇华 
清末民初华洋诉讼双轨理案体制的产生及其司法实践,不仅是中国司法制度的进步,同时也在维护中国司法主权上迈出了新的步伐。一方面,它促使华洋诉讼纳入了相对"规范化"和"程序化"的解决渠道,同时,也改变了涉讼华民长期处于弱势地位的不...
关键词:清末民初 华洋诉讼 双轨理案体制 领事裁判权 影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