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地理

作品数:771被引量:5595H指数:3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安虎森杨开忠何雄浪郑长德颜银根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长三角地区绿色制造企业空间格局及驱动因素研究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5年第2期56-63,共8页吴儒练 古雄 蔡俊兴 毛丹丹 
浙江省软科学研究计划一般项目(2024C35006);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课题青年项目(GJJ2408610)。
基于2017—2022年长三角地区绿色制造企业位置数据,运用核密度估计、最近邻指数及地理探测器方法研究长三角地区绿色制造企业空间分布格局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长三角地区绿色制造企业空间分布不均衡,省域尺度上呈现浙江>江苏...
关键词:绿色制造业 空间集聚 驱动因素 新经济地理 长三角 
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与功能提升——以双行业三城市结构城市群为例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5年第2期34-43,共10页汤小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发展阶段土地制度改革对城乡融合发展影响的机理与对策研究”(22BJL030)。
城市群空间结构是提升城市群功能的重要抓手。在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以双行业三城市结构城市群为例,进行了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与功能提升的理论分析。结果显示,在双行业三城市结构城市群中,行业1和行业2在城市群中的空间配置具有不同规...
关键词:城市群空间结构 城市群功能 产业分工 新经济地理学 
新经济地理学下海南省区域农业经济增长动力因素研究
《山西农经》2025年第3期62-64,共3页刘安黎 
在全球化持续推进之际,我国农业经济的稳健发展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为有效推动海南省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框架,深入细致地剖析了海南省农业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为激发农业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提供了坚实的...
关键词:海南省 农业经济 新经济地理学 增长动力 
金融资源在城市群的空间集聚与扩散效应:基于新经济地理模型的分析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25年第2期39-54,共16页肖冬利 肖锐 班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1AJY00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24YJC790197)。
金融资源作为最具流动性的要素,在城市群发展背景下呈现新的空间集聚与扩散规律。本文从微观的城市群空间视角来揭示金融资源的空间集聚与扩散效应。通过构建新经济地理模型,运用多维数值模拟分析金融集聚与扩散规律,采用1991—2022年中...
关键词:金融地理 城市群 中心—外围 金融集聚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收入差距——基于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拓展分析
《经济问题探索》2025年第2期41-61,共21页裴馨 高远东 卜寒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数字经济赋能重庆打造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研究”(2024ZXZD28),项目负责人:高远东;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农带农现状调查研究”(2023LZ012),项目负责人:高远东;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资助“共同富裕背景下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创新研究”(SWU2209218),项目负责人:高远东。
信息基础设施作为一种新型基础设施,其如何在重塑收入分配格局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目前尚缺乏坚实的理论支撑与经验证据。本文首先通过融入信息基础设施、区分高低技能劳动力的方式,对新经济地理学模型进行拓展;然后基于由信息技术发...
关键词:信息基础设施 收入分配 收入差距 新经济地理学 
区域市场一体化提高了制造业企业竞争力吗?——来自长三角地区地理断点回归的经验证据
《产经评论》2025年第1期98-115,共18页黄建军 段相域 庞浩霖 
在国内大循环发展背景下,如何将市场规模红利转化为企业竞争力成为值得关注的重点问题。以长三角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精确地理断点回归模型评估区域市场一体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区域市场一体化对企业竞争力具有显著...
关键词:区域市场一体化 企业竞争力 新经济地理学 断点回归 加成率 
分布式零碳能源规模化发展与产业空间格局重构——新经济地理学产业空间集聚模型的适用性辨析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122-138,共17页刘保留 潘家华 陈梦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专项项目(72140001)。
新经济地理学从集聚力和分散力的角度来阐述空间结构变化,并且大多数新经济地理学模型重点研究了产业空间分布和知识溢出、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关系,考虑到具有垄断特质的化石能源在碳中和时代导向下转向具有分散特质的零碳可再生能源为主...
关键词:零碳能源转型 产业空间分布 新经济地理学模型 短期均衡 长期均衡 
新经济地理视阈下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因素与区域异质性
《产经评论》2024年第5期5-20,共16页 郭益蓓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市场设计研究”(项目编号:21JZD025,项目负责人:李杰);河南省软科学会计专项项目“区域金融结构对当地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42400412018,项目负责人:赵一);瑞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如何攀登贸易成功之树”(项目编号:100018_204647,项目负责人:皮特·艾格)。
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是实现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系统探寻驱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因素对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梳理国内外现有探讨不同层面全要素生产率的文献,利用空间拓扑结构分析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分布的不同层级驱动...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 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 新质生产力 
新经济地理学对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启示
《农业开发与装备》2024年第9期30-32,共3页许金锎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但不少地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存在过度投资问题。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指出乡村的发展依赖于其地理环境和区位条件,地区政策和资金的注入仍难以改变大多数乡村的未来发...
关键词:乡村振兴 报酬递增 运输成本 
城市群空间结构与消费潜力释放:扁平化还是中心化被引量:1
《经济问题探索》2024年第8期54-72,共19页张古 张珂涵 安虎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双循环’背景下中国区域经济格局演变的底层逻辑与路径优化研究”(22XJL010),主持人:张古。
推动城市群形成合理有序的空间结构,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是释放国内消费潜力的有效手段。基于新经济地理学建模思想,本文构建用于分析中心城市极化对城市群消费潜力影响的理论模型,选取十大城市群内170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对城市群...
关键词:中心城市极化 消费潜力 城市群空间结构 新经济地理学 演化动力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