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循环

作品数:482被引量:3508H指数:3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彦威刘丛强周俊虎王智化岑可法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流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表层地球系统层圈相互作用
《地学前缘》2025年第3期62-77,共16页李思亮 王欣楚 戚羽霖 钟君 丁虎 文航 刘学炎 郎赟超 易沅壁 王宝利 刘丛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21001,42293262)。
流域是表层地球系统中相对独立的单元或子系统,通过对流域系统性和综合性的研究能更深刻地理解表层地球系统层圈相互作用。流域物质循环是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表层地球系统各层圈之间的能量和物质循环状态,同时...
关键词:表层地球系统 流域 生物地球化学 层圈相互作用 全球变化 
地-气界面科学与全球变化研究
《地学前缘》2025年第3期92-104,共13页傅平青 胡伟 赵曦 徐占杰 丁士元 吴礼彬 邓君俊 姜哲 李晓东 朱佳雷 刘丛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42221001)。
随着全球变化加剧,地-气界面作为地球系统中关键的物质与能量交换界面,成为理解气候变化、生态演变以及地球系统反馈机制的重要窗口。地-气界面过程涉及大气与陆地、海洋之间的能量与物质交换,是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动态变化的核心,直接...
关键词:地-气界面 全球变化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地球系统模式 陆-海-气相互作用 
同位素地球化学与地球系统圈层相互作用和全球变化研究
《地学前缘》2025年第3期137-155,共19页陈玖斌 郑旺 刘羿 孙若愚 袁玮 孟梅 蔡虹明 刘丛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421003,42293262)。
地球系统是由地质圈、生物圈和人类圈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研究这一复杂系统各圈层内部和圈层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动力学机制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圈层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主要受控于水和主微量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因此,...
关键词:同位素地球化学 同位素分馏机制 地球系统科学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圈层相互作用 全球变化 
河口盐沼水体溶解态有机质的动态变化特征及降解转化机理——以上海崇明东滩盐沼湿地为例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年第2期55-67,共13页李润 陈洁南 陈灏 曹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06145);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9ZR1415000)。
作为海岸带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河口盐沼拥有巨大的碳储量,是全球蓝碳碳汇的主要贡献者.盐沼水体中溶解态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的含量和光谱特性在潮汐交换和季节更替等不同因素的作用下呈现高动态变化.聚焦受长江影响...
关键词:河口盐沼 溶解有机碳 有色溶解有机物 潮汐交换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生物扰动对沉积物-水界面附近污染物环境行为及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影响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25年第1期271-285,共15页花修艺 赵宇 付欣妍 谭春阳 张乐园 梁大鹏 董德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2077343,20607007).
沉积物-水界面是水生生态系统中物质交换与能量传递的关键区域,是包括污染物和营养物在内的物质在沉积物和上覆水之间交换的必由路径.底栖扰动生物的行为改变界面附近原有沉积物的结构和物质交换平衡,显著影响局部微环境特征以及微生物...
关键词:沉积物-水界面 生物扰动 重金属 有机污染物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跨域水生病毒
《水生生物学报》2025年第1期61-75,共15页张奇亚 柯飞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D2400201);中国科学院战略科技先导项目(XDA24030203,XDB0730100)资助。
水生病毒是感染各类水生生物或存在于不同水体中的病毒,为水生生态系统中最丰富的生物实体,显著影响宿主群落的结构与功能、从而影响生物圈和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无论从分类地位、宿主范围,还是遗传进化及生态效应角度来看,水生病毒...
关键词:水生病毒 病毒圈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病毒分流 辅助代谢基因 水生态 病毒学新技术 
典型热带近海河流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碳氮磷循环特征与机制
《环境科学学报》2025年第1期201-215,共15页吴喆 余春瑰 刘美璇 李翀 段高旗 彭剑峰 李艳红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No.2021YFC3200700);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项目(No.202003140)。
近海河流是研究陆地和海洋的物理、化学、生物、地质过程及其相互作用,以及全球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的重要载体.本研究以典型热带近海河流三亚西河为研究对象,采用eDNA宏条形码和qPCR功能基因芯片技术,对典型热带近海河流三亚西河上...
关键词:浮游细菌 三亚西河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功能基因 淡水盐碱化 
深海冷泉微生物遗传资源研究进展
《微生物学报》2024年第12期4537-4560,共24页廖静 姜秋云 韩迎春 肖曦 董西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2351304,42376115);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23J06042);自然资源部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KLFH-2023-03);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局长科研基金(2023GMGSJZJJ00017)。
深海冷泉由甲烷等烃类化合物渗漏形成,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孕育了新颖且系统发育多样的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病毒。冷泉微生物通过化能合成作用获得能量和物质,驱动碳、硫、氮等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维持着冷泉生态系统的稳定。冷泉生...
关键词:深海冷泉 微生物遗传资源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天然气水合物 气候变化 
林火规模加剧火后地表增温
《科学通报》2024年第35期5069-5071,共3页赵洪飞 赵杰 岳超 
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气候变暖使得极端野火天气显著增加,全球森林野火变得更加频繁,并且单次野火事件的持续时间更长、燃烧面积更大[1~3].例如,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单次森林野火事件的面积在过去几十年里翻倍甚至...
关键词:燃烧面积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能量通量 气候反馈 野火 气候变暖 温室气体排放 持续时间 
砷耦合还原的微生物协同机制及其环境效应
《生物工程学报》2024年第12期4480-4492,共13页毛腾 陈国梁 屈志慧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23JJ30230);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21B0451);湖南省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HNJG-2022-0174);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S2024105340120)。
砷(arsenic,As)是一种常见的有毒污染元素,微生物介导的砷形态转变是砷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砷的各类微生物代谢过程中,砷的耦合还原对环境影响较大,也是容易被忽视的过程。本文主要从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出发,介绍了甲...
关键词: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耦合还原 微生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