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

作品数:5772被引量:2663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高玉卢新宁袁毓林胡长栓陈翔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刑事侦查行为的启动及适用冲突的解决:以警察干预为视角被引量:5
《当代法学》2023年第4期142-151,共10页李倩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现代法治视野下侦查行为的起点问题和法律边界研究”(19BFX079)的阶段性成果
在积极主义刑法观的推进之下,近年来我国刑事侦查行为的启动更为混沌。鉴于警察机构的双重功能属性在实务中呈现的竞合状态,我们很难区分某一警察干预措施得以启动的授权依据究竟是《刑事诉讼法》还是《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行政法规。实...
关键词:侦查行为 警察干预 犯罪之嫌 初始怀疑 可疑程度 
“一个有所怀疑的阿非利卡人”——库切身份认同问题探讨被引量:1
《当代外国文学》2022年第4期122-129,共8页史菊鸿 
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南非英语小说中的身体书写研究”(19XJA7520012020);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南非英语小说空间叙事研究”(20BWW069)的阶段性成果。
学术界在谈及库切身份时多称其为流散者或世界主义者。这两个概念均强调主体和世界之间的关系,从而会淡化库切和南非这一地域以及与南非阿非利卡人这一群体之间的关联。细读库切自传体小说可发现,虽然库切曾体验“身份漂流”,曾一度打...
关键词:库切 世界主义 殖民者后裔身份认同 身份伦理 
怀疑的启蒙:休谟的信念理论及其政治意蕴被引量:1
《浙江学刊》2022年第6期141-149,共9页栾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休谟人性视域下的理性观研究”(21FZXB053)阶段性成果。
对休谟政治思想的解读密切相关于对休谟信念理论的理解。大体而言,保守主义解读强调情感在休谟信念理论中的重要作用,自由主义解读则突出理性在休谟信念理论中的关键角色。实际上,这两种理解都只触及了休谟自然主义的某个要素,未能深入...
关键词:休谟 信念理论 皮罗主义 情感与理性 政治意蕴 
价值革命浪潮下当代美国政治信任的困境与反思被引量:3
《学海》2022年第4期86-95,共10页庞金友 赵西亚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当代西方国家政治极化的源起与影响研究”(项目号:21AZZ002)的阶段性成果。
后现代主义价值革命的发展伴随着政治信任的下降,一些研究者乐观地将信任下降解释为有益于民主政治发展的政治怀疑。然而现实显现的是另外一幅图景:在经济和文化的双重挤压下,物质主义者的“文化反冲”狂潮席卷而来,其矛头直指政府;后...
关键词:后物质主义 物质主义 政治信任 政治怀疑 政治极化 
疑问和否定的相通性及其条件与机制被引量:4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141-150,共10页刘彬 袁毓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汉语反问句语义的形成-识解机制研究”(21FYYB059)。
疑问范畴和否定范畴是语言中的两大重要范畴,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主要表现在疑问和否定之间具有语义相通性。这种相通性主要体现在非现实性、疑问词与否定词关系密切、允准否定极项和向下蕴涵等方面;并且,疑问本身就包含了一种隐...
关键词:疑问范畴 否定范畴 语义相通 反问 惊异 怀疑 
从怀疑到正视:本-古里安的中国观变迁与冷战时期的中以关系
《学海》2022年第3期205-216,共12页佘纲正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冷战时期的中国与阿以冲突研究”(项目号:19CSS037)的阶段性成果。
以色列是第一个宣布承认新中国的中东地区国家,但中以两国在冷战中却经历了积极接触、激烈对抗再到最终和解的复杂历程。作为现代以色列“国父”的大卫·本-古里安,从以色列建国至其去世前,对中国的态度与认知也经历了巨大转变,并可大致...
关键词:本-古里安 中国观 中以关系 全球冷战 阿以冲突 
低生育率:怀疑、再调查与重复验证被引量:4
《江淮论坛》2022年第2期136-144,共9页陈友华 孙永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实现积极老龄化的公共政策及其机制研究”(17ZDA12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生育率究竟有多高始终争论不休。文章通过梳理1990—2020年间关于生育率的统计资料与研究成果,呈现出我国“生育率高低之争”的历史进程。研究结果表明:长期以来,我国的生育统计与研究步入了“生育率调查陷阱”...
关键词:调查陷阱 低生育率 总和生育率 
基于使用的汉语“反义同词”意义引申机制研究——以“怀疑”为例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97-103,共7页程功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5BYY062)。
汉语“反义同词”的意义引申问题一直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并未结合实际使用中的语料进行分析,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怀疑”作为汉语“反义同词”的代表,在大型CCL现代汉语语料库和广外-兰卡汉语学习者语料库中,其不同义项构成了一个...
关键词:基于使用的语言观 汉语“反义同词” 意义引申机制 “怀疑” 
信任与怀疑辩证法导向的证实——保罗·利科“证实”概念的知识考古学探究
《国外文学》2021年第1期1-9,156,共10页骆谋贝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国历险小说与民族身份建构研究”(项目编号:14BWW070);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毛姆异域作品中异域文化形象的生产研究”(项目编号:18YBQ027)的阶段性成果
利科后期作品中的"证实"概念源于他早期对于直接、自明的主体思想的批评。他追溯了胡塞尔现象学由于对"自然态度"的悬置,对绝然的明见性与相即的明见性的区分,以及"生活世界"的提出,而造成我思主体的去中心化。因为直接的自我理解无法实...
关键词:利科 信任 怀疑 证实 
《怀疑与学问》教学精微设计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21年第1期24-26,共3页董晓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BHA17015)。
研究者引导学生学习阅读的策略,厘清文章结构和层次,围绕"教会学生‘怎么办’的知识"进行设疑,引导学生掌握抽象概念具体化、形象化的方法与技巧,启发学生质疑作者思路和观点,培养学生严谨审慎的怀疑态度和独立思考的精神。
关键词:《怀疑与学问》 三层级阅读理论 文章层次 概念具体化 语文思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