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病

作品数:35被引量:4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张颖赵家有陈腾飞何新华陈亦人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市和平里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河北中医》《环球中医药》《写作》《中医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陈亦人教授“学、研、辨、用”《伤寒论》治学思想探讨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5年第3期288-292,共5页刘松林 周贤 岳滢滢 
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办人教函〔2018〕119号);湖北省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鄂中医通〔2023〕2号);湖北本科高校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鄂教高函〔2024〕2号);湖北省卫生健康委重点科研项目(WJ2023Z002)。
通过研习陈亦人先生的论著,总结陈亦人先生勤求博采、思求经旨、探究理致、精究方术的治学思想,并阐述学习陈亦人先生“学、研、辨、用”《伤寒论》的体会。陈亦人先生提倡外感内伤合论说、“六经钤百病”说、“坏病即疑难杂病”说等,...
关键词:陈亦人 中医学家 《伤寒论》 学术思想 外感内伤合论 六经钤百病 坏病即疑难杂病 
小议“坏病”与“施治防误”
《中华养生保健》2024年第2期77-80,共4页杨心语 姜入语 樊文彬 
璧山区科技局2022年社会民生领域科技计划项目(BSKJ0089)。
整理与“坏病”“施治防误”相关的条文,探讨其理论溯源与内涵,以指导现代疾病治疗。“坏病”的概念众说纷纭,如有医药所坏;太阳少阳辨证多端,无一名可用,故称“坏病”等,而“施治防误”相关文献研究分析不足且记录分散。通过对中医文...
关键词:坏病 施治防误 张仲景 中医基础理论 临床治疗 
孙一奎救治外感病误治思路探微被引量:2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3年第2期218-220,共3页张思源 徐诚博 黄琳 张玉 葛淑凡 江伟 吴元洁 
中医基础理论国家线下一流课程建设项目(2020130809);2021年安徽中医药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2110369077);安徽中医药大学探索性科研项目(2021zxts18)-新安医家疫病诊治经验的价值挖掘研究。
对《孙文垣医案》《赤水玄珠》中外感病误治所生坏病的病案与相关论述进行分析,归纳出孙一奎辨证思路为:先明病因,知感何病;再查前剂,知为何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救治特色为:误补而益火助热,清、消并举;误下致表里同病,清、解、补兼施...
关键词:孙一奎 误治 外感病 坏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变与证治被引量:1
《中医学报》2020年第10期2044-2047,共4页于淼 狄舒男 鞠海洋 张梦 桑希生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研究项目(SJGY2017061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润燥救肺为主要治法,主方为清燥救肺汤加减;累及传变当视标本缓急,重视固护脾胃;变病为肺之积聚,当润燥化瘀散结,方以消瘰丸合青蒿鳖甲汤加减。病发于阴,当解阴分郁热,且不可过用寒凉耗伤阳气,方选青蒿鳖甲汤。热盛...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病机 证治 合病 坏病 变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之伤寒与温病辨析被引量:2
《上海中医药杂志》2020年第7期5-9,共5页赵则阔 袁训涛 陈少丽 都广礼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研修项目(J20184832009);上海中医药大学“杏林传承型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上中医人字(2019)24号]。
通过历代文献梳理,从发病节气、气候变化、临床表现和方药反证等方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伤寒或温病进行辨析。认为本病属于伤寒而非温病,即始于伤寒,终于杂病,失治误治可变为坏病,临证应按伤寒论治。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伤寒 温病 杂病 坏病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论中医临床的思维特色被引量:5
《中国民间疗法》2020年第7期19-20,共2页米庆海 
全国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国中医药办人教函〔2017〕124号)。
《伤寒论》创立了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其中"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最能体现辨证论治精神。该文从"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在《伤寒论》中的出处及含义谈起,详细探讨了中医对疾病的认识、诊治方法,体现了中医诊治疾病的临床...
关键词:伤寒论 坏病 变证 辨证论治 
从“伏邪”与“坏病”探讨脓毒症的治疗被引量:7
《中医杂志》2019年第15期1336-1338,共3页陈腾飞 
北京市属医院科研培育计划(PZ2018018);北京中医医院院级课题暨两院合作课题(YJ-201701)
脓毒症是重症医学科的主要病种之一,结合脓毒症的现有研究和临床诊治体会,从'伏邪'和'坏病'的角度探讨临床脓毒症的分类及相应的治疗策略。脓毒症患者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重症发病急诊收入和轻症发病经住院治疗病情进展加重后转入两种...
关键词:脓毒症 伏邪 坏病 急危重症 
《伤寒杂病论》中“愈症”探析被引量:2
《北京中医药》2018年第8期777-780,共4页张颖 赵家有 
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YESS20160138)
六病愈症为微汗、脉静微缓和发烦目瞑衄血为太阳病"愈症",得利、转失气和濈然汗出等为阳明病"愈症",能食不呕、少阳脉小为少阳病"愈症",脉有中气和脾家实下利为太阴病"愈症",手足温、寸微尺浮为少阴病"愈症",脉微浮、欲饮和脉还手足温...
关键词:坏病 愈症 伤寒杂病论 虚实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中医药导报》2017年第9期46-48,共3页谭可欣 蒋志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
仲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一论治原则不仅适合太阳病误治后所致“坏病”的救治,也适合临床各科疾病的辨证治疗。它突出了中医整体观念的思维特色,确立了辨证论治的方法,充分体现了中医个体化治疗方案的优势,是中医诊...
关键词:“观其脉证 知犯何逆 随证治之” “坏病” 伤寒论 张仲景 临床应用 
巧用经方治坏病:临床误治救误典型病案分析
《环球中医药》2014年第5期362-364,共3页褚松龄 
"坏病"之名出自《伤寒论》,凡指临床误治。经方救误古有记载、今有例证。笔者临证于一些"疑难杂症"中尊经旨、用经方,思悟救误之法。本文列举3例典型救误病案:其一,以葛根芩连汤合方小柴胡汤救治肾衰患者多汗下利误投补益剂而犯"实实"...
关键词:伤寒论 病案 误治 救误 经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