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沙蜥

作品数:38被引量:10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仁德陈强刘重斌王子仁刘迺发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解剖学报》《四川动物》《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Zoological Research》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甘肃省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内蒙古阿拉善地区两种沙蜥的基础形态对比及饲养方法研究
《黑龙江科学》2024年第18期45-47,共3页唐缙涵 雍容 杨启航 
沙蜥属物种形态差距较小,栖息地重合度较高,常难以区分。为区分两种阿拉善地区常见的沙蜥,探究沙蜥的人工饲养与繁育,进一步保护与开发利用荒漠地区小型爬行动物,以阿拉善地区的两种沙蜥为研究对象,汇总其基础形态差异,测定体躯指标,进...
关键词:阿拉善 草原沙蜥 荒漠沙蜥 形态对比 人工饲养 
荒漠沙蜥活动期间的体温节律被引量:1
《动物学杂志》2022年第2期310-315,共6页蒋怡锦 屈彦福 
爬行动物的体温依赖于外界热环境的变化,本研究以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 przewalskii)为对象,收集其冬眠前活动期间的体温与地面和离地10 cm的空气温度,研究爬行动物体温节律性变化与环境温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荒漠沙蜥在环境温...
关键词:荒漠沙蜥 活动体温 热生物学 温度节律 
内蒙古四子王旗丽斑麻蜥和荒漠沙蜥夏季生境选择比较研究
《兽医导刊》2021年第18期207-208,共2页杨俊梅 毕俊怀 张瑞东 李思琦 刘洋 蔚慧 李丽 
全国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调查项目(22K00236);内蒙古师范大学博士启动基金(100900091719);内蒙古教育厅高等学校科研项目(NJZY19025)资助。
于2019年6~8月,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对该地区同域分布的丽斑麻蜥与荒漠沙蜥的栖息地选择进行了对比研究。野外研究采用样线法观察并记录蜥蜴物种,采用样方法记录样方内栖息地特征的主要指标:植被覆盖度、碎石比例、裸地比例、...
关键词:丽斑麻蜥 荒漠沙蜥 生境特征 比较分析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荒漠沙蜥春秋季生境选择被引量:6
《生态学报》2019年第18期6889-6897,共9页谭孟雨 隋璐璐 张尚明玉 刘振生 高惠 滕丽微 张明睿 颜文斌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572014CA03);东北林业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0171022517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2221)
为更好的了解及保护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przewalskii)资源,于2017年5 6月和9 10月,在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样线调查法对其春、秋 2 季的生境选择进行研究。春季测定了 92 个荒漠沙蜥生境利用样方和 64 个对照样方、秋...
关键词:荒漠沙蜥 生境选择 春季 秋季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不同海拔两种沙蜥低温耐受性的比较被引量:3
《四川动物》2017年第3期300-305,共6页李相涛 王燕 李梅 门胜康 蒲鹏 唐晓龙 陈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72005)
环境条件会对动物的生理和遗传特征产生重要的影响。然而,目前关于蜥蜴低温耐受的研究较少。为探究不同海拔沙蜥的低温耐受性,选取了青海省可可西里地区的红尾沙蜥Phrynocephalus erythrurus和甘肃省民勤县的荒漠沙蜥P.przewalskii作为...
关键词:红尾沙蜥 荒漠沙蜥 过冷能力 接种结冰 心率 呼吸频率 渗透物质 
荒漠沙蜥食物的两性差异被引量:2
《四川动物》2013年第1期68-72,共5页施丽敏 赵伟 李佳琦 王莹 丁未 房峰杰 刘迺发 
对2008年4~6月在甘肃省甘塘、阿拉善左旗、民勤、山丹采集的荒漠沙蜥样本进行了食物两性差异的研究。主要采用剖胃法对219个荒漠沙蜥胃样的6021个食物做了识别和鉴定。结果表明,荒漠沙蜥的食性为动物性,食物多为昆虫,主要取食半翅目和...
关键词:荒漠沙蜥 食物 两性差异 
荒漠沙蜥栖息地选择的季节和地理变异被引量:2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6期81-86,共6页赵伟 刘廼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lzujbky-2012-114)
通过主成分分析、方差分析和非参数检验比较荒漠沙蜥利用生境和潜在可利用生境的9个生态因子,目的是调查其栖息地选择的地理和季节变异.研究表明荒漠沙蜥栖息地选择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存在显著的季节和地理差异.多数种群在繁殖前均选择...
关键词:荒漠沙蜥 栖息地选择 地理变异 季节变异 
荒漠沙蜥遗传多样性的地理变异被引量:1
《Zoological Research》2012年第2期127-132,共6页刘昌景 赵伟 周蓉 刘廼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071031)
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 przewalskii)是一种进化地位至今存在争议的沙漠蜥蜴,该文基于12个不同地理种群119号荒漠沙蜥样本线粒体基因组ND2序列,在分析其系统进化历史的同时,研究了不同环境因素对其遗传多样性的影响。结果发现,12个地...
关键词:荒漠沙蜥 系统进化分析 遗传多样性 环境因素 
宁夏荒漠沙蜥寄生革螨的调查
《地方病通报》2010年第6期4-5,共2页苏鸿毅 高学平 白学礼 
目的了解宁夏陶乐地区荒漠沙蜥寄生革螨感染情况。方法采用动物、昆虫生态学调查方法。结果发现荒漠沙蜥寄生革螨2科3属4种,体表寄生革螨平均染螨率49.23%,平均螨指数1.08只,个体最高染螨10只;寄生部位及数量后肢<背部<肛门周围<前肢或...
关键词:荒漠沙蜥 革螨 宁夏 
紫外线对荒漠沙蜥皮肤形态、蜕皮、脂质过氧化和抗氧化酶的影响
《中国生物学文摘》2006年第11期61-61,共1页刘重斌 常城 
为了提高体温,荒漠沙蜥喜好晒太阳的同时增加了紫外线对其皮肤的损伤。该实验研究了不同的紫外线强度(110、300、500、800mJ/cm^2)对荒漠沙蜥皮肤形态、蜕皮、脂质过氧化和抗氧化酶的影响。结果显示:皮肤损伤和丙二醛含量的最高峰...
关键词:紫外线强度 脂质过氧化 皮肤损伤 荒漠沙蜥 抗氧化酶 蜕皮 形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