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人画

作品数:633被引量:15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赵时雨子仁洪惠镇朱平程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留学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美术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徐惠泉水墨艺术的当代价值启示
《美术》2022年第4期150-151,共2页王鹭 
如果从学术的视点探究一种风格范式的形成,必然先从开创这种风格的画家创作轨迹寻找灵感。徐惠泉是能从西方绘画中汲取创作养分,大胆开拓出新的艺术语言,同时又赓续传统水墨精神,坚持民族立场的江苏“新文人画”代表人物。可以说,他的...
关键词:新文人画 水墨艺术 绘画风格 中国画创作 传统水墨 西方绘画 价值启示 创作轨迹 
陈绶祥先生印象
《美术》2020年第6期60-64,共5页伍小东 
一、学识与论理与绶祥师接触中国绘画,那时正是他操持新文人画如火如荼之时,他常说"不谈笔墨",而在具体谈论绘画和教学中,又说"要有笔墨意识,中国画要谈笔墨"。所以我以为,何为中国画的笔墨,如何理解中国画的笔墨形式和中国画的核心理...
关键词:新文人画 陈绶祥 笔墨形式 中国画 教学核心 笔墨意识 绘画 核心理念 
“忆江南”水墨展在京展出
《美术》2009年第2期128-128,共1页
近日,“忆江南”水墨展在北京宋庄美术馆展出。展览展出了中国“新文人画”的破土奠基者董欣宾先生的遗作及其家乡私淑弟子陈皓、雨石、顾琴等的作品共计百余幅。
关键词:水墨 江南 “新文人画” 美术馆 董欣宾 
北去南来任自由——析莫晓松的工笔花鸟画
《美术》2001年第4期36-37,70-71,共4页林木 
进入20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在谈中国画的变革,谈了一个世纪,探索了一个世纪,到80年代,出了个黄秋园、陈子庄和“新文人画”的中国画,使相当数量的人们仍然认为“中国画”还是那种宣纸笔墨,水墨写意,笔简形具的“文人画”。这种状况当然有...
关键词:中国画 工笔画 工笔花鸟画 新文人画 传统工笔 中西融合 西方美术 20世纪 传统水墨 回归传统 
吴家式样——读吴琼的画
《美术》2001年第3期40-41,共2页石齐 
艺术最大意义在于推动人的创造力,而不仅仅是艺术本身的欣赏价值。前些时候我看到青年画家吴琼的几十幅作的艺术海洋之中。当作者精心排演好了以白描谱写画面中心底层之后,一阵四面八方袭而来,不规则的圆形、弧形、棱形。
关键词:工笔画 写意画 人的创造力 欣赏价值 青年画家 式样 新文人画 水墨艺术 美术师 表现技法 
我看钟增亚的人物画
《美术》1998年第9期22-24,42-43,共5页钱海源 
有人误以为,画家钟增亚是从1973年创作为中国美术馆收藏,并参加“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览”的《老教授的新著作》以后,才开始崭露头角的。其实,钟增亚在1964年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三年级的时候,就有画作《同龄人》参加“第四届全国美展”...
关键词:写意人物画 中国画 写实主义 造型能力 新文人画 艺术语言 文人画家 笔墨 美术学院 科学精神 
从张万峰的画谈起
《美术》1996年第11期27-29,68-69,共5页王文芳 
青年画家张万峰在中国美术馆展示了他的山水画作品,盛夏8月里给人们带来了清新和欣喜。张万峰是河北廊坊群艺馆的干部,在北京画院进修过,上过省里的画家创作班,多年的磨炼,画艺大增,近来又连获奖誉。他的画用笔用墨考究,凝重而有灵气,...
关键词:用笔用墨 山水画艺术 青年画家 现代艺术 新文人画 太行山 艺术创造 黄土高 中国画 笔墨游戏 
从传统里觅现代 在生活中找感觉——关于赵卫的画
《美术》1996年第3期28-31,45-48,共8页张士增 
赵卫,80年代中期步入画坛,尔来不过十年,但如今已经是一位卓有成就的青年画家。他的山水画自成一格,独领风骚,为美术界所普遍认可,并被理论界当作一个流派的典型和一种成功的现象屡屡评论;他的作品在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和其它大展中几次获...
关键词:找感觉 爬山歌 山水画艺术 传统山水画 中国画艺术 新文人画 传统文人画 青年画家 现代意识 作品 
忧思与期望——“近现代中国画的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侧记被引量:1
《美术》1995年第6期64-69,共6页常征 
94年12月至95年2月,江苏省美术馆举办了馆藏《近现代中国画名家作品陈列》,展出19世纪中叶以来各个阶段、各个流派90位代表画家的作品100件。展览期间,召开了中心议题为“近现代中国画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省美术界领...
关键词:现代中国画 回顾与展望 新文人画 研讨会 江苏省 美术学 美术史学 美术馆 艺术学院 画家 
童振刚书画艺术简评
《美术》1995年第4期84-84,共1页
童振刚,北方特有的自然环境养育了他,丰富而艰苦的生活锤炼了他。虽然面对着各种困难和疑惑,却丝毫未动摇他治艺的决心。凭着对艺术的真诚与敏悟,近几年来,他已逐步在艺术创作上建构起自己的语言,传达出自己艰难的探索心声。
关键词:书画艺术 艺术创作 艺术探索 自然环境 中国美术 格调情趣 人文价值 写实求真 新文人画 文人精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