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学传统

作品数:102被引量:23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思和朱寿桐段从学温儒敏王金胜更多>>
相关机构:天水师范学院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古典与现代:莫言对中国文学的传承被引量:1
《当代文坛》2024年第4期119-125,共7页孙艳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莫言小说中的世界性因素”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0BWY015。
19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的传统型作家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莫言在中国民间文学和传统文化全方位的滋养之下,选择和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审美人生哲学的艺术精神,寻找传统文化中的美学因素,凭借他个人天才般的想象力和敏感的感悟力,...
关键词:莫言 文化传统 叙事传统 “五四”新文学传统 
五四以来新文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对话
《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3期57-59,共3页李春雨 乔宇 
中国文学自近代以来形成的以“启蒙”为主题的新文学传统,已经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之中,成为民族复兴的重要精神依托。这种传统的渊源是深厚的,是源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重...
关键词:五四新文学 新文学传统 新世纪文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精神对话 传统文化精华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文化创造力 
文艺大众化与老舍抗战时期创作的两次转型
《民族文学研究》2023年第1期78-84,共7页李致 冯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左翼戏剧文献整理与研究(1929—1937)”(项目编号:18BZW140)阶段性成果。
1937一1941年老舍的创作发生两次转型。左翼阵营所主导的“文艺大众化”构成了老舍创作转型的潜在语境,老舍借助“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这一载体介入到文艺大众化运动中来,实现了抗战期间的第一次创作转型。文艺大众化的创作取向与...
关键词:老舍 文艺大众化 新文学传统 创作转型 
对新文学传统的回应与超越——论林徽因的小说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22年第5期49-60,共12页王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当代女性文学本土化研究”(19BZW103)的阶段性成果。
林徽因的小说几乎篇篇都有可圈点之处。《文珍》中出走的丫鬟、《绣绣》中新时代的旧式弃妇、《钟绿》中希腊乡村少女,这些形象与五四新文学传统中的女性形象类型似是而非;《吉公》对清末西学东渐背景下知识分子命运的表现以及科学、科...
关键词:林徽因小说 新文学传统 回应和超越 
自觉与创化:中国文学精神建构——兼评《承传与对话:新世纪文学与新文学传统》被引量:1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22年第5期73-76,共4页冯科 
以动态的文学视野观照新世纪文学与新文学传统流变之间隐现的承传与对话关系,探讨新文学传统在近二十年文学中体现的世纪转型和创新发展,是新世纪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也是《承传与对话:新世纪文学与新文学传统》一书的主要着力点。...
关键词:新文学传统 新世纪文学 承传 对话 建构 
论莫言小说的民俗叙事与新文学传统的关系被引量:1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17-22,共6页张雪飞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21CZWJ02):新时期以来齐鲁叙事与中国叙事传统关系研究;聊城大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321021958):莫言的民俗叙事与中国新文学传统研究。
莫言作品中蕴含着大量的民俗叙事,当我们将其纳入到新文学传统中进行考察,会发现莫言的民俗叙事与新文学早期作家形成的某些民俗叙事传统遥相辉映,并在承继传统的基础上有其时代的特点和个人的突破。每个阶段的经典民俗叙事都试图做出...
关键词:莫言 民俗 新文学传统 文化建构 
论歌谣与新诗起点处的“音乐”呼应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2年第3期29-41,共13页唐诗诗 
20世纪20年代前后的歌谣运动有“寻祖”的意味。在现代学术研究的起点处,歌谣作为“诗歌源头”重新被发现了,并成为新文学传统的艺术资源。征集歌谣活动开始于1918年2月,北京大学通过《北京大学日刊》发布了刘半农拟写的《北京大学征集...
关键词:歌谣运动 新文学传统 刘半农 现代学术 北京大学 
当代小说村落叙事的贵州形态--肖江虹《蛊镇》《悬棺》《傩面》合论被引量:1
《长江文艺评论》2022年第4期39-46,共8页颜同林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贵州当代小说资料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1G ZZD24)的阶段性成果。
在中国新文学历史上,自鲁迅标举乡土文学的旗帜以来,乡土题材一直成为广大从乡村出发,走向大中城市并不断回望乡村的作家们的首选。在作家们笔下,乡土题材的呈现或是聚焦于乡土的田园牧歌格调,或是在乡村与城市的双重变奏中进退,或者从...
关键词:乡土题材 田园牧歌 中国新文学 当代小说 文学书写 新文学传统 乡土文学 双重变奏 
《创作月刊》与“五四”新文学传统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2年第2期29-30,共2页杨路宏 
2019年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创作月刊》与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文学生态研究”(项目编号:2019KY1158)成果。
《创作月刊》是桂林文化城颇有分量的一份文艺月刊,刊物中的文学作品关注的对象不再仅仅局限于战争本身,而是立足于现实,更多地向现实深处和民族历史文化维度掘进。这种对抗战、现实生活的深化书写不仅延续了“五四”新文学关注社会现...
关键词:《创作月刊》 “五四”新文学传统 抗战书写 后方写真 启蒙精神 
鲁迅与中国文化的现代复兴
《绍兴鲁迅研究》2021年第1期33-45,共13页蔡洞峰 殷洋宝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学新范式形成关联研究”(AHSKY2019D125);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传统文化、新文学与鲁迅传统关联研究”(SK2018A0317)阶段性成果
毫无疑问,鲁迅是现代中国的一个显赫存在,作为"民族魂",其人其文与现代中国历史、思想文化等有着广泛的交集,深度参与了中国现代转型,开启了文学与家国命运相连的新文学传统,启示中国现代文艺发展和复兴路径。以鲁迅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外...
关键词:新文学传统 现代复兴 民族魂 深度参与 再造文明 现代文艺 外在表现 批判话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