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飞

作品数:24被引量:1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聊城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动物性莫言小说满族神话动物乌托邦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东岳论丛》《齐鲁学刊》《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动物譬喻与知识分子叙事--关于李洱的《应物兄》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102-107,共6页张雪飞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21CZWJ02):新时期以来齐鲁叙事与中国叙事传统关系研究。
小说《应物兄》是李洱耗时十三年创作的一幅长达八十五万字的长卷,作品描述了形形色色的当代知识分子形象,他们的悲欢忧惧呈现了知识分子阶层在当下的生存状态。作者用一个个闪亮的时代肖像为读者绘制出一幅浩瀚的时代星空图,在艺术探...
关键词:李洱 《应物兄》 知识分子叙事 动物譬喻 
论莫言小说的民俗叙事与新文学传统的关系被引量:1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17-22,共6页张雪飞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21CZWJ02):新时期以来齐鲁叙事与中国叙事传统关系研究;聊城大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321021958):莫言的民俗叙事与中国新文学传统研究。
莫言作品中蕴含着大量的民俗叙事,当我们将其纳入到新文学传统中进行考察,会发现莫言的民俗叙事与新文学早期作家形成的某些民俗叙事传统遥相辉映,并在承继传统的基础上有其时代的特点和个人的突破。每个阶段的经典民俗叙事都试图做出...
关键词:莫言 民俗 新文学传统 文化建构 
论李洱小说《应物兄》的慢节奏叙事
《当代作家评论》2022年第4期200-206,共7页张雪飞 
小说《应物兄》^(①)是李洱耗时13年创作的一幅85万字长卷,从其创作的长度、密度和难度上看,都充分体现出长篇小说的庄严气象。由于小说情节是在21世纪复杂变幻的社会环境下展开,因此作品与时代形成了一定的同构关系,这对作家来说是全...
关键词:小说情节 生存状态 李洱 知识阶层 同构关系 概括力 21世纪 
有限与超越的同一——关于格非《月落荒寺》的神秘性叙事
《文艺争鸣》2021年第1期165-169,共5页张雪飞 
在中国当代作家群体中,格非对神秘性书写尤为偏爱,他曾说:"作家的重要职责之一,在于描述那些尚处于暗中,未被理性的光线所照亮的事物,那些活跃的、易变的、甚至是脆弱的事物。"(1)格非的每部作品或多或少或隐或显都包含着神秘元素,这使...
关键词:中国当代作家 格非 叙事风格 《敌人》 神秘性 神秘小说 直言不讳 神秘倾向 
中国古典乌托邦的当下言说——以格非与阎连科为例
《扬子江(评论)》2019年第6期55-61,共7页张雪飞 
一在中西方文学史上,从来不缺乏各种形态的乌托邦叙事。露丝·列维塔考察关于乌托邦的各种定义后总结说:“乌托邦表达而且探索人们心中所向往的。”“乌托邦关键的因素不是希望,而是意愿——有更好生存方式的意愿。”①从这种较为宽泛...
关键词:西方文学史 阎连科 乌托邦 格非 生存方式 意愿 
“动物性”维度与书写--兼论莫言与鲁迅的精神思想关联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104-109,共6页张雪飞 
“十三五”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平台立项: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学文化研究;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5CWXJ39):莫言小说中的动物性研究。
20世纪初,鲁迅等近现代知识分子对人本身的问题进行了重新思考,关于人的认识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对人的动物性的看法也有了彻底的变化,他们认识到被中国传统文化驯化压制了几千年的人类原始野性,即动物性,是当时挽救民族危亡的强心剂。在...
关键词:动物性 莫言 鲁迅 
“动物性”本能书写与莫言的生命体验
《东岳论丛》2019年第2期47-52,共6页孙先洪 张雪飞 
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莫言小说中的‘动物性’研究"(项目编号:15CWXJ39)阶段性成果
人类的动物性是人与动物相通的一切属性,它是人类生命的基础,是生存的本然状态。动物性本能书写是莫言小说的重要特征,它在作品中表现为食的动物性回归、性的动物性张扬、感觉的动物性位移和人物变形为动物等文学形态。莫言将动物性书...
关键词:莫言 动物性书写 生命体验 
养生与革命的冲突——评张炜的长篇小说《独药师》
《齐鲁学刊》2017年第3期150-154,共5页张雪飞 
十三五"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平台立项"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学文化研究
张炜的新作《独药师》依托养生、长生、革命等元素,讲述了一系列关于"变"的故事。从"养一己之生"到"养天下之生"的转变是小说中的核心情节,"变"的整个过程充斥着各种不同力量之间的冲突,养生与革命、传统与现代、社会与自然、身体与政...
关键词:《独药师》 养生 革命 
“隐身”与“乌托邦”的互文阐释——从“江南三部曲”到“隐身衣”看格非对乌托邦的追寻历程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36-42,共7页张雪飞 
格非对乌托邦的追寻历程包含着他对人类精神价值意义的肯定与守护,继"江南三部曲"后,《隐身衣》依旧延续他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关照。在一系列的写作实验中,"乌托邦""隐身"成为作品中的核心意象。二者不仅构成了小说的主题,并成为推动情节...
关键词:格非 隐身 乌托邦 互文 
从“江南三部曲”看乌托邦实践的个体困境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21-26,共6页张雪飞 
对乌托邦的追缅与实践是"江南三部曲"的重要主题之一,这一主题使作品成为一部知识分子对理想社会形式的追寻史,同时也是一部乌托邦实践的溃败史,作者用生动的文学世界诠释了种种乌托邦实践的悲剧。与通常情况不同的是,格非并没有重在表...
关键词:乌托邦 依赖 欲望 局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