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宗

作品数:2985被引量:1195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邦炜余辉周高宇张其凤顾宏义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宋徽宗“即真之诏”考辨--兼论南宋政权继统构建中的史书编纂被引量:1
《文献》2023年第2期40-50,共11页贾连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辽宋西夏金元族谱文献整理与研究”(19ZDA200)的阶段性成果。
宋徽宗八字“即真之诏”应是可信的,而“圣语”“即真”二字诏书说不足凭信。“即真之诏”的书写和传递过程大致是:建炎元年四月十日左右,宋徽宗书写诏书,并交付曹勋;七月二十八日,曹勋逃归南京应天府,并将诏书上呈宋高宗。在南宋政权...
关键词:宋徽宗 “即真之诏” 宋高宗 史书编纂 
摹本即真本——北宋宫廷藏画“真伪相杂”论被引量:1
《国画家》2022年第6期11-17,共7页肖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北宋宫廷藏画流传研究》(20YJC760110);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画学研究》(20ZD12);江苏省第六期“333人才工程”;江苏开放大学科研平台(22-KYPT-Z01)
摹本在书画流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其身份在不同的条件下向真本与伪作两个方向转变。历代的公私收藏中,均有摹本,在北宋时期收藏气氛浓郁的社会背景下,大量摹本充当真本流传,米芾提出的“无李论”便是伪作盛行的反映。本文通过对...
关键词:宫廷收藏 宋徽宗 摹本 伪作 
追复元祐党与南宋官方历史书写——以张商英为中心的考察
《宋史研究论丛》2022年第2期268-284,共17页胡斌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元祐党籍视角下的北宋晚期政治演变研究”(20CZS029)阶段性研究成果。
活跃于北宋哲、徽两朝的张商英既是绍圣新党,又因反对蔡京而名列《元祐党籍碑》。南宋官方史书对其评价不一:成书于绍兴末的《徽宗实录》附传盛赞其大观入相反对蔡京的功绩,成书于孝宗朝的《四朝国史》本传则着重批评其绍圣中攻击元祐...
关键词:元祐党 张商英 《徽宗实录》 历史书写 绍述 
“画眼”与“艺术通感”的关联性探赜——论宋徽宗《听琴图》的画中之音被引量:1
《美术研究》2022年第5期30-32,41-43,共6页甘锋 宋芳斌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21ZD11]“艺术学评价体系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江苏省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艺术传播观念的理论内涵与当代价值研究”[19YSA001]阶段性成果之一。
深谙多种艺术语言的宋代画家有着自觉的跨媒介跨门类意识,在创作中基于“六根互用”的通感观念,有意识地超越单一媒介和单一感官的界限,追求视、听、嗅、味、触五官感觉的融会贯通,并潜移默化地将其积淀为一种自觉的创作范式和审美意识...
关键词:宋徽宗 听琴图 通感 画眼 琴音入画 
敬而不畏:宋徽宗“钦明天道”星占观探析
《社科纵横》2022年第4期96-103,共8页王逸之 严梓峰 陈雨婷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宋学视域下的术数思想研究”(21BZX066)的阶段性成果。
在北宋“天人相分”思潮的影响下,在与士大夫的政治互动中,宋徽宗对天变的态度逐渐从“敬畏天变”向“敬而不畏”转变,并最终形成了以“钦明天道”为核心理论的星占观。“钦明天道”星占观实际是徽宗通过神道设教规避“天人感应”思想影...
关键词:宋徽宗 神道设教 星占 敬而不畏 钦明天道 
徽宗绘画与画学中蕴含的“美治”思想研究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45-49,共5页张军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画学研究(20ZD13)”的阶段性成果;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华文化立场论的多视角研究(AHSKF2019D026)”的阶段性成果。
基于民族本位传统美学思想拓展研究和徽宗艺术成就误判两个维度,在对徽宗御笔画按照情致分类进行美学分析,以及对徽宗画学的教育体系进行特色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其中所蕴含的美治思想。研究发现,在内忧外患、世风日下的社会局面下,...
关键词:宋徽宗 御笔画 画学 美治思想 当代价值 
君民协同堆塑——北宋关羽忠臣形象的生成逻辑
《黑龙江社会科学》2021年第5期25-35,共11页王成 林凡彬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传统‘和合’思想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基本内涵的学理逻辑及其培育机制研究”(18AZZ009)。
关羽及其忠臣形象的广泛流传,是历史及现实中颇为独特的政治文化现象,其作为真实历史人物中忠臣的典范,却存在先天不足。事实上,北宋王朝特殊的国情背景,为关羽忠臣形象的生成提供了舞台。一方面,蜀汉与北宋都是雄图一统未果而强烈呼唤...
关键词:北宋 关羽 宋徽宗 忠臣形象 君民协同 堆塑 文化符号 
先见与妖言:靖康之难后同道教相关的北宋亡国预言被引量:1
《文史哲》2021年第5期80-94,166,167,共17页谢一峰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713世纪‘移动边疆’中宗教与政治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8CZJ00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自南宋初期以降,在士人与道士的记载中,出现了大量同道教相关之北宋亡国预言的记载和讨论。这些亡国预言,包括了神祇显灵、拆字、谐音、诗谶和直接政治预言等模式,可谓丰富而多元;然自南宋中期以降,以陆游、张世南为代表的士人,却在其...
关键词:北宋亡国 妖言 宋徽宗 道士 预言 
南宋的徽宗书写——讳言传统下的诗歌写作
《北京社会科学》2021年第3期4-12,共9页李旭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南宋题画文学整理与研究”(18CZW012)。
讳言是文学在权力控制下的重要生存方式,宋徽宗作为失政君主的特殊性,使得南宋诗中的徽宗书写具有了探讨文学讳言策略的典型意义。一方面,南宋诗人无论是用词方式还是抒情方式,皆在表面上尽力表现出与官方立场的一致,以减少招祸可能;另...
关键词:讳言 南宋 徽宗 转折 
宋金交互视域中的徽宗之死
《北京社会科学》2021年第1期65-76,共12页王建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靖康文史交叉研究”(17BZW093)阶段性成果。
宋金各类史籍对宋徽宗之死的记述或歧异抵牾,或模糊不清。死去的宋徽宗,金国拿其棺椁当作和议的筹码,南宋视作国家之象征。从绍兴五年(1135)到绍兴十二年(1142),南宋官方为了摆脱因不知死亡日期的礼仪困扰,以得到凶问的日期为忌日。绍...
关键词:宋徽宗 死亡时间 北狩 火葬 宋金交互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