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对象

作品数:30被引量:3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丁彩彩刘敏张品泽王福华张士利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辽宁大学安徽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法学杂志》《魅力中国》《法学论坛》《理论界》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侦控人员回避的内在逻辑——以中国诉讼回避对象的历史变迁为视角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94-99,共6页朱卿 
与外国法一般将诉讼回避的对象限于裁判者不同,中国法律自古以来就规定了相当广泛的回避对象范围。其中,侦控人员被纳入诉讼回避的范围是最主要的一个特点。中国古代的诉讼回避制度产生于"公"与"私"之间的对立,因此回避对象及于许多参...
关键词:诉讼 回避对象 侦控人员 检察官 
论我国刑事回避制度
《职工法律天地(下)》2015年第9期234-234,236,共2页王炳河 李飞将 
刑事诉讼中的回避制度是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的设立有利于从程序上保证诉讼的公正。中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虽然对回避制度作了专章的规定,但是从立法和司法实践来看,刑事回避制度依然有待完善。从回避的适用对象、回避的事由...
关键词:回避制度 立法现状 回避对象 回避理由 回避程序 回避法律责任 完善 
我国大陆与澳门特区刑事回避理由的比较研究
《魅力中国》2014年第22期299-299,297,共2页李林蔚 
刑事回避制度是刑事诉讼法一项基本制度,在各国立法中均有体现。我国大陆和澳门特区在各自施行的刑事诉讼法中都有专门章节规定了回避制度,而刑事回避理由作为刑事回避的前提条件,被法律加以明确规范。对比两部法典中回避理由的异同...
关键词:回避理由 法律冲突 回避对象 兜底条款 
浅析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回避制度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50-53,共4页赵文婧 
完善的回避制度有利于实现刑事诉讼的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有利于提高刑事诉讼效率,树立司法权威,提高刑事执法人员的素质。目前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回避制度未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方面,立法上对于回避制度的规定十分粗糙和原则化,没有...
关键词:回避对象 回避请求权人 回避理由 回避责任追究 
对公安民警作为回避对象的若干思考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第2期4-7,共4页李铭 
现行法律中,对于公安民警作为回避对象的规定还不够完善。公安机关负责人概念的外延不清,法制审核人员不属于回避对象等问题亟待规范。建议通过修订部门规章的形式,明确公安机关负责人的范围,将参与案件审核的法制审核人员纳入回避对象...
关键词:回避对象 公安机关负责人 侦查人员 法制审核人员 
试析我国民事诉讼回避制度的完善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年第12期59-62,共4页魏杨豹 
回避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其是在诉讼中参与案件的人员主动或被动的退出案件的制度,它的出发点在于消除当事人的疑虑,保持诉讼程序的公正性,也同时有利于案件真实的发现。新的《民事诉讼法》对于回避制度有了新的修改,在原来...
关键词:回避制度 回避对象 回避情形 回避程序 
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回避对象的“合理怀疑”判断标准被引量:2
《理论界》2012年第8期47-49,共3页史全增 
由于事业单位招聘制度的缺陷,特别是回避对象判断标准的不明确,使得招聘考试成了暗箱操作合法化的背书。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性和专业性需要保障其用人自主权;但是为了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必须完善招聘回避制度。借鉴英国的反偏私规则,...
关键词:事业单位 招聘考试 回避对象 合理怀疑 
论法官回避制度的完善被引量:1
《韶关学院学报》2011年第9期52-55,共4页潘绮甜 
法官回避制度,是为了消除当事人对法官中立性抱有的怀疑而选择中立性法官,保证法官能不偏不倚地作出裁判,保障诉讼公正的制度。从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对回避对象、事由、程序操作等规定来看,此制度尚需进一步完善。我国应重新界定法官范...
关键词:法官回避 回避对象 立法完善 
完善我国刑事回避制度的建议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年第24期57-57,共1页赵莉 
刑事回避制度是指与相关案件有利害关系或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公正的人员及机构,不得参与该刑事案件的处理的一种刑事诉讼制度。该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充分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法制发展程度,在我国刑事诉讼的立法和实践中,对于回避制度却缺乏相...
关键词:刑事回避制度 回避对象 回避理由 
《刑事诉讼法》中回避制度规定的立法缺陷及完善被引量:2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76-81,共6页丁彩彩 
目前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有关回避制度的规定存在一定的概括性和模糊性,实务中也出现异化现象。从立法层面来分析,可通过变更管辖权等方法拓宽回避适用对象的范围,通过明确法律条款的内涵来明确并增加法定回避事由;扩大回避申请权的主体范...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 回避制度 回避对象 回避事由 申请主体 回避程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