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彩彩

作品数:9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刑事诉讼法》电子证据证明责任倒置回避对象笔录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江南社会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无罪推定原则视野下的证明责任分配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115-118,共4页丁彩彩 
无罪推定原则作为刑事诉讼制度中的一项基本原则,要求由控诉方承担证明责任。但是基于一系列诉讼价值的考量,针对一些特殊案件或者特殊事实,法律规定在诉讼中实行证明责任倒置,由被告人承担证明责任。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权,证明责任倒置...
关键词:无罪推定 证明责任 证明责任倒置 
解读《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24-28,共5页丁彩彩 
1996年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该条吸收了无罪推定原则的合理因素,是刑事司法改革的重大进步,然而在本质上更着重于强调人民法院的统一定罪权,并在本法中相...
关键词:无罪推定 免予起诉 酌定不起诉 
论刑讯逼供罪的证明责任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44-48,共5页丁彩彩 
刑讯逼供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程序意义上的刑讯逼供行为,二是指实体意义上的刑讯逼供罪。目前,中国对于前者规定了详细的证明责任分配,而对于后者则规定得不是很科学合理,成为导致刑讯逼供屡禁不止的一个因素。因此,必须对相关的法律...
关键词:证明责任 刑讯逼供行为 刑讯逼供罪 证明责任倒置 
辩诉交易制度浅析被引量:1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79-84,111,共6页丁彩彩 
辩诉交易制度是美国的一项特色制度,是由检察官和辩护律师相互妥协、协商解决纠纷的一项制度,其有一定的优势也存在缺陷。鉴于我国目前刑事犯罪率居高不下与司法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加剧的现状,有必要立足于我国国情,深入分析引入辩诉交...
关键词:辩诉交易 简易程序 刑事和解 当事人主义 
我国刑事证据的分类标准及其完善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59-63,68,共6页丁彩彩 
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7类证据,其划分要素有二:一是证据材料发挥证明作用的方式;二是证据材料产生的时间。学术界认为刑事诉讼法只是按照证据材料的表现形式来分类的观点是片面的,这也导致了实务中的困境。理清证据种类的划分标准,...
关键词:证据种类 证明机理 电子证据 笔录 鉴定结论 
论电子证据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定位被引量:1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72-75,共4页丁彩彩 
我国《刑事诉讼法》并没有赋予电子证据相应的证据地位,学术界对此争议颇多,导致实务中困境重重。实质上,我国的证据是以证据材料发挥证明作用的方式分类的,而不是证据材料外在的表现形式。据此,电子证据尽管种类繁多,但其证明机理与传...
关键词:电子证据 《刑事诉讼法》 证据分类 证明机理 
我国刑事证据的分类标准及其完善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第1期50-54,共5页丁彩彩 
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7类证据,其划分要素有二:一是证据材料发挥证明作用的方式;二是证据材料产生的时间。仅仅认为刑事诉讼法是按照证据材料的表现形式来分类的观点是片面的,这也导致了实务中困境不断。厘清证据种类的划分标准...
关键词:证据种类 证明机理 电子证据 笔录 鉴定结论 
《刑事诉讼法》中回避制度规定的立法缺陷及完善被引量:2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76-81,共6页丁彩彩 
目前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有关回避制度的规定存在一定的概括性和模糊性,实务中也出现异化现象。从立法层面来分析,可通过变更管辖权等方法拓宽回避适用对象的范围,通过明确法律条款的内涵来明确并增加法定回避事由;扩大回避申请权的主体范...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 回避制度 回避对象 回避事由 申请主体 回避程序 
海峡两岸刑事回避制度比较研究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49-52,共4页丁彩彩 
海峡两岸在各自的刑事诉讼法中以专章规定了刑事回避制度。但是,在回避适用对象上,大陆刑事回避制度适用得更为广泛;在回避事由上,台湾刑事回避制度更为全面、具体;在回避程序上,台湾刑事回避制度体现了诉讼性的特征;在回避裁定的效力方...
关键词:回避对象 回避事由 申请主体 回避程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