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主题

作品数:52被引量:3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黄芳王惠徐文培雒海宁夏石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辽宁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莲池周刊》《希望月报(上)》《河套学院论坛》《外国文学动态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生态美学视域下格萨尔王与奥德修斯回归主题的比较研究
《莲池周刊》2024年第4期79-81,共3页成来卓玛 
本文从生态美学视角对《格萨尔王传》和《奥德赛》两部世界史诗进行内部研究,立足于主要人物格萨尔王与奥德修斯的回归主题,总结梳理两位人物不同的生态回归历程和生态归宿。通过追溯古希腊与古藏族时代的生态观,从而找出古今生态观的...
桃源望断无寻处:阮籍、陶渊明“徘徊—回归”主题诗歌比较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3年第10期94-97,共4页李清睿 
由于对现实污浊的厌恶,阮籍、陶渊明都产生了摆脱黑暗、回归净土的思想。此外,受到前贤隐逸思想和楚辞文化的影响,阮籍和陶渊明都在诗歌中建构了一个不断进行精神上的漫游与探索的主人公形象。但由于二人人生遭际和选择的不同,阮籍在现...
关键词:阮籍 陶渊明 徘徊-回归 
《野性的呼唤》中回归主题的叙事策略分析
《滁州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59-63,85,共6页王瑜镜 张春燕 
在人与狗的视角中,巴克真实的生命时间与构建出的前世记忆形成并行叙事,切换视角下的“时间+空间”式叙事策略刻画出巴克真实与虚幻并存的一生。回归山谷,回归野性,回归巴克自身的视角成为小说立体式“回归”主题的例证。交织的叙事时...
关键词:《野性的呼唤》 叙事时间 叙事空间 叙事视角 回归 
赖特小说中的“子宫回归”主题刍议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22年第1期39-44,共6页方圆 
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20世纪美国非裔小说中的黑人家庭伦理研究(项目编号:21NDQN233YB)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美国社会种族歧视和种族迫害的背景下,黑人男性大多生活在一种因为莫名无助和愤怒而焦虑但又找不到解决办法的状态下。赖特通过地下通道、房间、女性身体等接近子宫功能的意象隐喻男性主体的子宫眷恋和子宫回归。子宫回归是黑人男性...
关键词:理查德·赖特 子宫回归 象征界 
《回归》的回归主题分析
《绥化学院学报》2021年第9期59-62,共4页周莉英 
《回归》是普拉东诺夫最为经典的短篇小说之一。小说讲述了大尉伊万诺夫从前线复员,回归家庭的故事。普拉东诺夫聚焦于战争小说所忽视的战后回归过程,在作品中竭力探究个人心灵创伤如何修复、战后家庭如何回归正轨、战后人和社会将走向...
关键词:《回归》 普拉东诺夫 战争小说 回归主题 
一个“中国人”的诗意回归——汉德克小说《痛苦的中国人》的回归主题和中国意象初探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21年第1期62-69,共8页林诗敏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经历了思想和创作的重要转折,《痛苦的中国人》是他创作于这时期的代表作品,流露出作家的复归倾向:思想上,他改变先前对政治问题的回避态度,回归社会公共事务;创作上,他不再排斥现实书写,回归...
关键词:汉德克 《痛苦的中国人》 回归 中国意象 
从心理分析的角度阐释《皇帝的新装》中的“回归”主题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2019年第9期56-57,共2页王晓莉 
从心理分析的角度阐释童话,不仅是一种可能,更是一种必要。因为它不仅可以打开全新的童话阅读视角,同时也为寻求童话文体的特质与读者心理影响的关系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关键词:心理分析 童话解读 童心 《皇帝的新装》 
从心理分析的角度阐释《皇帝的新装》中的“回归”主题
《语文教学研究》2019年第4期36-38,共3页王晓莉 
引言作为安徒生童话中的经典篇目,《皇帝的新装》一直都被看做是一个成熟的多义性文本典范。在众多的名家解读中,不乏揭露与讽刺的政治气息。但如此解读观,让笔者总觉与童话这一特殊的文体特质相去较远。瑞士心理学大师荣格在其学说中...
关键词:《皇帝的新装》 心理分析 安徒生童话 回归 阐释 文体特质 理想人格 文学体裁 
论托马斯·金《龟背》中的回归主题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16年第5期64-72,共9页黄曦彦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二期项目"(20140901);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WWB004)的阶段性成果
托马斯·金是加拿大印第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小说《龟背》以生态灾难为切入口,展现了印第安人对民族身份的追寻和对传统文化的重构,揭示了工业化发展给印第安生态文化带来的破坏以及北美多元文化背景下印第安人的"异化"与族裔意识的缺失...
关键词:托马斯·金 《龟背》 生态灾难 回归 
从后殖民批评视角解读《月圆月缺》文化回归主题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404-408,共5页黄艳 孙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WW050)
通过分析《月圆月缺》中主人公波拉在早期殖民宗教活动及文化同化的双重困境下,坚持传统宗教信仰并找到自我的历程。拟以后殖民批评为理论基础,揭示文化回归主题。指出第三世界国家移民在多民族文化融合背景下,吸收先进文化的同时也要...
关键词:戴奥妮·布兰德 《月圆月缺》 宗教信仰 文化回归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