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施

作品数:286被引量:11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崔卫真陶学臻黄长平周山陆建华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安徽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墨经》与惠施“历物十事”
《文史哲》2025年第1期127-134,168,共9页田宝祥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战国中后期名辩思潮研究”(22CZX028)的阶段性成果。
学界以往研究惠施名辩之学多从“庄惠之辩”的维度出发,然而思想史视域之比较研究显示,作为战国中期名家代表、名辩思潮核心人物的惠施,其“历物十事”与名辩学说受到《墨经》的影响更大。换而言之,《墨经》乃是惠施名辩之学的主要来源...
关键词:《墨经》 惠施 历物十事 后期墨家 名辩思潮 
平原的密码(续前)
《科教文汇》2024年第20期I0005-I0005,共1页许辉 
庄周说:“于是俺就狡辩说,那咱们从头捋一遍。”惠施说:“俺上了你的当,俺也说,那咱们就从头捋一遍。”庄周说:“俺说,你惠施先生是不是说过,你哪里知道鱼的快活,这句话可是你说的?”惠施说:“俺当时承认说,这句话是俺说的。”庄周说:...
关键词:庄周 惠施  
相嘲相得惠与庄——《庄子·天下篇》今读之三
《管子学刊》2024年第3期45-76,共32页喻中 
根据《庄子·天下篇》,“古之道术”在庄子时代破裂四散之后,庄周、惠施分别传承了其中的一个部分。由于庄周与惠施之间有较为密切的生活交往与学术思想交往,有必要把《庄子·天下篇》中最后叙述的庄周之道术与惠施之道术结合起来予以解...
关键词:《天下篇》 庄子 惠施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2024年第4期8-9,共2页
有人认为人与人之间的语言不同是由地域和文化差异引起的,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语言不通则是天然的结果。因为动物没有语言,更没有办法交流,但事实确实如此吗?《庄子·秋水》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庄子和惠施在濠水岸边散步。庄子随口说...
关键词:知鱼之乐 从容自在 惠施 人与动物 人与自然 文化差异 快乐 庄子 
何谓“斧正”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2023年第9期12-12,共1页
当读书人请别人给自己的文章提修改意见时,一般都会客气地说:“请您斧正。”修改文章动动笔就行了,为什么要用斧头呢?原来,这个词的意思与友谊有关。据《庄子》记载,庄子与惠施的志趣完全不同,见面就辩论,但在唇枪舌剑中,总有一种畅快...
关键词:畅快淋漓 修改意见 惠施 《庄子》 庄子 斧正 读书人 
柏拉图“理念论”与名家“名实之辩”的分析比较
《中国民族博览》2023年第15期93-95,共3页邵俊翔 
作为西方举世闻名的大哲学家,柏拉图哲学一直影响着西方哲学的发展。而他思想的核心部分,无疑是他涉及理念与实在的理念论。在与柏拉图几乎处于同一时期的古代中国,诸子百家之中的名家关于名实之辩的思想,与柏拉图的理念论有某种相合之...
关键词:柏拉图 理念论 惠施 公孙龙 共相 名实之辩 
我再也找不到像你这样的对手了
《演讲与口才》2023年第14期I0001-I0001,共1页
惠施可以说是庄子的“一生之敌”。惠施喜欢在大树底下高谈阔论,说累了就倚着大树休息。庄子很看不上他这种做派,但是惠施偏偏经常拉着庄子在大树底下辩论!他们还经常一起散步,但是散步的氛围并不和谐,两人经常是一边走一边辩论。
关键词:惠施 氛围 庄子 辩论 散步 
庄子、惠施的“濠梁之乐”
《半月选读》2023年第11期21-22,共2页郇璐瑶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在此情况下,有识之士发出自己的思想,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各学派思想碰撞,火花四溅。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与名家学派代表人物惠施之间有过多次碰撞。
关键词:春秋战国时期 道家学派 诸侯争霸 礼崩乐坏 多次碰撞 惠施 思想碰撞 百家争鸣 
“南方无穷而有穷”命题新解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20-24,107,共6页钟君艳 杨述明 
名家代表人物惠施曾有“历物十事”之说,其中第六事“南方无穷而有穷”之解历来众说纷纭。进一步明晰此句之解,不仅需要联系惠施所在的时代背景及其知识范围,更需联系此句所涉及的学科知识范围作考察研究。从语言学与自然哲学不同角度出...
关键词:惠施 南方 无穷 有穷 
先秦名家思想的起源及其发展成熟的两条内在线索
《老子学刊》2022年第1期356-375,共20页王小虎 程水金 
程水金教授主持的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先秦名学文献整理及其思想流别研究”(项目批准号:18ZDA243)的阶段性成果
由于起源和来源的混淆、讨论标准和侧重点的不同,以及皆试图总结出一个不变的更加根本之起源的思维定势,学术界对名家思想的起源众说纷纭。事实上,这些说法皆忽略了先秦名家并非像儒家那般是一个严谨学脉的事实,即:代表先秦名家的邓析...
关键词:形名 正名 与众共治 惠施 公孙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