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商品论

作品数:4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陈彩虹谢志刚谢志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北京商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学习与探索》《学术研究》《会计研究》《学术月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货币的商品论与信用论之争及其演进
《学术研究》2021年第12期105-113,共9页谢志刚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经济思想史的知识社会学研究”(14AZD109);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础研究学者资助项目“从黄金到比特币:基于知识理论视角的货币经济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在货币本质认识的商品论与信用论之争中,商品论是主流经济学的隐含立场,但货币本质问题逐渐在主流均衡研究范式之中消失。信用论则主要是非主流货币思想,它随着现代经济虚拟化和货币符号化的现实发展而逐渐得到更多认可。奥地利学派主...
关键词:货币本质 货币信用论 货币商品论 主观主义方法论 
货币商品论
《会计研究》1995年第9期1-6,共6页谢志华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当人类第一次把自己生产的物品用来交换他人的物品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就出现了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换的端倪,这是社会经济的一次历史性进步。商品经济不仅要把商品作为交换物,而且,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也会...
关键词:货币商品 实物商品 价格决定 
货币新论
《学习与探索》1988年第2期37-44,14,共9页陈彩虹 
马克思的货币理论,概括地讲就是货币商品论。用这一理论来解释现代社会的价值符号,对全面认识货币的本质和规定已显得不足。货币不过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社会承诺品、担保品。从这一本质规定出发,货币(金、银)必然要被非商品化的...
关键词:使用价值 价值符号 商品经济 金属货币 货币商品论 等价形式 一般等价物 商品交换 抽象劳动 马克思 
“黄金非货币化”论的历史和现实考察被引量:1
《学术月刊》1984年第12期15-21,共7页陈琦伟 
本世纪三十年代前后,随着国际货币关系陷入混乱和凯恩斯经济学的问世,“黄金非货币化”论初露端倪;六十年代初,以战后第一次美元危机为契机,以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为代表,“黄金非货币化”论形成思潮;七十年代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牙买加...
关键词:黄金非货币化 信用货币制度 三十年代 货币商品论 金本位制 国际货币制度 二十世纪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七十年 六十年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