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球点

作品数:636被引量:280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林立文刘萍萍金昌龙夏国滨陈爱军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首都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体育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羽毛球运动员在三维空间区域中的空间效用分析——以林丹与安赛龙的比赛为例被引量:12
《体育科学》2018年第3期80-89,F0003,共11页任亚伟 沈乐君 杨刚 柴慧敏 
利用单目视觉的技术路线得到羽毛球比赛的三维信息,将羽毛球场空间重新划分为L(Low)、M(Middle)、H(High)3层空间和更为详细的36-空间。通过L、M、H空间技术分布命名了全新的空间:防守空间、过渡空间和进攻空间。其次,通过对击球结果的...
关键词:羽毛球 击球点 击球空间 空间效用 
抛球高度对跳发球的影响被引量:6
《体育科学》1999年第3期22-40,共2页许浒 杜养军 
跳发球是一种进攻性较强的发球技术。虽在70年代初就已崭露头角,但因其失误率高,未能引起各队的足够重视,在90年代初,为了在发球进攻这一环节上找到新的突破口,欧美有些国家的运动员凭借高大的身材和出色的弹跳能力,又重新采用了跳发球...
关键词:跳发球技术 攻击性 失误率 击球点 弹跳能力 世界大赛 头角 男队 深入细致的研究 进攻性 
对中恒内袏一后排扣球技术的分析被引量:8
《体育科学》1994年第1期56-60,共5页苗大培 陈民盛 龟ケ谷纯一 杤堀申二 
运用生物力学的方法,对日本优秀男排选手中恒内袏一的后排扣球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中恒内袏一的后排扣球技术具有助跑速度快、最后一步步幅大、击球点高、击球点远离前额、上体动作幅度大、挥臂速度快、跳跃距离远等特点...
关键词:扣球技术 击球点 起跳 排球 
四号位平拉开扣球进攻技术的探讨被引量:2
《体育科学》1988年第3期25-27,94,共4页刘向翊 
本文通过大量的训练实践和实战,从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了我国运动员研制的四号位平拉开扣球技术的要领,诸如助跑路线和步法、速度、弧度和高度以及扣球击球点的选择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型的运动员如何训练并掌握这项技术的方法。
关键词:运动员 平拉开扣球 助跑 击球点 三号位 小角度 路线 弧度 大角度 开球 
直拍快攻运动员增大击球瞬间摆速的方法及力学原理
《体育科学》1984年第1期67-69,共3页张惠钦 
乒乓球快攻运动员的攻球质量(这里主要指力量和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击球瞬间摆速的大小。本文试从力学角度来研究如何加快击球瞬间摆速。在攻球动作中,球拍由引拍位置到击球点,是一个由慢到快的加速过程。故球拍到达击球点的瞬时摆...
关键词:运动员 击球位置 直拍快攻 摆速 球拍 击球点 正手攻球 加速过程 摆动曲线 平均加速度 
用力学分析快攻对付弧圈球的技术被引量:1
《体育科学》1983年第4期51-54,共4页张尔中 黄江洪 
弧圈球是大部分外国选手的主要得分手段,从理论上进一步分析和研究对付弧圈球的办法是必要的。本文仅就快攻打法对付孤圈球的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一、用快攻回击上旋球的一般规律1.命中角与什么有关当回击球时,我们把球仅过网的飞行弧...
关键词:前冲弧圈球 命中角 力学分析 飞行弧线 击球点 上旋球 拍形 快攻打法 正压力 回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